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咱们说到,多宝真人夜入大山,想要寻找那个九窍阴物。多宝真人走到一片阴森密林,心中不由得一动,好像有所感应……
“各位客官应该知道,修炼之人若是达到一定境界,会对阴间行走的鬼秽和阴物极其敏感。多宝真人走入密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盘膝而坐,进入到玄妙的求道状态……
“不知道过了多久,已是夜黑风高之时,一阵诡异的阴风吹来,将多宝道人点燃的一盏油灯吹灭。片刻之间,那股阴风越来越强劲,将其他七盏油灯都吹灭了,只剩下多宝真人身前的一盏。阴风呼啸,阴气弥漫,阴寒侵体……
酒馆里的听书人鸦雀无声,全都紧盯着故作神秘的说书人。说书人环顾四周,见众人都被自己讲的书深深吸引,便突然话锋一转。
“说了这么久,在下有些口干舌燥了,且让在下喝点水。”说书人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喝起了茶。
“快往下说,多宝真人怎么样了?”
“对啊!说书人别吊咱们的胃口了。”
酒馆里响起一片嘈杂声,都在催促说书人赶快往下讲。这时,酒馆老板适时地站出来,嬉皮笑脸地说道:“各位客官,说书人讲古不容易,大家还是多多捧场,赏一些茶水钱吧。”
“哎呀,不就是茶水钱嘛,干什么弯弯绕绕呢……”
听书人大都好奇心极重,若是听到半截没有下文,那种感觉比尝到美酒而不让多喝一样难受。为此,大多数听书人都很爽利,纷纷掏出赏钱,扔给端着托盘来收钱的酒馆伙计。
眼见目的达到,说书人放下了茶杯,轻轻地拍了一下惊台木。
“恰在此时,多宝真人抻了一个懒腰,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一样。他感觉口渴,拿起装水的葫芦喝水。呼!一股阴风猛地袭来,化为一条阴冷的绳索,竟然不偏不倚地套在葫芦上,将其从多宝真人手中抢走。
“多宝真人怒喝一声,抽出背后的宝剑,凌空斩断了阴风绳索,重新夺回了葫芦。这时,一个七窍里长出长长红舌的阴物从地底缓缓升起,两只枯瘦如柴的手中亦握着一条猩红长舌,冷冷地站在多宝真人面前。
“这个九窍阴物穿着一袭红袍,惨白的脸被长发遮挡,只有九条猩红长舌随风飘荡。在九窍阴物手执的两条长舌上,还有两道被其反制的降魔符箓,好像两个被捆住的人,不停地哀号呼喊,说不出的阴森和诡异。”
说书人一边说,一边从桌下拿出一个纸人。纸人披着小小的红袍,七窍和双手各有一条红绳垂落而下,模仿着书中的九窍阴物。一个年纪尚小的听说人有些害怕,差点起身逃离座位。
“多宝真人见多识广,看出九窍阴物非比寻常,只用寻常宝剑和法器无法降服。为此,多宝真人固守灵台,端坐在石崖之上,等待九窍阴物发动犀利的进攻。
“九窍阴物也看出多宝真人不是一般的降魔道士,于是没有急于发动可怕的进攻,而是慢悠悠地绕着大石头转圈。当九窍阴物发现多宝真人身前的油灯火焰闪烁不定,知道对方正是进行内息调整的当口,于是突然九条猩红长舌一起飞舞,朝多宝真人激射而去。
“九条猩红长舌化为九条巨蟒,吸附着暗夜下的天地阴寒之气,可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猩红长舌上涌出无数阴毒小人,飘飞到整片密林上方,结成了一个阴毒囚牢,使密林变成了一方受到束缚的天地,弥漫着阴毒之气。
“眼见九条猩红巨蟒将至,离自己的身体不过尺许,多宝真人开口念出一句真言。与此同时,一只白碧无瑕的玉瓶凭空出现,虚悬于多宝真人身前,使暗夜为之一亮,令阴毒之气荡然无存,将阴毒囚牢轻松击碎。
“未等九窍阴物反应过来,玉瓶中出现一道真气,如同耀日之剑划破了夜空。九条猩红巨蟒被真气捆住,发出嗞嗞的哀号声,完全没有了不可一世的霸道和狂野。多宝真人再次念出一句真言,玉瓶真气飘然回归瓶中,将九条猩红舌头一并纳入瓶中。不消片刻,猩红舌头化为一小摊血水,洒落在大石头的下方尘土中。九窍阴物失去猩红舌头,完全无法对抗多宝真人,竟双膝跪拜在地上,请求真人放他一马。
“多宝真人心慈仁善,见九窍阴物认罪,便有了恻隐之心。他命九窍阴物解开大山阴气封印,还引溪流入子午河的一条支脉,造福一方百姓。正因为多宝真人的出现,大山不再是阻断旅客的梦魇,一个小镇由此出现而兴旺,那便是各位客官脚下的宝瓶镇了。至于那座大山,就是镇子西方的宝瓶山了。”说到这里,说书人轻轻地一拍惊台木,算是为这段讲书告一段落。
众人意犹未尽,继续向说书人提问:“那个九窍阴物怎么样了?”
“据说,为了让宝瓶山成为一方小洞天,多宝真人将宝瓶留在大山的山脉之窍上,并让九窍阴物担任守卫。”
“难道多宝真人就不怕九窍阴物反水,将宝瓶据为己有,从此再踏上更可怕的阴界之路吗?”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问道。
少年面容清简,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对宝瓶故事格外感兴趣。
“这位小兄弟太小瞧多宝真人了呀!既然后世多宝阁以多宝真人作为建阁标志人物,足见他的道行绝不会低于问玄等一众同门师兄弟,怎么会不留下后手啊!”说书人一边收拾,一边回答道。
“总而言之,多宝真人为了一方水土,倒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甚至不惜将宝瓶留在山脉窍穴中,这着实令人很钦佩。”少年不再追问,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少女。
少女穿了一件粉色衣裙,上面点缀了一些白色桃花花瓣,显得格外淡雅和沌洁。少女的容貌更是清丽,两只美目顾盼生辉,使人不经意地关注她。
少年和少女正是聂磐和朱朱。
离开子午河小镇,两个人一路北行。走了七八天,他们进入宝瓶镇管辖的地方。宝瓶镇是寒国北部悲鸿城的第一大镇,扼守宝瓶山和子午河支脉水系渡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路上,聂磐听说宝瓶镇十分有名,原因就是多宝真人降服九窍阴物的传说极为流行,便兴致勃勃地想要好好了解一番。朱朱见聂磐兴致很高,便同意略微绕些远儿,到宝瓶镇来实地探究一番。
“多宝真人真的很厉害吗?”聂磐问道。
“当然。不过,与玄妙的修炼道法相比,他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打造法器和仙兵的手段,尤其是多宝真人划定宝瓶类别,成为世间拍卖宝物的重要参照体系,因而多宝阁创立才会选择他为形象使者,并以他的道号为宝阁名字。”
“原来如此。”
“你好像对多宝真人的宝瓶很感兴趣?”朱朱乐呵呵地问道。
“嗯。”聂磐点点头。
“嘿嘿,我劝小兄弟不要到宝瓶山冒险,否则被入山寻宝的队伍盯上可不是一件好事。”说书人走到聂磐身边,故作神秘地低声说道。
“先生若是无事,可以坐下来喝杯酒,我还有一点儿问题想讨教。”聂磐说着,请说书人落座。
说书人倒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下来,端起朱朱倒的酒就喝。
“小兄弟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说书人抓起一小把花生米吃,和市井中的普通百姓一样。
“多宝真人道法虽然了得,当世能够匹敌者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无人潜入宝瓶山,将这件半仙之器收入囊中呢?”
“第一,多宝真人的身份非比寻常,乃是通天祖师的五弟子,在道门中有极高的声望。第二,多宝真人人缘非常好,与三师兄玉虚子、六师弟沈悟的关系极佳,还曾被仙修一脉推举为话事人,足见他的影响力了。第三,多宝真人早就有所准备,在宝瓶上留下了缘分符,只有符合其期望的有缘人,才可能找到宝瓶的位置。”说书人说道。
“哦。”聂磐恍然大悟。
“尽管如此,试图搜罗宝瓶的人仍很多,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修炼者涌到宝瓶镇,结成了临时同盟,深入宝瓶山去找宝瓶。不过,这些人往往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回,连宝瓶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正因如此,一些寻宝者将主意打在其他寻宝者身上,竟然在大山中暗中袭击,去抢夺他们的宝物。”
说到此处,说书人不禁摇了摇头,表现出对这种情况极为愤慨的样子。聂磐听说有这种事,脸色也不由得变了。
“以寻宝为名,行暗袭之实。这样的探宝者真是人间败类。”
“小兄弟说得不错。我看你人品不错,又有古道柔肠,所以才劝你不要到宝瓶山,以免遭遇意外和不测。”
“多谢先生提醒。”
正当他们交谈的时候,酒馆外面走进来几个大汉。为首一人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高耸的胸膛像一面大鼓似的。
“伙计,给几位大爷上一壶好酒,再切几斤上好的酱牛肉,多弄几个招牌菜来。”一个汉子大声喊道。
“好嘞!”伙计高声应答,跑到后厨交待去了。
几个大汉横冲直撞,坐到了离聂磐不远的一个座位上。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瞪着牛眼四处打量,一下子看到了朱朱,不由得双目发光。
“没想到宝瓶镇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小妞。”络腮胡子声如铜钟,震得酒馆房梁为之一颤。
“大哥,你要是喜欢,我就让把她叫过来陪你喝点儿酒。”一个斗鸡眼大汉讨好地说道。
“大哥,咱们是来陪黄少爷找宝瓶的,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另一个大汉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