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颜氏家训译注读后感300字 > 书证第十七

书证第十七(第3/10 页)

目录
🎁美女直播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我是一只鬼娃子汉威四海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惨鸣都通灵了,谁还和人谈恋爱?盗墓:系统你让我学魔法?萌鼠婚后日记泰初白羽至尊武帝伦理大案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陆源赵蒹葭仙子授长生穿成纨绔后,太子皇帝都为我撑腰四合院:重生52年,逃荒北京城高嫁每天看到鸡精在打怪第一部龙背上的储备粮绝壁不是亲爹费诺大陆百科全书恶龙的职业素养

【译文】《尚书》中有:"惟影响。"《周礼》中有:"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又说:"罔两问影。"这些"影"字,都是"光景"之"景"。凡是阴景,都是因为有光而产生的,所以叫做"景",《淮南子》称"景"为"景柱",《广雅》说:"晷柱挂景。"都是这样的。直至晋朝葛洪在《字苑》中,才在"景"字傍加"彡",且音为"于景反"。而世间的一些人就把《尚书》、《周礼》、《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改从了葛洪写的"影"字。这是十分错误的。

【原文】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俗本多作阜傍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译文】姜太公的《六韬》中,有天陈、人陈、云鸟陈等。《论语》中有:"卫灵公向孔子询问行军布陈的事。"《左传》中说:"布鱼丽陈。"俗本通常把"陈"字作阜旁加"车乘"的"车"。按以上陈队的"陈"字,都作陈国、郑国的"陈"字。列陈的含义,取义于"陈列"这个词,这在六书中就是假借,《苍颉篇》、《尔雅》以及近代的字书,都没写成别的字;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中,写为阜旁加"车"字,即使俗本又流行,也不应当回头去改《六韬》、《论语》、《左传》等中的"陈"字为"阵"字。

【原文】《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传》云:"灌木,丛木也。"此乃《尔雅》之文,故李巡注曰:"木丛生曰灌。"《尔雅》末章又云:"木族生为灌。"族亦丛聚也。所以江南《诗》古本皆为丛聚之丛,而古丛字似最字,近世儒生,因改为最,解云:"木之最高长者。"案:众家《尔雅》及解《诗》无言此者,唯周续之《毛诗注》,音为徂会反,刘昌宗《诗注》,音为在公反,又祖会反:皆为穿凿,失《尔雅》训也。

【译文】《诗经》中有:"黄鹂飞呀飞,聚集在灌木上。"《毛诗传》说:"灌木就是丛生的树木。"这正是《尔雅》的注释,因此李巡注释说:"树木丛生就称为灌。"《尔雅》末章又说:"树木族生的称为灌。""族",就是"丛、聚"的意思。所以江南地区的《诗经》古本中都是"丛聚"的"丛"字,而古"丛"字像"最"字,近代的儒生,因而将它改成了"最",解释说:"是树木中最高大的。"按,各家研究《尔雅》及解释《诗经》的,都没有这样说的,只有周续之的《毛诗注》对这个字音为"徂会反"。刘昌宗的《诗注》音为"在公反"或"祖会反":这都是牵强附会,违背了《尔雅》诂训的原意。

【原文】"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译文】"也"字是语尾词及语助词,文籍中都见到它。黄河以北版本的经、传,都省略了这个字,这中间有些"也"字是不能没有的,像"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诗传》中所说的:"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这一类的句子,如果去掉"也"字,就成了残缺的句子。《诗经》说:"青青子衿。"《毛传》说:"青衿,青色的领子,学生穿的衣服。"按,古时候,斜领向下与衣衿相连,所以衣领也叫衿。孙炎、郭璞注的《尔雅》,曹大家注的《列女传》中,都说:"衿,交叠于胸前的衣领。"邺下版的《诗经》中,没有"也"字,儒生们因而荒谬地说:"青衿、青领,是衣服上两处地方的名称,都用青颜色作装饰。"用这个说法来解释"青青"二字,是特大的错误。还有一些知识浅薄的学子,听说经、传中常常用"也"字,动辄随意添加,常常用得不当,更属可笑。

【原文】《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王俭《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并读数千卷书,皆疑是谯周;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以晋家渡江后,北间传记,皆名为伪书,不贵省读,故不见也。

【译文】《易经》有蜀才作的注解,江南的学子,竟不知道蜀才是何许人。王俭的《四部目录》中,也没有谈到他的姓名,只写了"王弼后人"。谢炅、夏侯应读了几千卷书,都怀疑蜀才就是蜀国的谯周;而《李蜀书》也称为《汉之书》,中有:"其人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人认为晋朝渡江之后,北方的传记都被指为伪书,不认真阅读它们,所以没有看到这段记载。

【原文】《礼·王制》云:"臝股肱。"郑注云:"谓揎衣出其臂胫。"今书皆作擐甲之擐。国子博士萧该云:"擐当作揎,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案《字林》,萧读是,徐爰音患,非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宋人好养猫土匪帝皇月朦胧鸟朦胧继室明眸姻缘绯定褚亦安陆卿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