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东村,那里的现役骁骑卫军士最多,军眷也是最多的地方。
所以军眷的问题,才是让段宁最头痛的事情。
征战还会继续,更多的伤兵需要照顾……
然后军眷会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阿爹太看重情义的缘故。
身为少将军的他,也只能继续帮阿爹照顾军眷。
但未来,北村南村都有可能会出现了。
皇帝管不了这么多的伤兵,麻烦全都被阿爹自己接下了。
段纯心中很清楚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光是拿钱养着是绝对不行的,那就让军眷们学会赚钱的方法。
从此解决更多的麻烦。
更让段纯欣喜的是,现在他身处的是一个封建朝代。
军眷们都很听从阿爹的军令,所以自己的命令他们也会严格执行。
让他们做什么就会做什么,只要能养家糊口就不会闹出太多的麻烦。
段纯改变主意,打算在尚宣坊开设新式酒馆。
先从这里教导更多的军眷厨子,再来用寿侯代侯四家的家族产业。
向着各地开设更多的菜馆……
“明白了少将军。”
“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李老三赶紧点头道。
“这附近我家的商铺,还能收回来几家?”
段纯问道。
“少将军,附近的商铺契书都未到期。”
“就算到期了,他们也不会轻易让出商铺。”
“还会继续续租下去,只因我们的商铺租金低。”
“他们都用来当他们的仓库使用。”
李老三回答道。
“我自己现在商铺都不够用。”
“不能让他们继续占用下去了。”
“你们帮我弄清楚这些商铺背后的主子是谁?”
“我再来想办法。”
段纯说道。
他问过管家,也让张武赵长龙他们打听过。
只是弄清楚了两三家商铺的背景。
还有两家都不知道是谁?
必须全部弄清楚再说。
“喏!”
李老三和众位老兵齐齐低头道。
段纯看了一眼两家商铺的情况后,便带着亲卫在尚宣坊随意的查看起来。
他要做接下来最重要,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件大事。
转过街角,一路穿过热闹的街头。
段纯骑着小火来到了一批绿树成荫的地方。
看着一个巨大的牌坊上面,刻着【清虚观】三个大字。
“小公爷,这就是您问起的清虚观了。”
“这本是前朝的皇家道观。”
“但是自从大康建国之后,陛下不信道。”
“这座清虚观的大部分道人都被陛下下旨遣散。”
“诺大的道观,如今只剩下几十个道人誓死不走。”
“躲在里面整日读书。”
“连牌坊都好久没人清理了。”
张武在段纯身后解释道。
段纯在农庄时,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农庄内的军士,不管是老兵还是现役的军士就没几个识字的人。
这说起来也很正常,在如今这个时代。
能识字的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
哪怕民间有识字的书生,到最后也得依附世家才能谋个出生。
于是才打听尚宣坊内的情况,想找一个能安排孩童们居住和读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