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很委屈,他地盘丢了。
陶谦赢麻了,名声,威望,地盘,利益,陶谦什么都得到了!
曹操纵横数十年,吃了个闷亏,能忍吗?
他忍了,手下能忍吗?
不能!
“我曹操这辈子,除了在河间王手下,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于是,曹操不管占领泰山的是阙宣还是陶谦,打!狠狠打!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正是在当年的秋季,曹操领兵不仅夺回泰山的华、费二县,还一鼓作气攻下了徐州琅琊郡的十余座城池,打得陶谦在郯城不敢出战。
曹操狠狠出了口恶气!
这场战争一直从头一年的秋天打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陶谦被打怕了,向北向南寻求援助,青州刘备带兵南下给了曹操压力,加上自己底子不足,兵粮耗尽,于是返回了兖州。
谁都能看出来,徐州很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虽然号称“四战之地”,但是对于有心统一全国的豪杰来说,反而是一个进兵的便利通道。它北面是兖州,青州,西面是豫州,南面是扬州,是北上或南下的重要交通节点。
徐州的战略交通枢纽无可动摇,华北平原的一大半是在黄河与长江之间,中间被淮河分开。黄河与淮河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远比淮河与长江的联系更密切、更重要。徐州在南宋黄河大改道之前,既是陆上驿道的枢纽,又是水运的枢纽,联通黄、淮,东临大海,西接中原。
海岱之间有两条最重要的军事干线,西线以彭城(铜山)为枢纽,东线以下邳(邳州)为枢纽。二者既控制陆上交通线,又控制水上交通线。彭城是泗水、汴水(古猚水)的交集,下邳是泗水、沂水的交集。铜山、邳州至今仍是徐州下属区县,可知徐州正当要冲。
谁控制了徐州,谁就掌控了这个战略交通网。是北上黄河、南下淮河、西出中原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