第十一章 载沣与袁世凯斗法(第1/8 页)
载沣虽然不相信光绪是袁世凯害死的,但他确实有惩治袁世凯的意思,袁世凯重兵在握,对清廷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威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将来清廷势必受制于袁世凯。而且载沣很清楚,袁世凯一路鼓吹君主立宪,就是想搞垮清政府。
<h2>可怜的摄政王</h2>
溥仪能当上皇帝不光是因为他是醇亲王奕<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91346164.jpg" />的孙子,还因为他的外祖父是荣禄。荣禄是慈禧的宠臣,传说慈禧在进宫前就爱上了荣禄,执掌权力后,跟荣禄的关系更为暧昧。再说了,荣禄也是一个实力派,手握兵权。
溥仪被抱进宫时才三岁,那时慈禧距离死亡还有三天,根据溥仪的说法,他对慈禧没有好印象,溥仪回忆说:“我记得自己忽然处在许多陌生人中间,在我面前有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得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当时溥仪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慈禧让人给他一串冰糖葫芦,溥仪将冰糖葫芦摔在地上,慈禧当时很不高兴。
在为慈禧和光绪举办丧礼的时候,溥仪坐在宝座上很不耐烦,大哭大喊。载沣在旁边只好尽力哄溥仪:“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载沣无心中说出了很不吉利的话,很多大臣纷纷猜测,认为这是不祥的话。果然,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倒台。
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是一个好男人,但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他为人很随和,而且喜欢清静,在生活上追求舒适和安闲。载沣喜欢读书,对政治的兴趣反而不是很大。载沣是一个学者式的人物,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单调而无趣。听说慈禧让自己带着溥仪入宫,他是不愿意的,也是无奈的。
像载沣这样手腕平庸的人要想稳住局面是不可能的,在乱世中,如果没有相当的手腕不可能稳住局面。当时全国最有权力的人是袁世凯,载沣既然当了这个摄政王,出于一种责任感,他也必须干一番事情。
首先是中央集权,将权力从袁世凯那里夺过来,在和袁世凯争权的过程中,载沣明显感觉到非常吃力。确实,一个好男人是不可能斗得过袁世凯这样铁血的人物的。
其实,到了载沣摄政的时候,清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只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才能把权力分散的帝国捏合在一起。
国内的地方势力几乎就快形成割据,清政府对地方督抚的影响力日渐减弱,而帝国主义又在中国肆意瓜分。日本和俄国在东三省活动,几乎把东三省当成自己的领土。最要命的是国内的反清运动此起彼伏,载沣虽然想尽办法镇压,但越镇压,反清活动就越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