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求。
”
“就希望皇上赐予我们一些突破修为的丹药。
”
“延寿丹,那还早着呢。
”
侯君集十分期待的说道。
“嗯。
”
“没错。
”
“修为突破。
”
何荣也连连点头。
时间一晃。
就过去了六七天的时间。
太极殿之上。
“启奏皇上。
”
“刚刚臣接到潞国公的奏报。
”
“我大唐已在高句丽大捷,高句丽全境已为我大唐掌控。
”
郑玄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好。
”
“不愧是我大唐军队,悍勇无比。
”
“半载时间,高句丽大定。
”
“很好。
”
李铮大声的夸赞道十分满意。
“启奏皇上。
”
“如今高句丽已定,叛党已处。
”
“臣以为。
”
“理当要重新册封高丽王,以定高句丽民心。
”
陈叔宝站出来,一脸大义凛然的说道。
此话一落。
满朝文武自然是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
“册封高丽王,以定高句丽民心。
”
所有朝臣自然都是同意。
但每一个人都是十分清楚。
所谓册封高丽王,也只是一个明面上的大义,大唐彰显天朝上国威势的大义,就算册封了高丽王,也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但大唐就是要做如此,以此来告诉周围的那些番邦,大唐天朝上国,对那种小国没有兴趣,打消他们的防备,毕竟如果他们联合在一起,不老实,也的确会给大唐造成一些麻烦来。
“就如诸卿所议。
”
“敕封高句丽王族二子李成芳为高丽王,执掌高句丽。
”
李铮当即下旨册封。
“皇上圣明。
”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
每一个脸上都是带着笑容。
高句丽,以后就是属于大唐的了,只要时机一到,大唐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高句丽掌控,纳入大唐疆域。
而这个过程,并不久远。
“除此外。
”
“还有潞国公一封秘奏,唯有皇上可阅。
”
郑玄又恭敬地上了一封奏折。
王德立刻走下去,将奏折接下,恭敬递给了李铮。
李铮直接撕开了这奏折封条,打开一看,随后,暗自点了点头:“看样子,侯君集还真的改了性格了,不错。
”
“秦卿,褚卿。
”
“朕让你们派遣的官吏如今到了何处了?”李铮开口问道。
“回皇上。
”
“最多三日内,户部和吏部的官员就能进入高句丽。
”
秦健生立刻回道。
“很好。
”
“朕之前交代的事,他们都谨记于心吧。
”
李铮道。
“请皇上放心。
”
“所有官员都谨记皇上的教诲,在高句丽也会施展我大唐的国策。
”
褚遂良立刻说道。
“嗯。
”
李铮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朝议继续。
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后。
散朝。
李铮也回到了议政殿。
“这一次。
”
“侯君集做的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