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集团本身,也有大量科研人员。
周院士带领他的专家团队,按照白杨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人造太阳建造工作。
短期之内腾不出时间支援白杨。
因此,周院士将他的得意门生,材料领域专家刘教授派给白杨当副手。
担任白杨与航天航空中心连接的桥梁。
“既然人员已经到齐,咱们马上进入到工作状态。”
“企业之星号是夏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宇宙飞船,还将会成为宇宙飞船制造的一个新标杆,未来我们向火星运送人员,物资的航天器,都将由相同规模的大型宇宙飞船担任。”
既要保质保量将它制造出来,白杨还要想办法降低它的制造成本。
刘教授态度诚恳的说道:“老师已经吩咐过我了,让我听从您的吩咐,您的话,就等于是老师的话,我会马上把您的意思告诉给团队里的科学家,每个环节都按照您的吩咐去做,绝对不会有任何自作主张。”
随即,白杨带上刘教授去集团食堂吃饭。
吃完午饭,二人来到的距离青山集团总部,十几公里外的航天器超级工厂。
企业之星号主体结构在这里进行制造。
部分零配件和后续组装工作,会转移到另一座更加大型的超级工厂。
二号航天器超级工厂建立在夏都外围,与航天发射基地遥相呼应。
组装完成的企业之星号飞船,会直接运送到航天发射基地,进行一系列的飞行测试。
进入占地面积巨大的超级工厂,刘教授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好奇。
“白总,今日一见,真是不虚此行,老师曾多次跟我讲,青山集团在航天器研发领域的实力,与我们的航天航空中心不相上下。”
“别的姑且不说,就是说这座超级工厂面积,真是太雄伟,太壮丽了。”
这番话完全是刘教授的肺腑之言,没有半点恭维的意思。
这座专门用来制造航天器的一号超级工程,称得上拥有人类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