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塞是表象,利益分配不公才是本质。”
这是被钦定为“新民学校案”的反塞浪潮,或者反塞事件被平息后。朱棣父子根据锦衣卫奏报和三司会审的案宗为依据,与姚广孝及内阁诸公反复讨论得出的结论。
攻击学校、口岸、商店等看似以商人及流民为主,但各司衙门也抓捕了不少参与其中的士子文人。
这就不能当作普通民乱处理了,因为这背后是帝国维持朝纲伦理的秩序问题。
今年才把【永乐大典】编完,偏偏遇上这种事情,朱棣也不禁连呼“晦气”!
所谓“利益分配”是不包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小民在内的,当然也不包括那些奸商。
而是中下层士绅阶层被隔壁塞国隆隆的机器声响和工业化的呐喊,集体吓破了胆。
这么说也不完全准确,是尚停留在农耕社会分配模式下的他们,是对塞国商人创造出惊人的财富而感到嫉恨。
嫉恨之外,是大量商品及银钞输入,对他们原本财富的稀释,俗称“通货膨胀”。
说的更精确些,是大明的内朝与外朝产生了割裂。
内朝官员大多家底殷实,又居于中枢。南京那什么地方?首善之地,信息中枢。
这些年的外海贸易,塞国通商,援助贷款,劳务输出等等,试问哪条可以绕开朝中衮衮诸公?
所以,对于从洪武末年开始,持续了十余年的白银净流入,以及塞钞流入导致的通货膨胀,他们感受并不明显。
影响最大的,正是那些中下层的士绅。
这些人的收入来源最大的部分是地租,但这些年大明的粮价表现相当平稳。
一石粮食基本在0。5两银子附近波动。
主要原因有三点:
大明立国之后,虽然有征讨北元的战役、明塞之战和靖难之役,但战争始终在局部,没有波及大明的基本盘,江南富庶地区,此其一也;
从太祖起,连续三任皇帝都致力于恢复农业生产,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此其二也;
美洲玉米等作物的引进,加之风调雨顺,粮食产量较足,何况近几年塞国已经开始对大明出口粮食,此其三也。
所以通货膨胀对于几乎没有消费能力的底层农民似乎影响也不大,反而是那些价格高昂的工业产品流入,彰显出士绅阶层的衰落。
这不奇怪,早年间塞国最抵制工业化的也是这批人,但他们有幸卷入到塞国体系之内,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纷纷从地主转变成了工商业主。
被税务局天天堵门口的王西宝,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现在他老王家公司开了一个又一个,比谁都猛,还把蒙古不少亲戚都拉到塞国,共同致富。
大明的经济好不好呢?其实还不错,我们把大明的国民生产总值分为四部分,便于看得更加清楚:
一、消费。洪武时期,大明的消费就是大家吃的粮食,加上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衣服这些。
这些年从塞国流入大明的商品,总额超过了六千万元。其中约有五成流入日本、朝鲜及北美各国,郑和下西洋后,有部分塞国商品也被纳入大明的朝贡贸易体系。
和原本历史相比,大明的朝贡贸易变得务实,看似还需要贴补一些,但夏元吉利用塞国产品价格的不透明(信息不对等),挽回来不少,起码没怎么吃亏。
二、投资。农耕时代几乎没有投资的概念,但现在对工商业限制没那么死,比如石油开采、炼油、轻工业(自行车之类)、房地产、船舶工业、冶铁、煤炭等领域还是有相当规模的投资,只不过投资规模普遍不大,全国的投资额度也才不过千万级别。
三、朝廷购买。这是个比财政收入更广泛的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粮食税收,还有因徭役支付的工钱,军火武器,马政开支,官员及军队粮饷之外的津贴。
在塞国的影响下,大明现在也不得不加强对于火器的研究与生产,但这部分开支巨大。
举个例子,大明的铁锭卖到塞国,大概是60-70元吨;塞国的螺纹钢卖到大明,价格是3500元吨。
这个没办法,塞国的钢材做的菜刀,把大明的军刀一砍两半。
火绳枪也只能用塞钢,但没有人家的高温熔炼技术,你只能靠手工一点点敲。虽然也有塞国的车床辅助,但塞国出口的刀具都是落后好几代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