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影看着常永慧,问道:“常永慧同学,你习惯走右边还是习惯走左边?”
常永慧立即道:“我走左边走右边都行啊。”
胡影道:“那咱们就走左边吧!”
胡影当年曾经被“打右”,对“右”一直心有余悸,所以,胡影形成了走路走左边的习惯,在公共场合,胡影也喜欢靠左站或者靠左坐。
常永慧随着胡影进入中院里,顿时,常永慧的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按照三进式四合院的住法,全家人都住在中院里,所以,中院设计得十分安适。
胡影的孙子和孙女关闭通往前院和后院的通道之后,整个中院,就显得非常安静了。
这种设计,适合整个家族团聚式的生活。
常永慧看到,中院里的树木,基本上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而花草繁多,十分美丽,花香怡人,空气清新。
刚才在前院,常永慧也看到了古树,但是,前院只有几棵古树,而中院的庭院里,至少有几十颗古树。
看到中院的规模之后,常永慧便就觉得,胡影的这个大四合院,与“大”字相符。
怪不得张静琳说,这个四合院的卖主要价十万,不说别的,单说这些古树,就值不少钱呢。
胡影看到常永慧开始面带微笑了,便就知道,常永慧已经喜欢上这个四合院了。
胡影道:“常永慧同学,你大概感觉到了,身处这里,就如同与世隔绝一般对吧?家里人在这个院子里,无论做什么,外人是看不见的,也听不见的,这符合华夏国人的隐秘生活习惯。”
常永慧快速地数了数,中院里的房子,比前院里的房子多得多,竟有三十六间房子。
胡影道:“按照华夏国人的习惯,四合院的住房分配居住时,老人和伺候老人的佣人住六间北房(上房),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上下分明,各不影响。”
常永慧目前还不关心多代人居住,毕竟,常永慧有许多子孙的年头,那还远着呢。
但是,四合院够大,房子够多,总归是好事呀。
常永慧对胡影的四合院的中院布局很满意。
接下来,常永慧就留意考察中院房子的建筑材料了。
胡影知道,此刻常永慧在观察什么,便道:“其实,京都四合院的设计与施工都不太复杂,所用材料也十分简单。”
“古代人盖房子,不用钢筋与水泥,采用传统的青砖灰瓦,砖木结合,而且以木构为主架,因为木头重量轻,木头巧妙组合,遇到地震时,这样的房子很少会被震倒。”
“常永慧同学,你也看到了,我这个四合院的整体建筑色调是灰青色的,给人一种朴素大方的感觉,又显得相当淡雅,感觉上也非常舒适。”
常永慧赞同地道:“胡老师,您说得太对了,这正是我对这个四合院的感觉,除了您说的这些,我感觉这里的风水也不错。”
胡影道:“是的,这是一个以中轴为对称基本点的四合院,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而且开了巽门,‘巽’,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也开有一个门,这样,财源不竭。”
常永慧道:“胡老师,我很喜欢您的祖辈这种设计。”
胡影微笑了。
胡影想道,看来,自已这次回来,真的能把这个四合院出手了,这样,自已在美丽国就可以顺利给孙子和孙女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