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于禁,稍安勿躁。
如今山贼的大当家已死,剩下的不过是些残兵败将。
若无人将他们重新聚拢,想必也难以掀起什么风浪。”刘璋出言安抚道。
“刘将军,您说要前往冀州抗击黄巾贼军,不知我能否跟随您一同前往?
我大哥虽死于山贼之手,但归根结底,还是黄巾之乱所致,我定要为他报仇雪恨。”
许诸目光坚定,满是愤恨地说道。
“许壮士,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你兄长临终前将许氏一族托付于你,倘若你随我们离开,那许氏一族又该如何?
当初被你们聚拢的那些壮士又当何去何从?
你切不可意气用事,还是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吧。
我会在此停留几日,待你们商议妥当之后再说。”
刘璋虽然对许诸的请求心动不已,但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做出有违道义之事。
毕竟许诸是许氏一族如今的顶梁柱,若将他带走,无疑是将许氏一族置于不义之地。
于是,当天夜里,许诸组织召开了一场族会,就家族未来的去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许诸率先将白天与刘璋的对话在族会上详细讲述了一番。
此时,族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是以许诸三叔为代表的,他们支持许诸的提议,主张跟随刘璋北上冀州。
另一种则是以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为代表,他年事已高,思想保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认为,如今华夏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种局势下,保住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击溃了这一带的山贼,若能在此地安居乐业,方为上策。
他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年长且早已丧失斗志之人的认同。
许诸见此,赶忙劝解道:“族老,如今大汉王朝深陷战火,危在旦夕。
我们身为大汉子民,自当挺身而出,为国而战。
倘若大汉亡了,我们又岂能独善其身?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许诸的三叔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族老。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安稳,而不顾国家的存亡啊。”
然而,族老却态度坚决,死活不同意许诸的主张。
其实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老一辈历经沧桑,见惯了世间的苦难,早已消磨了血性,他们一心只想将许氏宗族的血脉传承下去,不愿再涉险。
而以许诸为代表的年轻一辈,满怀热血,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不休。
最终,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激烈争辩,双方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决定由族老带领老弱妇孺以及部分族人在此地休养生息,隐姓埋名,远离尘世的纷扰。
而许诸则率领年轻一辈跟随刘璋奔赴冀州,建功立业,他们立志有朝一日能够凯旋而归,重振许氏一族的荣光。
喜欢三国之我的霸业在三国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三国之我的霸业在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