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 章(1 / 2)

🎁美女直播

第253章“第253章

史思明扯扯嘴,看向李长安。

“我被你算计了。“

从李长安带兵冲入院内的瞬间,史思明就知道自己上了当,一番忙碌,

给李长安做了嫁衣。

事到如今,哥舒翰和王忠嗣到底是真没能力还是佯装退兵对他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尽管他依然想不清楚为何四天前还在邺城领兵支援常山郡的寿安公主为何会忽然出现在大明宫内。也不明白为何当初阻拦了他们那么久,要不是李隆基临阵斩将让他们抓住了空子,他们也打不下来的潼关为何一夜之间就破了,快的甚至他们连潼关城破的消息也不知道…等等。

史思明拿起头,望着李长安,脑中电光火石般冒出来一个猜测,他声音沙哑:“薛嵩叛了。“

只有守城大将投敌,潼关才会沦陷得这么快。

从范阳打到长安的这一路上各地郡守望风而降,要不是大唐臣子投降得快,范阳军也不可能势如破竹一个月就打到了洛阳城下。

只有守城将领叛敌,李长安才能如鬼魅般忽然出现在长安城中。

李长安没有否认,只是淡淡一笑:“何来背叛一说呢。“

“原来如此。“尽管李长安没有细说,可史思明也已经猜到了恐怕薛嵩一开始就是李长安的人。

安禄山造反之前,李隆基身边也有范阳的奸细,甚至就连宦官也有安禄山的人。朝中每每有什么动静,安禄山总会提前一步得知消息做出应对,讨好李隆基,要不然李隆基也不会一直对安禄山深信不疑了。

他们能在李隆基身边安插奸细,李长安自然也能在他们身边安插奸细。

唯一有些出乎史思明意料的是这个奸细竟然是薛嵩,能被安禄山派去镇守潼关,足以看出安禄山对薛嵩的信任了,薛嵩从开始投军开始就在安禄山应下,从安禄山连兵马使都不是的时候就跟着安禄山了,没想到他竟然是奸细。

薛嵩跟了安禄山十五年,寿安公主是什么时候策反的他?史思明想不明白,可无论他能不能想明白,到了这个地步也已经都没用了。

院门再次被推开了,一队将士压着一群瑟瑟抖的俘虏走了进来。

“公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几个儿子在此,只是未将没有找到史思明的幼子。“

史思明却不看自己被抓起来的长子,反而怒形于色盯着押解俘虏的将领。

“武、令、珞。“史思明几乎是咬着牙根吐出了这个名字。

他双目赤红:“你背叛了我!“

薛嵩背叛,史思明固然觉得薛嵩毁了自己的大计愤怒,可说到底薛嵩是安禄山的臣子,史思明也只是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可武令珞,这是他的党羽,武令珥能坐上京都尹的位置,史思明也没少出力。

难怪长安城这么容易就破了,原来是有内贼大开城门迎接敌人。

武令珀连看都不看史思明一眼:“我姓武,自然会站在我家女身后。“

武令珞,武家子,论起辈分,还要唤武惠妃一句堂姐。李长安认为武惠妃是她的阿娘,那武家自然也就是她的母家。

片刻间,史思明又看到了站在武令珀身后的李岫。

他再也忍不住一口血吐了出来,面色惨白:“你竟然也是她的人。“

上一刻他还嘲笑安禄山识人不清,下一刻却现自己身边也都是奸细。

到底还有多少内鬼啊?

史思明绝望了。

怀愫他夺权的人是李岫,第一个来投靠他表示愿意奉他为主的将领是武令珑。

原来从一开始,李长安就拿他当猴耍,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是李长安做的局,他从始至终都被李长安玩弄于股掌之间。

李岫有点摸不着头脑,唉嚷:“我不是寿安公主的人啊。“

他是反派阵营,寿安公主是正义阵营,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只是他不聪明,聪明的寿安公主给他提了一点能让他报仇的小建议,他就听了寿安公主的意见罢了。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安禄山反咬他阿爷的仇,自然谁能让他报仇他就听谁的了。

李长安伸出手指在院内几处点了点。

“安禄山。“

如今已经成了尸体。

“安庆绪。“

躺在地上重伤昏迷。

“史思明。“

被士卒架着的史思明怒瞥李长安。

“史朝义。“

被押着的一个青年男子瑟瑞抖,听到李长安念他的名字两条腹都在打颤,低头躲避李长安的视线。

李长安满意一笑

,晃了晃伸出的四根手指:“人一个都不少,都在这了。

安史之乱的两安两史,一网打尽。

“你倒是偏心你的幼子,行夺权之事前只把他送走了。“李长安感慨一声,难怪史朝义要杀了史思明这个爹呢,史思明今夜可是打算杀安禄山导权,一个摘不好就是满盘皆输,史思明把长子史朝义留在长安城,却把幼子史朝清送出去躲难。

真是父慈子孝啊。

不过也无得,跑了一个史朝清成不了大事,今夜把安史之乱这两对父子解决了,史朝清以后慢慢找就是了。

李长安拙手指了指这几个人,冷静道,“就地格杀。“

夜长梦多,敌人还是死在眼前更放心。

这一夜,血染大明宫。大明宫就这么安静仁立在这,又换了主人。

长安城终究还是成了李长安的长安。

长安城的守军本就有一部分在武令珀这个京都尹鏖下,昨夜在武令珑下令打开长安城门迎接李长安入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从叛军改变阵营成了庭军。李长安又带着三干最为精锐的骑兵入城,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叛军大军尚且驻守在扶风郡,长安城内只有数干叛军护卫,一夜之间,便被李长安拿了下来。

朱雀大街上血流成河,长安城百姓都闭门不出,一家人躲藏在屋内瑟想抖。长安城的百姓遭通的实在太多了,有本事逃难的百姓早在叛军打进长安城之前就逃去了南方,还留在长安城的百姓都是无处可去的可怜平民,

只能在心中期盼着朝廷快些赶走叛军,收复长安。

长安城内马踹声、刀剑碟撞声、怒吼声、惨叫声,响了一夜,朝阳初升,外面的躁动也终于随着朝阳的升起而渐渐平息。

朝阳破云穿雾,红日终于从东方升了起来,街道上的交战声也终于停歌了。

一整夜元虚生都没有瞅着觉。

他躲在道观中,里屋还有十几个人缩在一起,一并侧耳听着道观外的厮杀声。

元府生心惊胆战了一夜。

在元虚生的认知之中,自家公主还在邺城,也没有听说大唐军队攻破潼关或者攻下扶风郡的消息,倒是叛军之中的动乱,元虚生知道那么一点。

前日还有一个与他交好的叛军将领让自己帮他测算最近行事能否顺利。可一般只有在行大事之前才会来问鬼神,元虚生当时便觉得风雨欲来,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你们先在这藏着,我出去看看。“听着外面的打杀声渐淅消停了,元虚生才大着胆子站起身往外走。

他靠着一张能糊弄人的嘴在叛军打下长安城后也混得风生水起,寻常叛军也不敢到他道观之中劫掠,一来二去就有一些饱受劫掠之苦的百姓躲在他观中,元府生没管他们,也没赶他们走。

推开观门,元虚生骤然被一股血腥气扑了一脸,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往外走了两步。

一面大旗迎风招展。

黑底银线,绣着倡大的「寿安“二字。

朝阳洒落,金红的日光照射在银线上,耀眼夺目。

街道那头,几个身穿甲家的士卒举着大旗,敲锣打鼓大声吆喝着:“安贼已被寿安公主诛杀…“

元虚生怔怔看着那面大旗,街道两侧的院门逐个被推开,一个又一个百姓从屋内走了出来,没有人开口说话,所有人都像愣了一样直勾勾看着那队扫着寿安“大旗的士卒走远。

终于有人忍不住哭出了声。

「是寿安公主,是唐军,是咱们大唐的公主…“

长安,收复了。

元虚生一双老眼也有些模糊,他心里一酸,说不出隔了半年再听到寿安公主的消息心里是什么感受。

最终只是拿起袖子抹了把脸,低声念着:“那群家伙白吃白喝了老道这么久,得让他们先写欠条…“

哎呀,一向只有他坑蒙拐骗旁人的份,这回可是狠狠出了血,打点叛军也是他出的钱,那些躲在他道观里的穷鬼也都是他花钱养着…如今得快点把他们都赶出去,可不能再让他们待在道观里白吃白喝啦。

各种事情接踵而至,李长安忙得脚不沾地,一连数道消息催促李明锦和李泌快点赶过来处理事务。

第三日,王忠嗣终于带着大军赶了过来,李明锦也带着洛阳的大批粮食赶到了长安城。

第一件事就是调控粮价,长安城一座城里面就有百万人口,虽说逃难逃走了一小半百姓,可剩下的人口也有五十万人往上。长安城一没有大片田地、二没有粮仓,原来吃粮都是靠南方把粮食水运到洛阳

,洛阳再把粮食6运到长安,如今洛阳和长安的联系断了小半年了,长安城里早就没有粮食了。

一斗粮食要卖到一百二十文,比起战前粮食足足涨价了十倍。

先调节粮价,但是不能开仓放粮,而是要平稳降低粮价。

在朱雀大街上支起数里长的摊子,以工换粮,长安城百废待兴,用人的地方太多了。第一批人先给两个夹着咸菜的胡饼,吃完以后就开始清理街道,尸体已经第一时间清理走了,可血迹还没来得及擦干净,还有被损坏的街道,掉的到处都是的兵器甲宙…这些都分包给穷苦百姓。

不想干脏活重活那也有的选,东市寿安公主的粮铺开了,大米三十文

一斗,白面二十五文一斗,限量一人五斗,这时候还能吃得起白米白面的人家也不是普通百姓。

然后还有大批的公务要处理,先前安禄山在的时候那些堆积的公务都没有处理,必须全部重新看,安禄山做出的批准肯定要全部作废…李长安忙得手忙脚乱,连带着李明锦和刚回来的李泌一起加班加点。

就连王忠嗣都被塞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开始做文职工作。

却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李长安亲自处理。

“主君,这些是叛臣名册,您看该如何处理这些接受了安禄山伪职的叛臣?“李泌和李明锦商量了半天,也没拿定主意,干脆一并来找李长安了。

安禄山朝廷要运转肯定不能只靠他手下几个谋士,大部分臣子还是朝廷投降的臣子。

李隆基仓皇逃离长安城的时候只带了一小部分亲信臣子,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消息,其中一部分跑得快的臣子赶在叛军攻破长安城之前逃走了,

还有一部分见风使舵的大臣投降了安禄山,剩下一部分则被安禄山关押起来了。

安禄山倒是没把官员都杀了,毕竟朝廷还要运转,安禄山也知道他手下的人打仗各个都是好手,治理天下是真不行,于是就直接任用了原来的臣子。只要投靠他,原来在朝廷里面担任什么职位,在他手下就还能担任什么职位。

像杜甫那样被关押了起来还能趁机逃跑,孤身一人穿越战乱地带找到大部队的猛臣还是少数,大部分臣子被关押之后就只能选择死或者接受安禄山派下的职位。

这些人的身份敏感,说到底是投降过安禄山的臣子,不清白了。

李长安没有多犹豫:“查一查,只要不是主动归顺安禄山的人,就既往不咎;主动归降安禄山但是没有损害过大唐利益的官员,官降两品。助约为虐,帮着安禄山为非作歹的官员,则按照叛臣处置。“

「圣人那边恐怕不会愿意。“李泌委婉道。毕竟严格来说,这些臣子是李隆基的臣子。

「他自己跑得最快,还好意思怪别人不为他殉国?“李长安嘲讽了一句。

“武事就到此为止,只要通过审查没有对大唐造成实际危害的臣子就是无罪,日后谁都不许再把这回事拿出来说。“李长安盖棺定论。

安禄山的刀都架在这些官员脖子上了,难道还要指望他们个个都宁死不屈不成?就算他们宁死不屈,他们父母妻儿也不能宁死不屈啊。

能宁死不屈的忠臣固然要宣扬,可这些被迫投降的臣子也无需追究太过,论起来,是李隆基对不起他们。

“是。“李明锦和李泌应了一声,而后就要往外走,她们要处理的政务还有很多。

李长安还要处理李隆基那边的事情,还要昭告天下长安已经收复,还要调兵遣将去收复其余被叛军占据的城池,这些大大小小的政务就只能落在她们两个人肩膀上,二人忙得昏天黑地。

「王维也回长安了吧?“李长安喊了李明锦一声,“让王维先把他的诗放一放,也拉过来干活“

原本的王维就因为没来得及跑出长安被安禄山抓住了,一开始想要装病躲避安禄山任命,奈何王维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安禄山不放过他硬是他塞了官职。

也就成了王维的污点,后来唐军收复长安之后唐肃宗下令把降臣全杀了,还是王维的弟弟王缙用军功保他才免除了一死,可因为名声上不清白了,所以王维后半生总是背后遭人议论,可怜极了。

如今王维倒是一收到李长安的消息,就跑到了洛阳,躲过了这一劫。

正好现在拉出来干活。

非常时期,诗佛也得干活。

长安被寿安公主收复、寿安公主斩杀安禄山等十数叛将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天下,天下响动,更何况还不是举国之力损耗甚大收复长安,而是轻兵突袭,用极小的损耗就杀了安禄山收

复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