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别看它微小,它的力量超越你们的想象,它象征的华夏之丝,直接震撼了罗马帝国的经济根基!"
这句话如同天雷轰鸣于湖心,激起一圈圈涟漪。在场之人虽对罗马帝国了解有限,却都曾闻其名。
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虫竟能让一个国度的财政瓦解?
这简直匪夷所思!
方阳继续讲述:"让我们先回顾它的起源,西汉时期,汉武帝执政时,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后归来,受到汉武帝的嘉奖,允许他回乡探亲。途中,他发现故乡遍植桑麻,村落里织布工坊林立。"
"归乡之后,张骞将沿途目睹的养蚕织丝、百姓安宁的景象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听后大悦,张骞趁机提议朝廷奖励养蚕者。于是,汉武帝下令铸造金纹铜蚕,以此奖励丝绸大户!"
"其实,在古代,对丝绸痴迷的并非华夏,而是西方。在公元六七世纪以前,他们对丝绸的制造一无所知!"
"他们的衣物,或是兽皮,或是亚麻,穿在身上触感可想而知。"
"因此,当年罗马皇帝首次身着华美的丝绸礼服公开亮相,整个欧洲的贵族都为之震撼!"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些服饰是如何制成的,甚至误传东方有赛里斯国,那里有种神奇的树,树上结出特殊的羊毛,采下便能编织成透明轻盈的丝绸!"
众人闻言哄笑一片,这样的故事听来新颖而有趣。即使是陈风也是首次听到,不过觉得颇富传奇色彩。
在我们眼中习以为常的丝绸,对他们来说却成了奇幻的传说。
方阳笑了笑,接着讲:"因此,罗马的贵族不惜重金购买华夏的丝绸,你们知道那时的丝绸价值几何吗?"
众人纷纷摇头,他们哪里知晓,连华夏古代丝绸的价格都无从得知。
也有人戏谑猜测:"一两银子一条蚕丝?"
"恐怕不止,我觉得至少百两起步!"
"依我看,十两黄金,反正吹牛不上税!"
......
方阳听后微微一笑:"其实这并非夸大其词,那时的丝绸,比黄金还要昂贵,一斤未加工的丝,就能换得十二两黄金!"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震惊不已。
刚才那位猜十两黄金的也面露惊愕,他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实的代价更甚。
这哪里是丝绸,简直是金丝,比金丝还要珍贵!
"那时的罗马帝国,全国上下都沉迷于丝绸制的衣物,他们每年需花费国库的四分之一购买华夏丝绸,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贸易逆差!"
"所以,罗马官方后来找各种借口禁止贵族穿丝绸服饰,声称丝绸礼服过于轻薄透明,穿与不穿无异,有伤风化,影响社会风气。"
"那时的丝绸究竟有多透明呢,我举个例子,一件素纱单衣的重量大约五十克,你们想象一下!叠起来都能放进火柴盒里。十件加起来,才相当于我们夏季薄衬衫的重量。"
【人气】+1+1+1+1......
......
——【神了,一条蚕丝差点就把庞大的罗马帝国拖垮了。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罗马帝国也很强大,当年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也为先人的智慧惊叹,一斤十二两黄金,真是不敢想象。】
——【这么薄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定很舒适,别说他们,我也想买一件试试,可是我上网搜了一下,找不到这么薄的,是我太穷了吗?大数据不推荐我买?】
——【文物之所以被称为文物,是因为它们背后承载的故事。方阳说得对,这样的物品绝对是国宝,它记载了一段历史,说实话,我为此感到自豪,因为它差点让其他国家覆灭,哈哈!】
——【我突然想起之前发掘的王莽宝藏,难怪他有那么多黄金,那时光是卖丝绸就不知赚了多少黄金。感觉那时养蚕的都是暴发户,物价之高,养蚕的人必富,就是不知那时的中间商多不多,差价大不大。】
......
听完方阳的解析,众人再次震惊。
五十克,他们没什么具体概念,但能放进火柴盒,这太过夸张。
一件内衣那么点布料,别说火柴盒,就连拳头大的盒子都难以容纳。
古代的素纱单衣是自上至下的长裙式样,折叠后能塞进火柴盒,细思之下令人胆寒,这得多透明,多细腻。
即使在现代,即便有这样衣物,恐怕也只能当作内衣穿,若外穿,未免太失体面了。
方阳接着说:"如此透明的丝绸,即使以现代科技,也难以复制,因为它是由汉代三眠蚕丝编织而成的!"
"在我手中,此乃西汉时期的九幽三眠蚕,其身躯纤长,拥有九个腹节,迥异于今日肥硕的蚕茧之姿。"
"它一生三眠三蜕,吐出的丝更为细致,而今之蚕已是四眠,体型丰盈,丝质也随之增厚,故以三眠蚕丝制成的衣物,轻薄非凡!"
"华夏,乃全球最先掌握养蚕缫丝秘技的国度,古籍记载,始祖嫘祖创桑蚕,黄帝之妻启迪了养蚕之法。曾经有人质疑司马迁之言,然而如今,考古学家已发现五千年前仰韶文化的丝绸遗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表明,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华夏之人便已谙熟养蚕制丝之道,故而,我们对蚕宝宝自古以来便存有天然的亲近之情。"
"此微小的黄金蚕,有何用途呢?它承载着无尽的历史文化价值,见证着华夏的丝路传奇。"
方阳一番话毕,众人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尤其是围观的群众,现场与直播间听讲,感受全然不同。
陈风望向方阳,笑道:"哎呀...我如今深感幸运,许局长让我全程陪同挖掘,说来惭愧,我真是受益匪浅。听完你的讲述,再看这蚕儿,不知为何,感觉它似乎焕发出别样光彩!"
方阳淡然一笑:"那是因为你洞察了它的价值!"
此刻,陈局长已是心力交瘁。虽然警戒圈内安全无虞,但外围人群愈聚愈多,粗略估算已超两千人。此地虽是乡间,却也靠近马路,眼看道路即将被堵。
若再如此下去,不久必酿成交通瘫痪。这还只是小事,人群密集,一旦不慎发生交通事故,事情将一发不可收拾。场地狭小,后方人群视线受阻,不少人爬上树梢,有的驻足高台,更有甚者翻墙入屋。
如无意外,尚可安然无恙。但万一不幸,此刻此地,救护车都无法通行,且周边警力紧张。想到此处,他头疼欲裂。
他急忙拨通了王队的电话。
"喂,局长,何事?"
"你那情况如何,人手够用吗?"
"局长,玩笑别开,哪可能够。"
"不行了,你速来我这边,方阳在此挖掘的消息不知被谁泄露,人群蜂拥而至,估计你抵达时人数将超三千!场地狭隘,真怕发生意外!"
王队听完,震惊不已。
三千人!
让他大吃一惊!况且他知道,以方阳的影响力,三万人也不稀奇。若不尽快支援,届时警力不足,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他立刻招呼几名警员:"小李,从现在起你负责此地,大家辛苦一下,多跑跑腿,陈局那边如有事,我需尽快过去帮忙。小王,召集十人随我出发!"
"是,王队!"
方阳将文物交予陈风后,陈局长连忙走来。
"小祖宗,快回驾驶室,人太多,一会儿若出事,我恐怕保护不了你!"
"啊?"方阳沉浸于讲解中,此刻扭头一看,周围人山人海,犹如置身猴山。眼前一圈外,高手云集,各种奇特姿态,居高临下凝视着他。
他瞬间有种恍惚,这是梦境吗?前世只是一个平凡青年,今生竟成了大明星?然而这感觉转瞬即逝,他心境已变,两世为人,宛如历尽一生后的顿悟。
摇摇头,他又坐回驾驶室。
观众见方阳重新开工,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此时已近午后二时,阳光炽热,但网友们的热情更为炽烈。
周光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仿佛置身梦境。
本以为请来了灾星,却不料自己莫名其妙也成为焦点之一。他想呼喊,大声宣告,是自己请来方阳挖掘鱼塘。唯有如此,才能将内心的虚荣心彻底释放。
可想而知,此事之后,这一整年他都将以此为傲!逢人便吹嘘,当年老子请方阳挖鱼塘,那场面有数千人围观,拽不拽!有面子没!
随着泥土不断翻涌,眼前的黄土地已挖出一个三十多平米的大坑。要知道,鱼塘总面积不过百平米,原本打算一天完工。
众人期待的事情迟迟未发生,直至又过了半小时,摄影师疑惑地说:"兄弟,我看你好像又挖到块异样的石头,不太确定,但感觉不同寻常。"
方阳闻言一怔!摄影师的乌鸦嘴,他已领教过。他说有东西,十有八九是真的。
赶忙停下铲斗,探头查看。果然,什么都看不见,只能跳下挖掘机,亲自上前查看。
观众见方阳走下,皆兴奋不已,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当方阳走近那片尘土之地,竟发现其中蕴藏着无尽奥秘。
突然,系统界面如幻影般浮现!
【杜虎符】
【太古秦国神兵符篆】
【长九寸五、高四寸四、厚零寸七】
【青铜铸成,猛虎之形,昂首俯腰,尾垂欲摆,颈侧一孔,背有凹槽,符篆分左右两半契合。】
【符面镶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大意为:右符握于皇者之手,左符置于杜地将帅之掌,调动甲士五十以上,必以左右符合,方能行动;若烽火告急,不需等待皇者右符......】
方阳怔愣地看着眼前的泥土地,陈风更是莫名其妙。
走近细察,只见尘土之中空无一物:“方阳,你在看什么!”
方阳一手探入泥土,取出一物,拂去尘埃,露出了斑驳的铜绿。
陈风惊叫:“青铜神器!”
此言一出,四周之人皆闻,纷纷掏出神器——手机,现场瞬间嘈杂起来,热议是否发现了珍宝。
众人多数认同这是古文物,毕竟出自方阳之手,只是大小有些微妙。
方阳擦拭去泥土,模糊中可见一猫科动物的轮廓,却无法辨清究竟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