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好胜心(第1/3 页)
李斯年这些日子一直犹豫不决,大哥为他精心规划了未来的出路,每一条都仿佛是一座金光闪闪的桥梁,但他却始终没有踏上去。其实,他内心深处是在等待着杜威教授的回信。他心中暗自期待,希望教授能为他指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现在李斯年期待已久的回信终于来了,信中还附带着一个建议,推荐他去大学执教,这让他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些。但他也清楚,自己现在的决定不再只关乎自己一个人,毕竟他即将与李雅琳成婚。他们的未来交织在了一起,自己也要为对方考虑。和去局势稍显混乱的北方相比,留在生活便利、安全舒适的沪上显然是更加明智一些的选择。
上次李斯年决定留在米国继续学业并延迟婚期,已经惹出来了随后这一场不小的风波,这次他必须得将事情考虑的更加周全了。
李斯年继续向下翻阅来信,脸上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杜威教授邀请他继续一同进行哲学理论的研究,这对他来说并不意外。在回国前,他就已经与教授探讨过实用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兼收并蓄”的发展方向,将其他优秀的哲学思想融入实用主义中,同时借鉴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使实用主义哲学更加贴近科学实践。
这个观点与杜威教授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当时就得到了教授的极高评价,没想到教授已经等不及,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研究了。
杜威教授在信中更是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他可以与李斯年联手发表几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之后可以破格为他向学校申请博士学位。
读到这里,李斯年十分感动,杜威教授这完全是要带着自己一起飞的节奏啊。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华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教授的大力支持让李斯年深感自己遇到了知音,让他在继续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