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重能拿他怎么样?
宋宏隐忍了很久很久了。
不只是从杨明入京开始忍耐,而是从很久以前,就为了这个太子之位,为了登上帝位而在隐忍着。
在皇帝面前扮演一个忠孝仁义的侄儿,时时要表现出自己的孝道与顺从。
在百姓面前扮演一个贤明仁德的殿下,时时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宏与大度。
他从来不敢在外面,流露出哪怕一点心声。
他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太子,却过得比一个凡夫俗子都要憋屈。
而今天他终于不用再忍了。
因为这些人,比他更怕死。
只要抓住了他们怕死的命门,他就赢定了。
不等百官发难,宋宏整了整衣冠,对宋赵广长长鞠躬道:“父皇,杨家将早已灰飞烟灭,安国公也年事已高,想必是难以担当保家卫国的重任了。”
“儿臣年轻力壮,愿为大兴而战!”
“请父皇将天武军的虎符交予儿臣,儿臣,定当全胜而归!”
身强体壮的他和满头白发的杨重站在一起,一时间竟让众人有些精神恍惚。
他们终于想起来了,安国公杨重今年已经快到古稀之年了吧?
人到七十古来稀,就算是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将军,也不曾有过七十岁上战场的壮举啊。
而反观太子殿下那才叫正当壮年,雄姿英发。
这鲜明的对比,又让文武百官有些动摇了。
他们也是糊涂了,安国公就是再厉害,现在都这把年纪了,又岂能力挽狂澜?
还不如相信太子来得靠谱。
虽说太子入主东宫后表现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齐王世子的时候,那可是精通骑射、文武双全,连白国使臣都屡次赞叹不绝。
枢密使当即拍马屁道:“殿下言之有理,陛下,不如就让太子殿下带领天武军前往迎战吧。”
百官也立刻改变了立场,纷纷站起了宋宏的队。
杨重气得怒发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