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笑道,“记得爷爷给你说的话,回去了也都告诉他们,多和林洛商量……对,把林洛的名字也加上去!”
“传朕的旨意,皇子皇孙心念百姓,削减用度,赈济灾民,宫内各处,以及朝廷百官,应以此为榜样!”
“将这份奏疏昭告天下,彰显天家子孙的圣德!”
朱元璋提笔,在奏疏的署名处,最前面的地方,写上了林洛的名字。
“马三,取十两银子出来,就当是林洛此次捐赠的。”
“后面再有,让那小子自己掏。”
“好嘞!”
马三立刻取了十两银子,给朱允熥。
咱皇上的心,就是偏的!
前几日朱允炆送上的奏折,其中不就包括了今天的事。
皇上看了之后,十分赞许,也只是交代了朱允炆去户部主持赈灾的事,绝口不提以朱允炆为榜样,号召宫内其他人学习,更别说昭告天下。
故而,只有东宫在太子妃的带领下,将平日一些不必要的吃穿都撤了去,其他宫殿或有跟着一起做的,也有一切如常的,反正皇上也没发话。
现在大孙帮其他皇子皇孙写了个奏疏,让朱允熥送来,咱皇上马上就把大孙的名字加上去,生怕百姓们不知道大孙为他们做的事!
而且,把大孙林洛的名字,与一众皇子皇孙并列,其中深意,有心人自然能体会到!
不!
不是并列,林洛的名字在所有皇子皇孙之前,还是皇上御笔亲书,谁敢说一句不是?
朱允熥心里也美滋滋,其实写好奏疏的时候,他们就要把林洛和齐泰的名字都写上去,不过齐先生拒绝了,林哥也不愿意。
现在皇爷爷亲笔把林哥加上去,还替林哥给了十两银子,这下林哥总不能推辞了吧。
朱允熥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做好事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
况且,皇爷爷还说要号召宫里所有人,以及朝廷百官,一起响应他们的行动,那不是可以节省出更多的银两,帮助更多的灾民?
但,当朱元璋的圣旨,传到六部之时,百官无不诧异!
东宫伴读,虽说将来也许会成为天子的近臣,文武百官都要高看他一眼,但也兵不稀罕,毕竟那都是以后的事。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现在,为什么林洛的名字,会出现在一众皇子皇孙们之中?
还是皇上御笔亲书?
礼部侍郎嘀咕道,“这合适吗?”
“不合适!”
户部尚书长袖一挥,“于礼法不合!”
“这份奏疏发出去,让百姓看见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室,东莞伴读,他的名字竟然在我大明皇子皇孙之前,岂不是要被笑话?”
“上面也没有皇长孙朱允炆的名字,这怎么行?”
“不急,再看看。”
礼部尚书任亨泰看到林洛的名字,心中就有了数。
朱元璋遇刺,起草遗诏时,任亨泰大概就猜出了一二。
皇上没明说,任亨泰也就跟着装糊涂。
“我等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为天下百姓造福。”
“如今江南地区粮荒日益严重,灾民纷纷涌向应天城,圣上颇为烦恼,户部无钱无粮,我等岂可再去多事,叨扰圣上?”
“众殿下们悲天悯人,亲自去城外探视灾民,甘愿缩减用度,此乃大明江山之福!我等臣子应顺承圣德,岂可逆天而为,让天下百姓心寒?”
“可……”
“可什么可,礼部没有意见!”
任泰亨眼望天,“户部有不同看法,大可自己去面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