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飞机,就看到了公司的那辆商务车。
除了江旭之外,张伟和邢凯也来接他了。
江旭对张宏达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
张宏达非常感动:“张总,怎么好意思让您来接我们一家。”
“先别说了,上车。”张伟说着,接过了张宏达手中的行李。
上了车,邢凯万分好奇:“张师傅,和晟的新产品就那么难搞吗?”
张宏达叹口气:“实话说,和晟的新产品,就是他们给自已挖的一个坑,技术方面非常成熟,但是产品是靠机器生产出来的,技术要求达到了,操作层面没达到,也是没用的。”
看到大家一脸懵逼,张宏达想了想。
“这么跟你们说吧!看过《宝贝计划》吗?里面不是有开保险箱的情节吗?微调技术,就相当于里面用头发做实验开保险箱一样。”
车里的人,还是似懂非懂。
“和晟的新产品,一上市,就能引起高度关注,原因就是研发过程中,技术和操作层面都要求相当高,对机器的性能要非常的熟悉才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张师傅,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和晟的新产品技术难关,只有你的能力才可以解决?”邢凯好奇的问道。
“当然不是了,和晟操作高手很多,只是,我有一个唯一的优势,就是全程参与了新产品的研发,在无数次的微调失败之后,得到了正确的微调系数,这确实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张伟这才明白过来,这就是老师傅留的底牌,倾囊而授的后果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显然,张宏达早就想到了这么一天,留了一手。
张宏达的手机响了,一下飞机就开了机,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打来了。
六个八,在和晟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个短号是何人的,只是能够接到这个电话的人,少之又少。
张宏达按了静音,离开的时候,就没想过要吃回头草。
和晟的人,永远都是用得着的时候,把你当宝,用不着了,就把你当草。
过去这十几年,况和晟可曾给自已打过一个电话?
“张师傅,是不是除了你,别人都搞不好投产机?”
“那倒不是,我专门做了一个调试的工具,只要我告诉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人,告诉在哪个位置把设备参数调到跟试样机一致,就可以了,只是。”
“只是什么?”张伟问道。
“就算这次调好了,下次投产,如果试样机的机械参数发生变化了,还是要再进行调整的。所以,微调投产机之前,先要拿到试样机的机械参数才行。”张宏达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经过上千次的机械测试,已经计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式。
在和晟的时候,试样机一成功,就根据试样机的参数微调投产机的参数,才会每次都会成功,这个秘密,在和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张师傅,我想请你帮一个忙。”张伟说了自已的想法。
张伟的心里,对和晟还是有感情的,离开和晟,也是早晚的事情,可以说,和晟是他成长的平台,相信对于张宏达也是一样,不会回到那个地方,但是,对那个地方还是有感情的。
张宏达听张伟说完,点了点头,出了这口气,也就行了,这个立功的机会,就让给陈娜吧!
“张总,您的胸襟,您的气度,让人佩服,其实,如果您不提这个要求,可能提这个要求的人就是我了。”张宏达说着,有点激动了。
不管怎么说,那个地方,工作了二十多年,延误交期,和晟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也已经得到了惩罚,杀人不过头点地,张宏达也证明了自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