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回乡(第1/3 页)
李斯年的才思敏捷给舒尔曼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详细的记录下了这次谈话的内容,他在日记的最后写道:“自我抵达华国已近一年时间,见到的华国人不知凡几,但是大多都是庸庸碌碌,时至今日,我终于有幸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李斯年。在与他的深入交流中,他关于哲学教育学的某些论断引人深思。他所提出的观点既新颖又富有洞察力,我深信这位年轻人有潜力成为华国哲学教育学领域的杰出大师。我期待着他未来的成就,期待他在未来学术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后世有学者针对“李斯年”大师学术生涯早期关于教育学方面的论文不多这一点,质疑他教育学家的身份,直到有人注意到了舒尔曼先生的日记中所记述的二人谈话内容,才不得不佩服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与舒尔曼先生结束交谈后,李斯年离开了米国领事馆,但在离开之前,他特意拜托杰西卡帮他找到了那位大卫表哥,
李斯年将自己撰写的《乱世佳人》后续二十几万字的草稿交给他提前阅读,这还是上次在球场相遇时答应对方的,同时他也希望表哥能给些写作方面的建议。
翌日,李斯年便陪伴母亲启程返回乡下老家。随行的还有那位曾在码头迎接他的赵管家,以及一位服侍母亲的丫鬟。他们并未选择驾驶小汽车,毕竟在乡间,一旦车辆损坏,维修将成为一大难题,更别提还要到处找加油的地方了。
不过幸好,此时在一些城市之间已经有了长途汽车,尽管其舒适度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崎岖不平的路段上,那种颠簸足以让人的双腿颤抖不已。
但是此时的长途汽车非常奇怪,它们居然是使用木炭来作为动力来源的。由于华国此时完全不生产石油,完全依赖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等外国石油巨头的供应,导致油料价格高得离谱,汽车如果烧油的话,没有多少人坐得起。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华国有识之士便发明了这种烧炭的汽车。这种车辆利用干燥的木炭在燃烧不充分时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动力来源,类似于后世出租车和私家车因汽油价格上涨而选择“油改气”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则是“油改炭”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这种汽车风靡一时,直到1960年才完全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