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亮这时提议道:“北边不远就是蓬莱山,不如我们去找孔二哥那儿暂避一下。”杨明听后点头赞同:“这样也好,不过到了孔二哥那里,关于华云龙用镖打伤我们的事,切记尽量不要提起。”
陈亮有些疑惑:“怎么还要替他隐瞒呢?”杨明解释道:“这不是为了包庇他,而是担心朋友之间会产生误解。万一不知详情的人听到这事,可能会质疑我们交友不慎,心想既然彼此是朋友,怎会相互残害呢?所以,此事无需多言,让华云龙自行面对因果报应吧。”说完,三人便朝着山坡方向疾行而去。
这山上,屹立着一座名为蓬莱观的庙宇。其中,有一位名为矮脚真人孔贵的老道士。他曾是玉山县三十六友之一,因看破了绿林生涯的虚无缥缈,最终选择上山修行。今日,杨明、雷鸣、陈亮三人突发奇想,决定前往蓬莱观拜访孔贵,于是他们一同顺着山坡攀登而上。
行至半山腰,他们看到庙前有一座牌楼,上面刻着“蓬莱仙境”四个大字。这座庙宇分为两层,坐北朝南,正中央是山门,两侧各有一个角门。三人走到东角门前轻轻叩响,里面走出一个小道童,开门后一见是他们,立刻认了出来,恭敬地行礼并询问:“杨大爷、雷叔父、陈叔父,你们从哪里来?”接着又赶紧说道:“师父在庙里呢,我这就去通报,说你们三位来看望他了。”小道童请他们先进去坐。
杨明、雷鸣、陈亮三人跟随小道童进入庙宇,小道童随后关好了门。他们穿过中间的大殿,来到了西侧的配房。小道童掀起帘子,三人走了进去,只见屋内整洁明亮。靠西墙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放着道德经,前面是一张八仙桌,两边摆放着太师椅。正对着他们的是一幅山水画,描绘的是四仙出洞的景象,两旁还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无事;平心守心不欺心,何等放心。”
三人坐下后,陈亮赞叹道:“杨大哥,你看这庙里真是清雅脱俗。院子里栽满了松树和竹子,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这鹤轩也格外洁净,仿佛别有洞天。”正说着,小道童出去烹茶了。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伴随着“无量寿佛”的念诵声,还夹杂着几句诗:“寻真误入蓬莱岛,青松不改人自老。采药童子未回来,落花满地无人扫。”随着帘子被掀起,孔贵走了进来。他身材矮小,头戴青缎道冠,身穿蓝布道袍,脚蹬白袜云鞋,面色微紫,长着一副燕尾胡须和浓眉大眼。他一进门就说:“原来是大哥、二弟、三弟来了,你们从哪里来?”雷鸣回答道:“差一点我们就见不到了。”孔贵有些不解地问:“二弟这话从何说起?”杨明看了雷鸣一眼,陈亮也示意他不要再说。但孔贵却坚持说:“杨大哥、陈三弟,我们既是知己朋友,有什么事不能直说呢?”雷鸣这才说道:“杨大哥、老三,你们别看我,反正我不说华云龙拿镖打咱们。”杨明一听这话,有些无奈地说:“你这是不说!要说的话,应该怎么说呢?”孔贵则追问道:“华云龙是怎么回事?”
杨明轻叹一声,转向孔贵说道:“二弟,还是让陈老三来说吧,他对这些事情最了解。”陈亮点了点头,随即详细讲述了华云龙在临安如何采花杀人,盗取玉镯凤冠,以及后来在赵家楼采花、镖伤三友的事情,还提到了济公如何出手相救的经过。
孔贵听后,愤怒地说道:“华云龙真是忘恩负义!如果我还是三年前的脾气,早就下山找他算账了。当初如果不是杨大哥你帮忙撒绿林帖,我们三十六友结拜,又有谁会认识华云龙这个人呢?”
杨明劝慰道:“二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现在谈点别的。”于是,孔贵吩咐童子准备一些素菜和酒。很快,童子便在里间摆好了桌椅。四人坐下,开始一边吃酒一边谈心。
正当他们聊得兴起时,外面突然传来童子的声音:“不好了,厨房着火了!”四人一听,立刻放下酒杯,急忙跑到后面查看。只见厨房的窗户纸已经燃烧起来,火势正在蔓延。
孔贵正要责罚小道童,杨明及时阻止道:“孔二哥,您先别动手。您闻闻,这里有硫磺的味道,凭咱俩的经验,这明显是个调虎离山之计。咱们还是赶紧出去看看。”四人随即离开房间,来到了外面的西配房中。
甫一坐下,就听见床下传来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像是肠胃蠕动的声音。杨明疑惑地问孔贵:“孔二弟,你这里有养狗吗?”孔贵摇头否认。杨明皱眉道:“可是我听床底下好像有肠鸣之声,恐怕有蹊跷。快拿灯来照照。”
话音刚落,床下突然传出动静,一个人影猛地窜了出来,正是华云龙本人。杨明见状,毫不犹豫地拔出了刀准备应对。然而,关于华云龙是如何潜入此处的,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何事,一切谜团还需待下回揭晓。
喜欢读济公传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