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综合与模仿(第2/6 页)
性能提高百分之十是什么意思?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承载量?有更大的东西需要运吗?尽管这些都是无法问的问题。中层技术已经决定改良牛车。金属轮轴、轴承、橡胶轮胎?可不是让牛车更昂贵了吗?难道不需要耗费几代人的努力以及大量的金钱才能推广这项技术改进吗?再说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那再进一步,引进一些无害的小发动机不是更好吗?难道中层技术不该集中研究让无害的小发动机去承担通常由牛车所做的短途运输工作?
但是,不,这些都是外行的痴心妄想。顾名思义,牛车的关键始终是阉牛的问题。对科学来说,困难的是这种牲口不轻便的形体。阉牛不同于马,它无法适当上套。牛颈套轭,自古而然,而时代则要求变化。套轭的方法不但没有效率,而且会造成牛颈疼痛和皮肤癌,缩短牲口的工作寿命。德里那个热心牛车的人告诉我,一头阉牛只能活三年。但这是热心的夸张,其他人告诉我阉牛可活十到十一年。为改良牛轭,很多研究工作致力于阉牛在提拽时的拉力问题。最现代化的监控技术都派上了用场,在南方某地有一头阉牛,它干的显然不过是一些安逸的小活儿,却被装备得像个苏联太空人。
印度是一个充满了新闻炒作的地方,我去南方的时候,希望能够看看这头牲口,见见那个已成为牛车之王的科学家。但那人正在国外讲学,他在国外很受欢迎。一些特定的话题,比如贫困以及中层技术,令这里的专家们很忙碌。他们疲于应付国际研讨会、座谈会和基金会。富国出钱,他们口授指导性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富人对穷人的观念,有时是关于什么对穷人有好处的,有时不过是表达警告。他们,那些富裕国家,现在甚至忙着输出他们对工业文明的浪漫怀疑。这些怀疑伴随着每一种巨大的成功而到来。说他们浪漫是因为他们并不希望破坏成功,或是丢弃这种成功的成果。但印度以自身虚弱无力的方式诠释着这种怀疑,以此调和自身与自身的失败。
复杂的外来观念被印度的敏感性强行蒸馏之后,通常只剩下被洗净的、无害的内容,它们总是通过宗教和现今的科学回溯到过去和无效状态,回到纺轮和牛车中去。中层技术本应是向前的一次跳跃,跃过已被接受的解决方式,成为新的契合需求和资源的认知方式。而在印度它转了一圈,又很像是回到了旧式的感伤主义,感伤贫穷和旧有的方式,中层技术被困在了牛车上。对关心牛车的人而言,它是一种奇妙的知识历险,但实际乏善可陈,脱离现实和需要。
科学在南方寻求机会改良牛车,同时也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的新式、现代、装备豪华的国家设计学院(依照同样的“中层”原则,并作为穷人时尚的一部分)为农民设计或重新设计工具。在楼下玻璃墙展室内展出的已完成成果中,有一个背携式农用喷洒器,亮丽的黄色塑料外壳看上去足够时髦。但让人猜不透的是,为什么他们认为在艾哈迈达巴德有必要重新设计这个装备(除了急于把这个枯燥的东西变成亮丽、时髦的塑料外)?这种东西在茶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都很普通,而且可以说已足够精简了。他们添了什么东西?在黄色的塑料壳里的确加了点东西。一个沉甸甸的马达,那玩意儿足以让农民因为长时间背负而残废。在印度一些地方,农民已不得不以农具的重量来判断好坏,因为有时要扛着犁走上很长一段路去田里,他更愿意选择木犁而不是铁犁。我的导游知道这件喷洒器很重,不过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尽管如此,喷洒器还是现代产品。楼上则有个四年级学生,显然是学院明星之一,他就是为古代世界设计工具的。他展示了一件磨刀机。不过我说不出这东西和其他笨重的磨刀机究竟有什么不同。他主要的兴趣是在收割工具方面。出于某些原因他不赞成用镰刀,他也反对用长柄大镰刀,因为被割下的茎秆落在地上太沉。取代长柄大镰刀和小镰刀的是看似锋利的大剪刀般的长柄工具,制作粗糙,无疑是为农民做的,所以必须粗糙而简单。放在地上时,厚金属刀锋呈小V字形,但只有一边的刀锋可以活动,农民必须把这片刀锋与固定的刀锋分开,然后(用设计者目前尚未想出的方法)收拢剪下一刀。
作为一项发明,它给我的感觉比古罗马时代的收割机(一种用牛推动的、边缘带锯齿的圆盘)还落后几个世纪。不过生长在城市里的设计者说,他在乡下待了一个星期,农民们对此很感兴趣。我说这件工具需要使用者站立操作,而印度人在干某些活的时候喜欢蹲着。他说必须对人们进行再教育。
他的另一项设计绝对需要站立。这是一双收割鞋。左鞋前端是窄窄的刀锋,右鞋的右侧是一个长一些的弯曲的刀锋。于是农民在成熟的谷田里穿行,左脚踢着切割,同时右脚画一个宽弧来切割——丰收舞蹈。我觉得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楼下展室中的设计品(黄色的农用喷洒器,有着各类公司商标的标牌,底座过分时髦、窄得立不稳的茶杯)中间会神秘地摆上一个轮椅。轮椅一定是为农民设计的,如果我的实验有效,手动的内轮会导致病人的关节被外轮擦破,而轮椅停下时,椅子本身会把病人往前推一下。我的导游不偏不倚地说,是的,椅子是会如此,病人必须记住要靠后坐好。
而椅子仍然摆在橱窗里,作为设计品来进行展示;也许没有其他原因,只不过因为它看上去很现代,像是进口货,证明了印度在前进。前进到楼下,再虔诚地退回楼上,印度在所有领域里同时发展,要同时对所有观念作出回应。国家设计学院只是其中之一,它设备绝佳,入校竞争是残酷的,水准应该很高。但那是一个外来观念,一个外来的学院,所有都是外来的,如是而已。在印度,它很容易抛弃活跃的原则,仅剩下设备,最终(不可否认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议之后,一个新管理者刚刚上任)成为一所非学术青年的精修学校,一个围栏,工匠们被叫来干粗重的活儿,像我在楼上看到的那些无精打采的人一样蹲在地上打造着什么人的椅子。印度永恒的分工,挫败了学院宣称的社会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