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百姓见他们说的头头是道,悬着的心便放了下去。
但大部分都不买账。
“往年,我娘就是五年前的大冬天,给冻没的!”
“那年也是,大雪封山,家里的柴省着烧,做饭都不够,根本不敢烧火取暖……”
“我爷爷也是,剩饭冻得和冰块一样,舍不得烧火热一热,早上吃了冷饭,中午马上就不行了……”
“老人没挨过往年的冬天,今年轮到咱们挨不过了!”
“这柴火要是再不降回正常价格,后天我家里就要吃生米了!”
“你们给个准数,咱们也不求多少,比往年高一点都行,四五十文钱一担柴,咱们也能接受!”
“就是,给个准确时间,到底啥时候能买到正常价格的柴火!”
百姓们一个个面红耳赤的吼到,也不知是冷得,还是激动的。
好在有守城军士护着各位尚书,他们才没受到冲击。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赵勉也不好受啊,他心里也急。
但这事儿着急没用,朝廷既变不出钱来,也变不出柴火。
“待本官上朝后,向皇上奏明,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晴各位放心。”
“……”
还是车轱辘话!
朱元璋摇着头,要是他们有办法,刚才在路上,就已经说了。
还用等到现在被百姓围着发问?
“招工咯,招工咯,正阳煤矿大量招人,正阳铁匠铺大量招人……”
“四肢健全,服从管理,不闹事肯干活,就能来做工!”
“包吃包住,发工钱!饭菜管饱,宿舍暖和!”
“你出力气,我出钱!”
那边,林洛还在吆喝着。
朱元璋看看城门外的几位尚书,再瞅瞅林洛。
还是大孙的有办法。
还是大孙的办法好!
虽然乍一看不像样,心里有点膈应,但能实实在在的解决困难!
“大孙,我问你,你招工是去做煤球和炉子?”
朱元璋走过去,把手上的煤球掂了几下。
“爷爷,您看到这东西了,暖和不?”
林洛就等着爷爷发问呢,“咱在采石场无意发现的,用了点小技术改良了下。”
“这可不是一点小技术呀!”
朱元璋笑道。
“煤球烧起来的效果,不比木炭差,还能当柴火用!”
“就是不知道,你用多少?量够不够?”
“量大,要多少,有多少!”
林洛拍着胸脯保证,“咱现在就在不停的招工生产,再过上几天,绝对管够!”
“你这一个煤球,能烧多久?”
“煤球两个,做一顿饭没问题,蜂窝煤白天三四块不停火,晚上一到两块,能不停的烧热水……”
“烤火取暖的话,烧煤球效果好一些,省一点一天烧个三四斤足够。”
林洛回答。
“像那帐篷里,空间比较大,人也多,每天要烧十五斤左右。”
“三四斤,十五斤……”
朱元璋刚才帐篷里出来,估摸了下大小,就大概知道林洛所言非虚。
那么,关键的来了。
“大孙,你打算一斤煤球卖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