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人把石灰黏土沙子水按比例调了,然后让瓦匠砌了一段墙。
是成是败就看明后天是否起作用了。
贾芸命人好好的看管这段墙,一道水泥干了,就命人立马禀告。
水泥窑一事儿完了之后,贾芸也是没闲着。
砖窑不用多看,没多少技术含量,有人盯好了就行。
于是贾芸便和冯紫英来到了育种房。
玉米不用管,直接种上即可。
但是土豆和红薯,你得等它发芽才能种上啊!
在播种前15-30天,将种薯置于大约15-20摄氏度、有散射光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光是这个条件,贾芸就让人贡献出一个采光性符合的帐篷。
来到育种室,一看,果然卫若兰在这呢。
自从贾芸把育种工作交于了卫若兰。
卫若兰就仿佛找到人生方向似的,爆发了。
吃住皆和这些种子在一块儿。
若不是帐篷的密封性不是太好,贾芸都怕卫若兰被焖死在里面。
卫若兰顶着两个黑黑的大眼圈,整个人如同魔怔了似的,盯着土豆和红薯种子。
仿佛能看出花来!
至于能不能看出花来,贾芸不知道。
但是芽儿,贾芸倒是看出来了。
大概0。5-1厘米长的短芽正长在薯种上。
此时也正是切块的好时机。
卫若兰抬头一看,见是贾芸和冯紫英来了。
瞬间高兴的跳了起来疯狂的叫道:“芸兄,冯兄,看到没,发芽了,发芽了!”
贾芸看了冯紫英一眼,道:“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
冯紫英无奈的道:“大概十五六天了吧,每天都在这盯着,仿佛跟看他亲儿子一样!”
贾芸叹了一口气,“得,又疯了一个!”
上一个还是李成,自从见了难民的那一幕,就开始疯狂的找事儿做。
和灾民一起翻地,打垄,或者烧窑等等,叫都不带停的。
生产队的驴都卷不过。
人称拼命小郎君。
贾芸同情的看着卫若兰,安抚道:“是的,卫兄。我看到了!现在是不是该切块了!”
经贾芸那么一提醒,卫若兰瞬间从癫狂中恢复平静,道:“芸兄说得是,险些耽误了大事儿!”
说罢,就又不管不顾的研究上如何切块合适了。
贾芸见状只得提醒道:“卫兄,切块时保证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且打小合适。而且切块过程中要对刀具进行高度酒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卫若兰才不明白什么是消毒,什么是细菌。
他只知道贾芸说的是对的。
赶紧催促手下按贾芸说得准备。
然后又亲自动起手来。
小心翼翼的切着,仿佛是对待着最心爱的宠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