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这些武将之外,淮西功臣这边,少数几个有点能力的文官,水平其实也都一般,家庭情况也一般。就比如最早追随洪武大帝的文官李善长,虽然后来确实很厉害,但是在追随洪武大帝之前,他只能算是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他之前参加过元朝的科举考试,但却没拿下任何功名。
如果放到后世来看,这样的李善长,其实啥也不是。哪怕是和小说里的那个范进相比,他都差着好几个段位呢!
再比如,洪武大帝前期最重要的谋士朱升,那位提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牛人,他也就只是一个乡贡进士而已。
啥叫乡贡进士呢?按照元朝的制度,所谓乡贡进士,其实就是通过府这一级的科举考试,有资格去京城继续考。但是到了京城之后,压根就没考上的这帮人。
所以严格来说,朱升其实就是一个落榜生。要是单论学术水平,他大概和后来的那个海瑞差不多。所以,淮西老兄弟这边,真的是没啥文化。
少数几个有点文化的,考试水平也都很一般,而且家里一般都很穷。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至于来投奔洪武大帝。
反观人家刘伯温,或者说后来浙东党的几个骨干,那就不一样了。
刘伯温打小就是神童,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二十三岁就去北京参加了殿试,而且还直接考中了进士。这样的刘伯温,段位大概和明朝后期的那个张居正差不多。
至于浙东党的其他几个骨干,大部分也都是如此。而且,这帮人家里往往都比较有钱,或者至少饿不着。所以在洪武大帝起兵之初,他们根本不愿意来投奔洪武大帝。后来有几个人,甚至还是洪武大帝半强迫的请来,这才愿意帮老朱出谋划策。
所以,浙东和淮西这两帮人,不管是出身,还是学识、家世以及个人财富,都完全不同。淮西这帮人,基本上就是底层平民。而浙东这帮人,则可以理解成所谓的“地主阶级”。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群人,彼此之间,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淮西老兄弟这边,觉得浙东这帮文人酸气太重,只会读几本破书,根本不会打仗,啥也不是。而浙东这帮人,同样也瞧不起淮西这帮人。
就这样,从这时开始,洪武大帝麾下的这些大臣,就分成了淮西和浙东这两派。彼此之间,谁也看不惯谁。
照理来说,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之后,洪武大帝接下来就该着手解决问题了。为了维护队伍的团结,他可以搞一些“结对子”的活动,让浙东文人教淮西武将读书,然后让淮西武将教浙东文人打仗。双方有了来往跟合作之后,矛盾自然也就会逐渐消失,以后自然就团结了。
但这个想法,其实只能说是现代人的想法,或者说是朱雄英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就让他们继续斗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