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摇摇头:“不认识。”
这次倒没撒谎,确实不认识,《本草经》还是刚刚学,这里的药材都是经过炮制的,外形和颜色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木箱子上面有字,现在已经放乱了,根本就对不上号。
“你把这几种药碾碎,然后磨成粉,记住,一桩桩的做,做好了放回原位,不能搞乱了。”杜老指着最前面一排的药材对徐东说,自己随后点燃了六个小炉子,熬煮药材。
慢工出细活,做这些事很费功夫,期间,杜老出去过几次,可能是外面有病人。
果然是配制药粉,徐东心里非常激动,想不到这么快就接触到这么核心的东西,怪不得杜老多次试探他会不会识字,要是识字,杜老估计就不会用他了,起码不会让他参与
药物的制作,难怪师父让他藏拙,没想到这么快就起作用了。
不过进入制药房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辨认药材和配制方法才是关键。
这次制药用了三天时间,制出的药粉被装进一个个小瓷瓶里,每个瓷瓶装一两药粉,总共做了一百五十瓶,制作流程徐东倒是记住了,虽然很复杂,可徐东是有心偷学,自然很认真的记住每个环节,只是不知道有哪些药材,每种药材的分量,还有几种药材要先混合在一起熬煮,如何配伍也没搞清楚。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徐东知道,这么复杂的配方不是参与制作一两次就能掌握的。
药粉做好的第二天,徐府的大总管就亲自到医馆里来将药粉拿走了一百瓶。
生活再次归于平静,杜老的生活习惯非常有规律,准时来,准时走,他手里的病人始终不多,徐东慢慢才知道,病人不多的原因是因为杜老的收费很贵,很贵的原因是因为经他治疗的病人好得很快。
再次制药是在两个月之后,这两个月当中,徐东恶补《本草经》,基本将这本基础医学典籍记全了,这要是让其他的大夫知道绝对气得吐血,因为大部分的大夫一辈子也记不住全部的内容,就算是杜老也只是记住对外伤和骨病相关的药材,术业有专攻,他也只需了解这些就行。
这次制药依然是三天,三天时间徐东记住了二十三种药材的名称,以及部分药材的合成,但是关键的部分是每种药材的重量是多少,徐东没法搞清楚,因为杜老在称重量的时候大部分是背对着他的,这倒不是故意的,只是刚好角度不对而已,杜老对徐东几乎不设防,在他眼里徐东不过十岁左右的孩子而已,不会识字,不认识草药,根本学不到什么。
慢慢的徐东也掌握了规律,就是每两个月杜老就会制一次药,做成的药大部分被徐家拿走。
又参与制作了两次,还是不能完全掌握药材的分量,不光是两人位置的角度问题,还有称药材用的秤很小,稍微远一点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刻度。
做药是个很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