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 / 2)

市井养家日常 将月去 31348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崔如英点的?点头,她这?也?有?许久没给陆云蓁做吃食了,上回还是月初,算下来也?有?十日了。陆云蓁从?不催,但崔如英不想只在求人的?时候上心,就直接去了小?厨房。

崔如英把崔家铺子新做的?胡萝卜鸡蛋馅儿教给了赵大娘,然后试着做了肉松面包。

陆云蓁爱吃点心,她记着做肉松卷儿的?时候,那几日小?厨房都是这?个味道,早晚不散,想来是陆云蓁爱吃这?些。

不过面包和蛋糕不一样,做面包要发酵,就得用老面。

崔如英不常发面,只能一边发一边试,她是知?道发成什么样才能做出面包来,做这?个倒也?不难。

发酵揉搓,得把面揉到能扯出一张晶薄的?皮来,就像是套着透明的?手套,这?面才算发好了。这?样做出的?面包是软的 ?,里面一层一层的?絮,含到嘴里都能化掉,带着浓郁的?奶香甜香,崔如英总觉得吃面包蛋糕,像是躺在云彩里吃东西。

面里要用白糖调味,为何有?奶香,那是因为发面的?时候是用牛乳发的?。

赵大娘擅长发面,但这?上头也?帮不上啥忙,她看着崔如英捣鼓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天气暖和,发面容易,崔如英就在小?厨房忙活。

试了两锅,第三锅才稍微像点样子,烤之前上面刷了一层蛋黄液,烤后颜色金黄,闻着也?香,面包鼓得像是塞了棉花,轻轻一按,就陷下去一个坑,手放开,那个坑像是被谁吹了气一样,又?慢慢弹了回来。

赵大娘觉得有?点像馒头,她做的?馒头也?是这?样。

崔如英烤的?面包多,而?且陆云蓁吃东西多精致,这?面包也?小?巧,先掰了小?个递给赵大娘。

尝着好吃才能往屋里送,不好吃那还吃什么。

刚烤出来还有?些烫手呢,赵大娘尝着,味道可和馒头可不一样,带着香甜的?奶香味儿,又?软又?好吃。

崔如英笑着道:“大娘再掰开看看。”

赵大娘依言把面包从?中间掰开,看见?厚实的?肉松馅儿。这?一刻,奶香咸香一起涌出来,这?小?厨房像是把什么东西打?翻了。

这?味道,太醉人了。

赵大娘道:“可是不错呢,好吃!”

崔如英这?就放心了,看着还剩牛乳,又?冲赵大娘要来红茶,然后拿着糖一炒,用牛乳冲泡开。

正好当下午茶吃。

做完这?些,崔如英没去见?陆云蓁,陆云蓁如今也?不常见?崔如英,她是没空闲,忙得慌。

要问忙什么,自?是忙孩子还有?府里上上下下的?杂事。她如今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既要照顾璋哥儿,还有?管理?家事。

按理?说璋哥儿平日是由奶娘照看,用不着陆云蓁费心。可时间久了,陆云蓁也?察觉出不对来,璋哥儿是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和奶娘更亲些。

也?快两个月了,会咿呀出声,也?会笑,但从?前陆云蓁管得少?,非得奶娘逗才行。虽然这?也?证实了许娘子田娘子二人尽心,可是陆云蓁是做母亲的?,十月怀胎谁会愿意自?己的?孩子亲近旁人。

不想这?样的?事发生,就得自?己多费心。

陆云蓁虽做不到事事亲力亲为,可花在璋哥儿身上的?时间比以往要多得多,她也?盼着璋哥儿懂事,日后养成崔如英那样呢,崔如英就是许娘子自?小?带大的?,在这?上头她还有?的?学呢。

还有?便?是钱氏让她管家理?事。

按理?说轮不到她,长房占了长,二房占了嫡,可自?从?赵婉芝被禁足后,原本插手家事就少?,现在更是半点儿都沾不上。

而?孙惠茹本就不喜欢这?些事,钱氏不愿意交给大房管,自?己岁数又?大了,陆云蓁这?个做儿媳怎好把事儿都推出去。

再说了,这?也?是好事儿,管家权握着,对三房有?好处。

如今好些事儿都是陆云蓁管着,人情往来采买铺子,她也?出了月子,正好做这?些。再加上她管事得力,做事称得上事事妥当雷厉风行,钱氏再在安定侯面前美言几句,这?活儿也?就落在她身上了。

大房自?是不满,可陆云蓁现在说话也?不像从?前那样软和。赵婉芝说身为长嫂把这?些事推给陆云蓁有?愧,陆云蓁就拿大房孩子多说事儿。

赵婉芝说陆云蓁刚进?门,有?些事恐怕做不好。

陆云蓁就直接对赵婉芝说道:“大嫂,我进?门晚,也?听说从?前府上事多且杂,大嫂又?不是不理?事儿的?,现在我管得好,也?是为了侯府。”

孙惠茹在一旁道:“虽不能说能者?居之,可不能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呀,府上几百口人呢,吃喝都要银子的?。

妯娌俩一唱一和,这?些事儿也?就定下了。

赵婉芝都想立个军令状,说自?己也?能赚钱,但话出口的?关头忍住了,她还没这?个把握,若有?把握了再说也?不迟。

她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三房管家的?。

陆云蓁觉得自?己就该硬气点,楚庚元在朝中不差,自?己也?有?儿子,腰杆子直些又?有?何妨。

这?些似乎和崔如英没什么关系,但是又?好像和她有?关,就比方说,平日里饭菜更好吃了。

三房得势,下人们也?尽心。

夏天天热,崔如英能吃到好多新鲜的?水果,樱桃、荔枝、杨梅她都吃过,这?些在市井见?都见?不到,在这?之前,崔如英只吃橘子。

是真好吃,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很是可口。

她们屋里也?能用冰,许娘子饭菜也?比平日好,陆云蓁还让人给许娘子做了几身夏衣,又?赏了几匹棉布,这?些都是好处。

只不过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平日不觉得,但偶尔想想数月前,和现在还是有?诸多差别的?。

崔如英觉得陆云蓁比起赵婉芝来,更适合做当家主母,就看教养子女这?块儿,就比赵婉芝强。

在侯府的?日子轻松惬意,可终归不是自?己家。

十四这?日上完课,崔如英就直接回铺子了。一问崔大山,书院还是没来人。

崔大山觉得这?事儿怕是不成了,“下回还是别去问了,好好做咱们生意就行了。”

二丫看了看崔大山,又?看看妹妹,说道:“爹,如英也?是为了家里,问问又?不耽误什么。”

崔如英心道,许娘子还说这?事儿靠缘分呢,没准儿下次就成了。

这?还有?最后一丝机会,她要去书院问问,今儿还早,崔如英就找了个竹篮子,把没卖完的?包子装了些,装好之后直接出了门。

外头天热,太阳高挂着,这?个时辰铺子都快打?烊了,路上也?没多少?人。

刚走到街头,一人拦住她问路,“小?娘子,崔记包子在这?条街吗?”

崔如英道:“就在这?条街,挨着刘记杂货铺的?那家,旁边是金云阁,卖首饰的?。”

这?个时辰已经过了饭点了,崔如英看这?人衣着普通,身量壮实,不像书院的?,但想着问路来要么有?事儿要么吃饭,就道:“我带你过去吧。”

男人点点头,“那正好,你……是崔记包子的??”

崔如英道:“我也?姓崔,是东家的?女儿。”

男人笑着点点头,道:“那正好,我想见?见?东家。”

崔如英心道,莫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儿,对崔记包子来说,这?是一桩大生意,但对书院饭堂,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儿了。

怎么可能饭堂管事亲自?来呢。

崔如英使劲儿点点头,“就在前头,跟我来吧!”

第067章 第六十七章 二合一

街头离铺子并不?远, 崔如英带路,很快就到了?崔记包子门口。

门开着,门匾上写着‘崔记包子’四个?大字,崔如英指给男人看, “就是这儿了?, 请。”

到了?铺子, 两桌客人没动, 但在一旁的刘婶儿和赵掌柜一齐看了?过来,崔如英没解释,请男人进去坐, 然后说道:“这会儿人少, 有?的桌子还没收拾,您挑干净的坐着,我?这就进去叫我?爹。”

男人点?了?点?头, 找了?张干净桌子, 撩开袍子坐下, 刘婶儿看着,去盛了?碗鸡蛋汤, 这个?不?要钱。

崔如英飞快地跑进后院。

崔大山正在井边洗碗,中午他们就简单对付了?一口, 今天生意不?错,有?点?忙不?过来。

崔如英连着喊了?两声爹,崔大山高声问:“咋了?!”

崔如英被这如雷的声音震了?震, 她把声音往下压,小声说道:“有?人找, 不?是来吃饭的,像是谈事儿的, 我?估摸着是书院的事儿。爹,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不??买多了?能便宜一些,但得人家主动提,咱们才能少要钱,还不?能表现得太高兴,也不?能给价钱太痛快,你?现在可是铺子东家啦!”

让一个?向来老实本分的人去做这些,实在是不?容易。

崔大山在心里记了?两遍,点?点?头,“我?这就过去。”

崔如英看了?眼崔大山:“爹,你?手还没擦呢!”

崔大山赶紧擦擦手,崔如英又不?忘嘱咐一句,“请人来厢房吧,外头还有?两桌客人没吃完呢,我?去沏茶。”

崔大山哎了?两声,又理了?理衣裳,把自己收拾妥当?,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过去。

若真?是谈事儿,那还是头一次。

这和去肉摊儿、粮食铺子讲价不?一样,崔大山以前?是去买,这回是卖。自打?租铺子之后连叫卖都少了?,就在厨房忙活,崔大山怕搞砸了?。

父女俩说这些话的功夫,到男人那边其实还没等上片刻。

崔大山依言将人请到厢房里去,并把在屋里看着妹妹的四郎五郎赶了?出去。

等崔如英端着茶壶茶杯过去时,崔大山已经让人坐下了?。

两个?弟弟不?在,六丫还小就在床铺上躺着,崔如英正愁找什么借口不?出去呢,这不?有?现成的吗。

六丫会翻身了?,她得看着点?儿。

崔如英给妹妹理理衣裳,就坐到床边了?。

崔大山给人倒了?杯茶,说道:“一路过来,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崔如英用的就是普通的茶叶,以前?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日,铺子做生意,备茶叶还是因为做卤菜能用到,这样做出来的卤菜带着一股微淡的茶香,虽然味道不?明显,但很是好吃,也能和别的地方的卤菜区分出来。

男人喝了?一口茶,然后就把茶杯放下,先?自报家门,“鄙人姓陈,是松山书院饭堂管采买的,听我?们管事说这儿的包子不?错,就来问问。你?们铺子里除了?酱肉还有?什么馅儿?能否让我?尝尝?”

不?等崔大山说话,崔如英就赶紧跳下床,“别的馅儿也有?,我?一样给你?拿几个?。”

陈三笑着点?了?点?头,心中觉得这小丫头还挺机灵,跑得也快。

崔如英一走,崔大山又有?些紧张,但还是深吸一口气?,尽量镇定着说道:“现在铺子里还有?胡萝卜鸡蛋、羊肉馅儿的包子,按做法不?同,还能做成水煎的,水煎包的味道更好,喜欢的客人还挺多的。

我?家包子好,个?头大用料足,都不?用隔天的肉,都是我?早起去摊子买的,这……这卖不?完的包子,都是自家吃了?,绝不?会卖客人隔夜的,给学生们吃的话大可放心,我?们家孩子多,家里孩子也吃这些,都爱吃。”

陈三笑了?笑,点?点?头,“好吃的东西不?少,自然什么都得看看。”

崔大山一愣,很快崔如英就回来了?,崔大山也松了?口气?。

崔如英把包子端来,陈三看了?眼有?些意外。

包子挺多,同样包子皮的两个?,一个?好好摆着,一个?切了?四瓣儿,方便看里面的馅儿。

崔如英拿了?包子和筷子,筷子放在一旁,她道:“这个?颜色橙黄的是胡萝卜鸡蛋馅儿,别看包子皮浸了?汤,有?些人觉得不?好看,也有?些人觉得金灿灿的可人。这也是因为馅料足,蒸的时候才会浸透包子皮。这个?是水煎包,味道更好,不?过也能做成普通的白面包子。

羊肉馅儿的味道也不?错,不?过价钱更贵,铺子里卖四文一个?。酱肉包子可以尝尝刚出锅的,这个?和胡萝卜馅儿的水煎包一样,也是两文一个?。”

来谈生意肯定得知道价钱,所以崔如英把每个?包子的价钱也说了。大小不?一样,白面包子大,水煎包小一点?儿,因为太大不好熟。

胡萝卜鸡蛋的水煎包两文一个?也不?算贵,一来味道好,二来崔如英长这么大,只在侯府里鸡蛋算是素菜,别处都算荤菜的。

这个?馅儿的卖得也好,崔如英道:“管事可以看看我?家包子里的鸡蛋,一个?包子里面一半都是鸡蛋的。”

陈三低头看了?看,确实如崔如英所说,一个包子里鸡蛋很多,都是蛋花。

崔如英道:“光看也不成,陈管事你?尝尝味道,不?合心意也没事儿。”

陈三没吃过胡萝卜鸡蛋的,就尝了?尝,又尝了?酱肉的,羊肉的太贵,饭堂不?会买,就不?尝了?。

吃完他点?点?头,说道:“味道是不?错,就是这价钱可不便宜。”

崔大山道:“可光看包子就能看出来我?们家的包子馅儿多料足,尝着也知道味道更好,跟外头的不?一样,不?然生意也不?会这么好。”

崔如英觉得这句话就不?错,把包子身价抬高一点?,味道好用料足,这才是首要的。不?然为何不?去小摊子买包子呢,不?就是看中崔记包子好吃吗。

陈三笑而不?语,见崔大山没别的话说了?,崔如英忍不?住插了?句嘴,“这包子做好了?,运到书院饭堂也方便,更省时省力,而且我?家不?是小摊子,铺子也有?官府的文书,吃着放心。”

男人说道:“那倒是,不?过这并非送到别处,书院是什么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里面都是读书人,这若出了?一个?状元,还吃过你?家包子,那传出去对铺子也好。这两方得利的事儿你?们也把眼光放长远些,就别光想着卖包子了?,也别光说你?家包子好,我?来是谈生意的,如果价钱合适,就定一些。”

小事儿而已,他就能做主。味道是不?错,他只吃了?个?四瓣的,觉得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味道微甜,家里就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崔如英道:“那得看定多少了?,包子做好了?,是我?们送过去,这人力物力都得算在里头,若是定得太少了?,还要给书院便宜,那也不?合算,铺子为何做这门生意呢?

而且学生考中那是书院先?生和学生自己的功劳,就算有?饭食的功劳,可包子那么大一个?,就算能起到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毕竟书院饭堂味道更好,我?们小铺子里的包子怎能比!”

崔大山道:“我?闺女年纪虽小,可说的话不?糙,的确是这个?理儿。包子送过去,也不?挂牌子,谁知道是崔记包子。”

陈三无奈一笑,崔家这小娘子实在机灵,生意人也都重利,他不?再扯别的,直接道:“话虽如此,可定的多总得便宜点?儿,不?然买得多和买得少一样,为何来你?家买呢。”

崔如英这回不?说话,她可以帮着说话,但是得崔大山做主。

崔大山道:“既然都诚心实意的,我?也不?虚着,定的多了?给便宜点?儿。”

还是多少的事儿,少了?不?值当?做,更不?值当?送去书院。

陈三道:“每日早上要五百个?包子,胡萝卜鸡蛋馅儿的给我?做成白面包子吧,不?用做水煎的。”

水煎包子个?头还小点?儿,价钱还贵,学生多,买水煎包肯定不?合算。

更好吃又如何,学生去书院是读书的,这包子比起白面饼子已经好吃多了?。

来崔记铺子范管事早几日就说过,但陈三一直拖着,今儿早上一个?世家子弟摔了?碗,他就找过来了?。

“晚上要三百个?酱肉包子。”

书院学生早上都来吃,弄肉馅儿包子饭堂划不?来。

鸡蛋算荤菜,鸡蛋胡萝卜的味道就挺好,反正陈三是挺爱吃的。一共那么些钱,一日十文,分到早中晚那就是早晚两文,中午六文。

早上一个?包子大抵不?够吃,但可以再给点?饼,还有?粥呢。

书院学生不?宜吃太饱,不?然犯困。

晚上还读书,晚饭得吃,不?过不?少学生去外面吃的,每个?学生一月收三钱,不?吃的钱照样收,管事就能落下一半银子,不?过书院不?靠这个?赚钱,只给先?生亲戚捞些油水。

崔如英道:“胡萝卜鸡蛋馅儿的鸡蛋多,按照酱肉包子那么大做,馅儿也更多,不?可能和外面的素馅儿包子一样价钱,五百个?八百文钱,我?们这也不?咋赚钱。酱肉包子三百个?本该六百文,但陈先?生买得多,就给五百五十文就行了?。”

崔记包子里水煎包是最赚钱的,再便宜不?行了?。

陈三皱了?皱眉,这个?也不?便宜,他道:“小娘子,这可不?是一日,你?这价钱虽低了?些,可卖得多赚得也多呀。”

崔如英追着问:“打?算定多久?这一两个?月不?算多的。”

陈三道:“先?定半年的。”

崔如英没让他白讲价,约定好先?定半年的,胡萝卜的每日早晨送五百个?,七百五十文,酱肉的晚上送,五百四十文,各便宜了?些。

几十文一日不?显,可一个?月就是小二两银子。

崔家管送,早晨的包子卯时二刻之前?送去,学生读书起得早,这个?不?能耽搁。

晚上的包子酉时前?送过去,就送到书院后门。

月底书院放假,连放两日,这两日不?必送。

文书也签了?,每个?月月底结钱,就是放假那日的前?一日,崔大山本还有?就担心,但一想书院那么大,也不?至于骗他们这些市井小民。

就放心给签了?。

今儿是十四,离月底还有?半个?月,送十四天,到时候结十四天的工钱。

崔大山还庆幸铺子生意不?错,有?钱来周转,不?然做这些包子的钱都没有?了?。

陈三签完文书,把墨迹吹了?吹,文书一式三份,崔家留一份,送官府一份,他拿一份。

先?定了?半年的,日后看学生爱不?爱吃,也得看看崔家生意如何再做决定。

也许再定,也许日后就不?定了?,又或许定别的家的……

崔如英也是这么想的,半年的单子就能赚不?少钱了?,再定没准儿还涨价呢,都是说不?准儿的事。

崔如英给陈三去装包子了?,他没吃完的完整的,又装了?些新的。

陈三看着崔如英不?由一笑,这小娘子伶俐得很呐,才这么小就会做生意了?。他是想着一个?孩子插话不?好,可说得有?理,就只顾着辩驳了?。

当?日范管事也没提及崔如英,毕竟崔如英自称是家中让来的,还以为是家里的意思呢。

陈三背着手问道:“你?家里是不?是有?读书人?”

崔如英点?点?头,“我?大哥就在书院读书。”

陈三恍然:“难怪小娘子谈吐不?凡。”

崔如英说道:“那估计不?是因为这个?,我?娘在大户人家做奶娘,我?偶尔也跟着过去帮忙,见得多了?就不?怕人了?。我?爹也说我?不?怕人,我?也总在铺子帮忙。叔这包子你?拿着,喜欢常过来吃。”

陈三心道难怪呢,这崔家还有?点?子门路。

崔如英发现,只要把侯府的名头抬出来,办事儿就很方便。

诸如赵掌柜,又像这个?陈管事,只要提一嘴,态度都和之前?不?同了?。

崔如英也不?是拿来招摇撞骗的,只提了?一句和侯府有?关系,到底多大的关系,就由他们慢慢想吧。

把陈三送走,外头桌子已经收拾好了?,刘婶儿也回家了?。

往日这会儿已经走了?的赵掌柜还留着,凑过来问有?啥事儿。来人还请到后头去,估计商量啥大事儿呢。

都是铺子里的人,这订了?一单大生意,肯定不?能藏着掖着,早起还要包包子,得再请个?人才行。

崔如英道:“跟书院饭堂定了?桩生意,以后每日给饭堂送包子。”

赵掌柜一乐,“哎呦,这可是好事儿呀,恭喜恭喜!”

崔如英道:“铺子好大家都好,同喜同喜。”

二丫也从厨房出来了?,刚她还给装包子来着,以后每日都能多卖不?少包子了?。

送去饭堂利润肯定低一点?,但胜在卖得多。

崔如英在心里算了?算,这一日多卖八百个?包子,收书院一千二百九十文,应该有?四成多不?足五成的利润,估计能赚五六百文钱。

钱也不?少,一个?月能送二十七八天,那也有?十几两银子赚了?。可真?多,半年六个?月,那就是几十两银子。

一个?月送去书院的包子利润都快赶上铺子了?,的确是大单子。

不?过早上那么早就要去书院送包子,得早起,估计又得在家做了?。

崔大山觉得光这个?就足够家里人花销了?,要是支早摊儿的时候有?人问那就好了?,还省了?铺子租金和每月请人的钱,可转念一想,若非有?个?铺子,人家也不?来定包子。

还是开铺子有?用。

崔大山是觉得自己干成了?一件大事,送陈三出去的时候都乐呵呵的。

不?过弄完这个?还是该刷碗刷碗,崔如英看铺子里没啥事儿,让赵掌柜也回去了?。

然后去后头找崔大山,明儿就开始送了?,又得早起做包子。

崔大山也发起愁来,早起做包子,白日还要忙铺子的事儿,他能忙活开吗?

现在管做包子的就崔大山和二丫俩人,崔大山是不?怕累,可若人累倒了?,铺子生意就耽搁了?。

除了?包包子,还有?焖面卤菜,少了?个?人可不?成。

二丫知道铺子谈了?桩生意,自告奋勇要早起包包子,“爹我?没事,我?不?怕累!”

崔如英道:“让二姐来不?成,二姐刚多大,每日睡不?够,个?子都长不?高,长不?高那多难看。”

二丫:“可是……”

崔如英道:“一日能顶住,那半年呢。人不?够咱们就招人请人呗,明儿我?和爹早起包包子,中午做包子的活交给刘婶儿吧,工钱也涨一涨,只管发面和包,馅料二姐调,焖面卤菜提前?卤好了?,应该也不?费事儿。前?面跑堂的,咱们再招个?人。”

崔大山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如英,你?说你?刘婶儿家的虎子哥跟你?大哥差不?多大,跟着烧窑师傅做学徒呢,不?然让他来?”

跑堂拿钱也不?少,又是知根知底的人。

崔如英摇摇头,“还是算了?,做学徒是去学一技之长的,就算给的钱少,那也是学本事去了?,日后学了?不?愁吃饭,咱们这儿工钱是还成,可只管传菜,连算账都没人教?,日后铺子不?开了?,虎子哥怎么办,那不?是平白耽误人家吗。”

当?初请刘婶儿是因为刘婶儿在家里,不?干活,虎子哥是正经学徒,不?成不?成。

而且崔如英不?想让刘婶儿一家人都过来,刘婶儿一个?人来最好,他们还能照应着点?儿,人多了?事儿就多,崔家的生意,外人不?好掺和。

再说了?,若是做活儿不?尽心怎么办,他们家跟刘婶儿关系好,可不?是和虎子哥。

崔大山点?点?头,“这事我?去和你?婶子说,那工钱涨多少合适?”

刘婶儿去后厨,除了?调馅儿、卤菜、焖面这些事,别的都管做,也是正经厨子。不?让做那些也是因为怕方子泄露,不?是刘婶儿的原因。

崔如英道:“看看别的铺子厨娘多少钱,咱们就给多少钱。”

崔大山点?点?头,“那一会儿我?先?买萝卜鸡蛋去,招人……”

崔如英:“我?写个?告示,然后再去打?听打?听,早点?招到才行。”

后天下午崔如英就得回侯府了?,她一走,铺子就真?忙不?过来了?,还是得快点?招到人才行。

招人都是小钱,远比不?上这桩生意带来的钱。

崔大山知道,这回是多亏了?女儿,想着带去买些东西,可钱没结,家里还得搭钱,等到时候再说吧。

刘婶儿下午过来,崔大山一问,刘婶儿自是没什么意见,不?过每日过来比跑堂早,不?过工钱也涨了?二百文。

原先?是三百文一个?月,五十的全勤,还有?别的奖金绩效之类,不?过刚来铺子没多久,还没发过这些。

如今去了?厨房,每月五百文钱,五十文的全勤,别的照旧。

这回铺子有?了?大生意,下月发钱没准儿就多了?。

今儿十四,从明日开始算,这月还有?十六日,就半个?月按跑堂算,半个?月按厨娘算。

刘婶儿怎么都行,这样工钱好算,再说也不?用按每日算,差不?了?几文钱。

赵掌柜眼见这些事儿,心里喟叹,有?人当?靠山做生意是容易。

赵掌柜的心思深沉,很多事儿容易多想。他觉得以崔家的家底,还拿不?到这个?生意。铺子刚开多久,崔大山每天除了?买东西都不?出铺子,怎么可能去书院。

半年下来肯定有?不?少银子,他觉得是侯府给牵的线。

当?真?是赶上好时候,去做奶娘还捞着这么大的便宜,真?是破天富贵呀。

赵掌柜明里暗里打?听过,可崔大山不?知道,二丫没去过,崔大郎不?爱说话,问崔如英她就三缄其口,偶尔才说两句侯府的事儿。

崔如英觉得就算自己不?说,她每个?月有?二十日在侯府读书,也够赵掌柜琢磨了?。

侯府又不?是善堂,怎可能平白发善心让一小娘子去读书。

多想想也好,有?侯府顶着,赵掌柜也不?敢动别的心思。

*

多了?桩生意,足够铺子忙活的了?。

往日用不?了?这么多东西,库房里的不?够用,得多买不?少胡萝卜和鸡蛋。崔大山也不?想日日去买,胡萝卜能放住,先?买了?二百斤萝卜和三百个?鸡蛋,慢慢用着。

买得多还给便宜,鸡蛋花了?二百五十文钱,胡萝卜也便宜了?,花了?一百四十文钱。

东西太多,就直接放到铺子了?。

崔大山打?算还是早起来铺子,这边两口大锅,柴火也足,方便点?儿。

现在铺子用鸡蛋也多,崔家的鸡长大了?,但还没能下蛋。不?过就算能下蛋,十二只鸡,也不?够崔家铺子现在用的。

一个?下午没招到人,崔如英明儿早起过来做包子,还嘱咐了?二丫,“你?多睡会儿,起来了?带着四郎他们过来。明儿多看着点?儿,刘婶儿头一回做这个?,包子大了?小了?的,多试几个?也没事儿。”

二丫还得带着妹妹去喂奶呢,她点?点?头,“你?放心吧。”

崔如英道:“我?白日睡一会儿,然后去买些肉,中午给你?们送饭去。”

二丫眼睛一亮,问道:“又能吃好吃的了?!”

第068章 第六十八章 二合一

崔如英这几次回家, 都没花功夫做好吃的,毕竟生意?忙,平日铺子有包子有焖面,有肉有菜的也算不得差。

崔大?山总说吃这些就很好了, 这也不是为了让崔如英放心说的, 市井人家, 家里不管孩子多少有没有家底, 肉也不会?日日吃。

在铺子里能天天吃到肉,还想什么?,崔大?山觉得这样已经够好了, 不能太馋了。

可崔如英平日在侯府吃, 吃的比在家中好几十倍,回来一趟,又赶上定了大?生意?, 也该庆贺庆贺。

明儿有时?间?, 崔如英打算早起包完包子回家睡个回笼觉, 睡醒了做饭给铺子送过去。

那会?儿崔大?山也该醒了,能去铺子帮忙, 正好一块儿吃饭。再说总吃包子焖面也吃够了,该换一些新花样。

就是铺子里人多, 刘婶儿赵掌柜平日都是一块儿跟着吃饭的,要是能像从前一样,做全?是肉的菜, 多两个大?人那得多一倍的肉。

也不能做了菜让崔家人偷偷吃,这也说不过去, 那就尽量做好吃了。

崔如英想着明天多做几个菜,家里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馋肉了, 用不着只做肉,这平日也能吃上肉,荤素搭配着来最?好。

不是只有肉才是好吃的。

钱跟崔大?山要就行?了,多要点,送完包子回去路上还能去南街吃个早饭。

都好久没去街上吃早饭了,侯府的早饭样子多好吃,但大?鱼大?肉吃多了,总想吃点清粥小菜。

二丫欢天喜地?的,“那你多睡会?儿,吃饭不着急,铺子都是等着快忙完了才吃饭的,你要饿了你就先吃。”

等铺子就剩两三桌客人那都未时?三四刻了,也晚了。

崔如英点了点头,“知道啦,二姐,你有想吃的不?”

做的菜多,份量不那么?大?,可以点个菜。

二丫舔了舔嘴角,说道:“想吃红烧肉了,能做不?”

红烧肉就吃了一次,那是除了包子,家里头一回吃那么?香的肉,味道都快忘得差不多了,但二丫还记得第一次吃的感觉。

特别好吃。

好久没吃红烧肉了,可以做一锅,崔如英道:“能,我也想吃,那明儿做红烧肉,再做点别的。”

这才一个菜,就算份量大?一点儿,那铺子也六七个人呢,四郎五郎虽小,可饭量不比大?人小。

崔如英想了想,又问:“上回跟你说的糖醋鸡蛋可做过了?”

二丫摇摇头,她都快把这个忘了,“跟糖醋排骨一个味道的那个?没有。”

家里总吃包子,一家都忙,哪儿有空做糖醋鸡蛋。

崔如英这回心里有谱了,“行?,明儿等着吧。让四郎五郎多等一会?儿,别吃包子了。”

四郎五郎年纪小,中午 向来是做了包子给两个,或是顺手做份焖面。年纪小禁不住饿,午时?就吃,吃完哄着六丫睡觉。

有时?四郎让五郎在铺子,自己出去抓虫子,毕竟家里的鸡还等着口粮呢。他发现喂虫子少了,就不爱长个。

二丫点点头,“你能拿动?不,不然我去接你。”

崔如英:“拿得动?,还有爹呢,放心吧。”

商定好要吃什么?,又开始忙活准备晚上的了。

崔大?山在刘婶儿他们没来的时?候就已经发了面,剁了馅儿,酱肉包子和羊肉包子早早就蒸上了,卤菜也卤上了。

灶膛烧着火,烟囱往外冒着浓烟,厨房热火朝天的。

这样忙活小半天,等晚上开始做生意?,就只用做水煎包焖面了。

跟刘婶儿说好之后,崔大?山告诉今儿不用去前面传菜,就在后头学发面和蒸包子。

卤菜啥的明儿再教,但只教怎么?做,最?重要的卤料包是配好了磨成粉,包在纱布里的。

铺子人多,人来人往的,赵掌柜又是生人,这个不能不防着点。

等到焯水之后把菜和料包放在锅里就好了,按斤数来,多少斤菜放几个卤料包。

包子刘婶儿也会?做,她在家也做饭,包包子是会?的,不过跟崔记包子的还不太一样。

崔记包子褶儿的数目都是定的,这样别人一看,就能认出这是崔记包子来。

二丫告诉了刘婶儿用多大?面团包多大?馅儿,最?后包多大?的包子,试了几个,就像模像样了。

崔如英还特地?嘱咐了一遍,“婶子,咱们包的包子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不能差太多,不然客人就该不满意?了。还有多少馅儿和面包多少包子是有定数的,用不着省,也不用为了多包几个,把每个包子里的馅儿弄少点,看着是多卖了几个包子,可时?间?久了,客人也能吃出来,就不来铺子吃饭了。”

做生意不能只顾蝇头小利,不然做不长久。

崔大?山中午不在,因为白日得补觉,晚上还得过来做酱肉包,以后厨房是二丫和刘婶儿在的时?间?长。

二丫性子软,刘婶儿又是麻溜爽快的人,崔如英是怕刘婶儿为铺子好,想着省钱多干,但是多此一举,对铺子反而不好。

崔如英不是没见过这样做生意?的,就南街的包子摊就有好几个,谁都想赚钱,都来摆摊儿。

南街人多,去码头上工的有的是,有些摊子人多就去找人少的,开始总能赚个几十文,可前两日吃着好吃,后头再去味道就变了,包子也小了许多,可价钱还是那样。不就是想着把本钱压压,利润就高了。

可客人又不是傻子,上了一次当,日后谁还乐意?去。

刘婶儿是过来做活的,跟崔家亲近,万一这么?想,二丫要做别的也难注意到,到时?候一片好意?,但只能帮倒忙了。

这种事最好先说好了,还省着到时?候再问。

刘婶儿点了点头,“行?,你放心,你们让我咋做我就咋做。”

给别人干活听话?最?要紧,不能乱来。刘婶儿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反正崔家让她做啥她就做啥,给她工钱,她就好好做,兴许还有那什么?奖钱。

崔如英笑了笑,“婶子不明白的就问我二姐,她在铺子时?间?长,什么?都会?。”

刘婶儿点点头,“行?!”

一个晚上刘婶儿就在学这些东西,也试了厨房的几个锅怎么?用,崔如英看着是大?差不差。

快打烊的时?候刘婶儿问明天啥时?候过来,肯定跟做跑堂的时?候不一样。

崔如英:“明儿上午我二姐会?去喊婶子的,到时?候再练练,也就差不多了。”

刘婶儿去后厨是自己拿的主意?,根本没回家商量,回去了还得说一声。

她是觉得这是好事儿,赚的多了,还是厨房的活儿,不用在前头说话?跑来跑去的。

赵川知道还有些不得劲,这下刘婶儿每月赚得银子都赶上他了,“好是好,就是家里更顾不上了。”

刘婶儿一听不乐意?了,“咋就顾不上,我赚了钱不也给家里花,就算真顾不上,那不还有你呢。人家许娘子一开始做奶娘,赚的钱不比崔大?山多多了,崔大?山啥话?也不说,要不这么?着,我跟崔大?山说还回前头去,还拿三百文钱!”

赵川:“哎哎哎,这是干啥,都说了还能变卦。挺好,我是心疼娘子辛苦劳累,我心疼,快坐下坐下,我给你捏捏。”

赵川又不傻,自然知道这对家里来说是好事儿,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呢?只不过男人都有那么?点儿好面子,可被刘婶儿这么?一说,也不要啥面子了,他要钱。

反正赚的钱也是给家里花,他说道:“这个月赚钱,你买首饰和胭脂水粉去!”

刘婶儿撇了撇嘴,“这还差不多。”

铺子的生意?刘婶没和自家男人说,这是崔家的,跟她没啥关?系,而且她也没记住要给书院饭堂做多少个包子,更不像赵掌柜那样,能在心里算出赚多少钱来。

多少和她都没关?心,她只关?心她下个月的月钱。

也为崔家高兴,但多的心思刘婶儿没有。

刘婶儿也能明白做吃食生意?方子最?重要,防着她也正常,让她去厨房是情分,崔家人信她。

那她更得做好这些事儿。

也有人跟她打听铺子生意?如何,更问过还招不招人,但不是自家生意?,刘婶儿从未往外说,更未应许过什么?。

她觉得自己好好做事,之后肯定还有别的好处呢。

崔家这家人能处,发达了还记着她。

而这边崔家一家人回家之后赶紧收拾梳洗,崔大?山和崔如英明日要早起,差不多四更天就得起来,要是再不睡,这一晚上还睡不够三个时?辰。

睡不够还得做力气活儿,崔如英才七岁,全?是因为对生意?上心才愿意?干这些。

崔大?山是想着自己来,但崔如英道:“以后你自己一个人来的机会?多的是,我既然在家那就帮帮忙,爹你也好习惯两日。”

崔大?山抿抿唇没话?说,哎了两声,赶紧躺下睡觉。

次日崔如英睁开眼,天还是黑着的。夏日天长,崔如英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早晨黑天是什么?样的了。

外面天是黑的,星子铺了满天,东边那边带着淡淡的红色,好像在孵太阳。

一边是暗的,一边是明的,黑也是极黑,边上一条红带子,这样的天崔如英也许久没看到了。

仰头看去,还能看见北斗七星,跟个勺子似的。

早起还有些冷,崔大?山推着板车,走在前头给女儿挡着风。崔如英原以为这会?儿街上没啥人,但是也有,零零散散的,披星戴月出门去做工。

这样一来倒也有伴儿。

崔如英觉得早起的风很舒服,还好是天气暖和,这要到冬天出来得多冷呀。

到了铺子,崔大?山赶紧掏钥匙开门,进去之后洗干净手就开始了和面发面了。

好在是做了这么?久的包子,也知道发多少面。

崔大?山去发面,崔如英也没闲着了,去院子里洗萝卜削萝卜皮,等崔大?山把面发上坐在锅里,又快步过来切萝卜,崔如英就去打鸡蛋炒鸡蛋。

铺子有铁锅,多炒几锅就行?了。

两个人忙活的确比一个人容易,崔如英干活,是看着崔大?山做一样,她就去做另外一样,片刻也不闲着。

好在就做一个馅儿的包子,等馅儿拌好面发好,俩人坐下开始包包子,包好的直接上锅蒸。

做这些的时?候,俩人连话?都不说,生怕耽搁了。

崔如英看着,发面是最?耽误时?间?的,一来面多不好发,崔大?山是分了三盆发的,发好了做热水里,倒是能快一点。

发面也费时?间?,要是崔大?山一个人,发面期间?,就得紧赶着调馅儿了。

炒鸡蛋就用铁锅,馅儿拌好了一边包一边蒸,铺子两口大?锅,得蒸好几回。

两个人一起忙活,不到卯时?包子就出锅了,也没只蒸五百个,若是哪个破了样子不好,还得有能顶上的。

做包子的确费时?费力,这么?多个,都快赶上平日一天蒸的了,做好之后,父女二人把包子装到桶里,一层包子垫张油纸,崔记的包子馅儿多,这样省着压破了。

把桶又搬上车,崔大?山把前后用绳子绑上,就催崔如英快回家。

“我一个人就行?,你回去吧。”

忙活半天了,这会?儿天也亮了,早点回家睡觉去。

崔如英:“今日头一日,我跟爹一块去送吧,送完了我再回去睡觉,也不耽误多长时?间?。”

崔如英看崔大?山有些犹豫,又道:“爹你想一想,头一回去你一个人,路上多孤单呀,我跟你一块儿还有伴儿,这又不冷。快点走吧,不然迟了就不好了。慢点推车,可别把包子弄破了。”

离卯时?二刻还有两刻钟多,崔大?山点点头,推起车往城西书院赶去。

铺子比家里离书院更远,但是这么?多包子,家里实?在做不开。两口锅还让父女俩忙半天呢,家里一口大?锅,哪里做得开。

一屉十六个包子,一锅能蒸四屉,铺子两口大?锅,蒸了四回。

这就得花半个多时?辰,崔如英觉得锅不够用,崔大?山觉得也是,这是有人帮忙,就他一个人,这会?儿过来还没做完呢。,

崔大?山想着自己一个人就再早点,别耽误送包子。还得在院子里再垒两口大?锅,留着蒸包子用。

多了锅,就能晚来一会?儿。

推车到了书院,二人直接去后院了,等了一会?儿后门打开,崔大?山直接把车推到饭堂,里面又出来两个人搬包子。

本来是定了五百个包子,但装包子的时?候崔如英说多装个五六个,那边数了也高兴。

大?早起来,吃个热乎包子,心里高兴,反正做了这么?多,也不差这一两个。

饭堂的人一边搬一边数,送来的快,包子还热着呢。

崔大?山在一旁看着,心里记了数,包子搬完,饭堂的帮工道:“一共是五百零五个!”

崔大?山点点头,“正好五百个。”

给崔大?山开门的帮工笑了笑,“数目对了,二位回吧。”

这人笑着点点头,“崔老板回去慢点儿。”

多了五个包子,多的他们吃呗,这崔老板办事儿还挺大?方。

送完包子崔大?山心里轻快,好像办成了一件大?事儿,还不用推那么?沉的车,身上也轻快。

回去把锅刷刷,然后回家睡觉去。

睡到中午,下午再去铺子,这一日也怪忙的。

崔如英回去的路上蹦蹦跳跳,快到城南时?朝崔大?山伸手,“爹,给我点钱,我去买肉,我还想吃早饭,好饿!”

崔大?山早起吃了包子,但崔如英一口都没吃。

女儿这么?早起来,跟着削皮炒鸡蛋包包子,崔大?山也舍不得她饿着,摸了五十文钱出来,“人多,多买点儿肉。”

崔如英点点头,“我知道。”

五十文钱,崔大?山没想着人多就少些肉,这还挺好,不过崔如英会?过,肉肯定有,别的也得有。

崔如英想着做个红烧肉,做个糖醋金钱蛋,再做个辣口的金钱蛋。

再做个肉菜吧,白菜白肉炖粉条或是肉末豆腐,拌饭吃吃着也香。

到城南街上时?崔大?山直接回铺子了,还有锅盆没刷,不能留着给二丫她们。

崔如英在街上转了一圈儿,早起这条街烟火气息最?浓厚,崔家的早摊一走,街头那家卖包子的生意?越来越好。

其他的崔如英也没细看,路人行?色匆匆,好多买了早饭就一边走一边吃。

崔如英好久没来这吃早饭,她先是吃了碗豆浆泡油条,金灿灿的一碗进肚,她觉得还差点儿,就又去面摊儿吃了碗阳春面。

骨汤煮的面条,上面卧着个煎蛋,几口把煎蛋咬完,再吃面条,吃完这些可算是饱了,崔如英都诧异自己竟然能吃这么?多,但一想这么?早出来干活,还饿着肚子,吃多点儿也不稀奇。

吃饱了,崔如英就去买肉和鸡蛋了,两斤半五花肉,三斤豆腐八两瘦肉,鸡蛋只买了七个,花了六文钱。

这还把剩下的钱给花光了呢,人多吃用的也多。

不过别看只有七个鸡蛋,但崔如英也能做两盘子鸡蛋出来。

买完直接回家,还省着睡醒了再出来一趟。

到家也还早,二丫刚起来。

她要抱妹妹去喝奶,喝完奶跟刘婶儿去铺子,一日不闲着。

不过想想藏在柜子的钗子,二丫干活的劲头足得很。

崔大?山还没回来,崔如英直接睡下了。这天儿盖一条薄被就行?,躺在床上,崔如英很快进入了梦乡。

睡醒已是日上三竿,崔如英这才慢慢收拾梳洗,准备做午饭。

总吃面食,家里肯定想吃米饭,崔如英慢慢悠悠淘米,先蒸了一锅米饭,淘米水就倒在菜地?里。

答应二丫的红烧肉不能不做,烧水焯肉做红烧肉,崔如英以前做过,倒也熟练。只不过肉有些少,好在是有别的菜吃。

本来想着肉末豆腐和白菜粉条二选一,崔如英瞧见卖豆腐的了,一文钱一斤,便宜还好吃,她就买了。

大?锅炖着肉,还有铁锅能用,就先做肉末豆腐。

八两瘦肉切丁,热油下锅炒熟,豆腐也不用切得太齐整,托在手上改个刀,毕竟做肉末豆腐,越是入味儿就越是好吃,放点子辣椒,等快出锅时?勾个芡,味道更好。

这就两道菜了,肉末豆腐还得炖炖,崔如英从红烧肉里舀了勺肉汤,这样味道更足。

这两道菜都在锅里,还剩下两道,一道是早先跟二丫说过的糖醋金钱蛋。

另外一道凑个数,做个香辣口味的。

崔如英买了七个鸡蛋,家里还剩两个,若是直接打鸡蛋下锅煎,那一人最?多能吃一个,也做不成两种口味。

但崔如英记着还有个巧法儿,一个鸡蛋变成十个。

她把鸡蛋用炉子上头的烧水壶煮熟,熟了之后剥开晾凉,然后把每个鸡蛋切成薄片,圆圆的一小个,照样有蛋清和蛋黄。

正好肉末豆腐也能出锅了,刷干净再下锅煎,油多放些,锅里噼里啪啦的,崔如英已经能闻到淡淡的香味了。

就是煎鸡蛋的香味,一锅煎了不少。

崔如英闻着香气扑鼻,一边煎,一边顺手调了个糖醋汁,跟糖醋排骨的料汁是一样的。

另外要做个辣的,得用辣椒蒜末,多放点儿做出来才香。

铁锅一直没闲着,厨房声音也大?,但崔大?山一直没醒。早起干活的确困,而且崔大?山把能揽的都揽下了,自然也比崔如英睡得久一点。

崔大?山睡梦中都是在吃饭,只不过闻着香,梦里却尝不出味道来。

追着饭菜走,结果摔了一跤,人就醒了。

这一醒可不得了,家里全?是香味儿。

酸甜味儿、焦香味儿,只有崔如英在家的时?候才能闻到这种味道。

崔大?山深吸一口气,坐了起来。

人也不困了,更不累了,头脑清明能干三碗饭,“如英!”

崔如英听着屋里的动?静哎了一声,“爹,你醒啦,再睡会?儿吧。”

红烧肉还在锅里,然后铁锅焖着香辣味的金钱蛋。她还尝着试了试味道,鸡蛋黄被煎出了沙,蛋黄一点都不噎人,辣味儿浓郁,咸香扑鼻,要是拌着米饭吃肯定好吃。

这个味道跟炒肉不一样,回去可以给陆云蓁做一次。

崔大?山从屋里出来,“啥时?辰了,可真香。”

崔如英道:“午时?二刻,快熟了,红烧肉还得再炖会?儿。要不咱俩先吃,还是等着去铺子一块儿吃。”

崔如英还不咋饿,早上吃得多,一边做菜一边尝味道,也能吃个半饱。

崔大?山说道:“一块儿去铺子吃吧,我现在就过去,没招到人赵掌柜未见得忙活得开。”

崔如英点点头,她一会?儿自己过去就行?了。

一个上午也不知道招到人了没有,铺子向来午时?开门,没招到人的话?,这两刻钟就得赵掌柜自己来。

赵掌柜性子圆滑,忙是能忙得开,可是不乐意?。一样的工钱,谁也不想多干活。

崔大?山过来时?赵掌柜叫苦不迭,“东家,招不到人可怎么?办!”

崔大?山:“下午再看看,我闺女在家做饭呢,中午不吃包子。”

赵掌柜笑着道:“没事儿,我还能顶顶!”

第069章 第六十九章 二合一

赵掌柜从前也在饭馆当过掌柜, 这么一比较,知道崔记给帮工的?饭食不错,不过每日总吃包子焖面?这些,时间长了也腻了。

这谁不好口吃的?呀。

东家?说小娘子要来送饭, 那既然来送午饭了, 肯定不是包子焖面?, 肯定是好的?。

那累这两刻钟也值了。

赵掌柜总觉得铺子卖的?吃食都是崔如英在侯府学的?东西, 不过应该能学了个六七分,不然也不会这样好吃。

但对外人来说,尽管不是十成十像, 那也足够新奇好吃了。

这运道, 谁听了不说一声服气,不过能学就?是本事,这回要做啥他不知道, 等?着就?是了。

还挺好, 这也算沾沾光了。

“崔老板放心, 前头有我呢。”

崔大山点点头,去后头看刘婶儿二丫能不能忙过来。

过去一看井井有条, 单子摆着,做过的?菜就?连着单子放到传菜的?柜子上?。喊一声, 赵掌柜就?来拿。

刘婶儿这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从前总觉得崔家?这几?个孩子里?, 崔如英是最伶俐的?,嘴甜说话?好听, 又乖巧懂事,二丫跟她比就?差了不少。

二丫性子软, 不爱说话?,不过刘婶儿自己闺女?也这样,在外人面?前张不开嘴,不大方。推出去说两句话?,弄得面?红耳赤的?,还让别人看笑话?。

这样的?孩子不招外人稀罕,没想到一块儿相处,竟是这么懂事能干。

干活这般麻利,那包子包得,一个一个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包得可快了,那手上?动作刷刷刷的?,刘婶儿觉得都跟天上?神仙变出来的?似的?。

别看年纪小,可是那架势和在案板上?好多年的?老师傅一样。做包子的?时候微低着头,样子娴静又好看。

问她啥了,甜甜一笑,说话?慢声轻语。不说话?的?时候就?认真干活,啥都能干,真是招人稀罕极了。

刘婶儿觉得自己也不能输给一个小姑娘,做活也快了许多。

两个人在厨房,能顶上?崔大山在的?时候。崔大山看这边没啥事儿,就?嘱咐了句,“刘姐,中午如英过来送饭,咱们等?着吃就?行了。”

刘婶儿点了点头,她回忆起崔如英往自家?送的?红烧肉和排骨的?香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在家?还得分着吃,在这儿就?自己吃,要是能吃好的?,那可太好了。

一句话?的?事,铺子里?人干活的?劲头都足了。

崔大山也没闲着,在前头传菜算账,这会儿是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崔大山算是头一回干这个,不过以前卖包子,上?手也快。

崔如英这头等?着锅里?红烧肉炖好,把别的?菜也装好,就?用扁担挑着去了铺子。

这么多人吃的?饭菜还有点重,路也有点长,不过走一会儿歇一会儿,也就?到了。

崔如英到的?时候铺子里?还有四桌客人,已经有一会儿没进来新客人了。

赵掌柜眼疾手快,“哎呀,我来我来,应该去接接的?。”

崔如英道:“赵叔等?急了吧,没多少客人了,先吃饭吧。”

赵掌柜:“好饭不怕等?。”

厨房轻巧,前头也轻巧,崔大山也饿了,干脆就?吃饭。

等?客人走了去结账就?是了。

崔如英把菜都摆上?桌,赵掌柜还给拎了桶,一共四道菜,不过都是用盆装的?,做的?分量都多。

红烧肉在里?面?算少的?,不过肉菜又是五花肉,这么多也比别的?饭馆多了。

把菜拿出来,崔如英又端出来一盆米饭,米饭蒸的?也多,就?算菜不够,饭也得够吃了。铺子里?一起吃饭,不能太小气了。

四道菜摆上?桌,还热着呢,赵掌柜看着,颜色跟饭馆的?差不多,可谓是色香俱全,侯府学来的?,一会儿得多吃点儿,“这都是小娘子做的??”

赵掌柜偶尔下馆子,红烧肉吃过,肉末豆腐倒也见过,另外两样倒是见所未见。瞧着样子不错,闻着味道也香。

崔如英点点头,“金钱蛋是头一回做,不知道味道咋样,赵掌柜,婶子,快坐下吃饭吧。”

二丫把铺子没卖完的?卤菜也给盛上?了,凑足了五个菜。

四郎五郎乖巧坐着,六丫现?在会翻身了,没个人看着不行,就?躺在早先崔大山给几?个儿女?打的?小推车里?。

实木打的?,结实得很?,一个车六个孩子用,六丫个头也长了不少,偶尔从家?里?过来,就?用推车推过来。

一众人都坐下,赵掌柜看着这桌菜说道:“昨儿定下书院饭堂的?生意,也是可喜可贺。赵某就?小娘子做的?一桌菜肴,恭贺铺子日后生意红红火火!”

刘婶不会说漂亮话?,桌上?也没酒,崔大山又是个粗人,还有些不好意思,“借赵掌柜……吉言,肯定红火!行了行了,咱们快吃饭吧,这干了半天活也累了。这几?天,也是辛苦你们了。”

赵掌柜道:“铺子好我们才好,有啥辛苦的?,不过还得快招个人,不然是真忙不过来呀。”

崔大山:“是是是,这也在招着。”

崔如英道:“这事儿看缘分,不是谁都像赵叔刘婶儿这么合眼缘的。”

众人大笑,崔如英先动了筷子。

赵掌柜也夹了一口红烧肉,这红烧肉看着就?行,肉皮透亮,颜色红润,皮和瘦肉之?间的?肥肉已经烧透了,入口之?后肥而不腻,瘦肉软烂,味道微甜,却不腻人。真是半点都不比他在饭馆吃的味道差。

绝妙绝妙,再来一口米饭,香得赵掌柜连眼睛都眯起来了。

好手艺好手艺/

二丫也是先吃的?红烧肉,她好久没吃,最想这个,不然也不会在崔如英让她点菜的?时候说这个。

而崔如英先舀了一勺肉末豆腐,这个炖的?久,极其入味,原本白嫩的?豆腐穿了褐色的?衣裳,歪歪咧咧,肉末就?躺在上?面?。

勾了芡,显得黏糊,豆腐入嘴即化,肉末味道香浓,拌到米饭里?能下一大口饭。

崔如英是不缺肉吃,所以更偏爱肉末豆腐和金钱蛋这三?个菜。

刘婶儿第一筷子没好意思夹红烧肉,而是夹了个金钱蛋,她其实夹之?前没看出来这是什么,吃到嘴里?才?惊觉好像是鸡蛋。外面?酥酥,鸡蛋黄沙沙的?,到嘴里?那香辣味直冲喉咙,鸡蛋被?油煎过,和平日吃的?很?不一样,这哪里?是鸡蛋呀,鸡蛋竟然还能这样做,真好吃。

糖醋味儿的?也好吃,跟那回崔如英给拿的?糖醋排骨的?味道像。刘婶儿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个菜的?,鸡蛋煮着吃炒着吃蒸着吃,还能这样。

再吃红烧肉,好吃是好吃,可吃过一次,总觉得没有金钱蛋来得好。

崔家?人觉得好吃,但也不像赵掌柜和刘婶这般,毕竟常吃崔如英做的?菜,一门心思吃饭,想着快些吃饭好填饱肚子。

四郎一边吃还能一边照顾弟弟,给夹块肉舀勺豆腐,用不着崔大山管。

四郎这会儿还想着,要是六丫也能吃就?好了,多香多好吃呀,她现?在只能喝奶,真是太可怜了。

有客人没吃完,崔家?人还是找的?角落里?的?桌子,算上?几?个孩子一共七口人,挤着坐的?。

不过就?算如此,这边热闹的?气氛和香味也传到客人那边去了。

以往崔家?人都是吃铺子里?没卖完的?,跟客人吃的?一样,几?口吃完就?去干活。但今儿不一样,吃得好香,还是铺子里?没有的?。

虽然还是不咋说话?,埋头苦吃,但别人在一旁看着,闻着香味儿,就?是觉得这饭菜好。

有性子如崔大山那般的?,看几?眼也就?不看了,但也有能说会道,看了几?眼大喊一声崔老板,“你们这是吃啥呢?怎么菜单上?没有!”

崔大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闺女?回来,给送的?饭。”

“这好吃也往外卖呀,我不差钱!”

崔如英说道:“客官别急,铺子是在试着新菜,得吃着觉得特别好吃的?才?能上?菜单不是。我们家?是小铺子,还是想着做些物美价廉,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

饭馆不是给一个人开的?,像这盘红烧肉就?不行,光买肉就?花了三?十文,香料、调料、柴火……等?本钱加上?,那得四十文钱。

要是往外卖,一钱银子都未见得能买来,还没这么多分量,小铺子就?两个人在厨房,也做不过来,非得是大饭馆好多师傅才?能做得出。

崔如英是觉得菜单上?东西越多,人工就?越贵。人少了忙活不开,还容易出差子,只卖几?样最好,真要上?新菜还得小心琢磨。

而且刚上?过羊肉和胡萝卜的?包子,再上?新菜,怎么也得等?一两个月之?后了。

跟客人说要出新菜只是搪塞之?言,啥时候有新菜还不是铺子说了算。

客人点点头,又静下心吃饭了。

赵掌柜觉得今儿吃得美,要是有酒就?更好了,不过下午还得干活,喝酒就?太不妥当了。

最后肉汤菜汤也没扔了,全都拌米饭吃了,吃着也香得很?。

吃过饭后,赵掌柜跟着收拾了收拾东西,往日不是他的?活儿不干,吃完就?走,但是不能白吃不是,这些菜去外头吃,也得不少钱呢。

他对崔如英道:“小娘子手艺是好,要不然家?里?能开铺子呢。”

崔如英笑了笑,“也就?学了些皮毛,赵叔喜欢就?行。”

赵掌柜肯定喜欢,谁不喜欢好吃的?。

刘婶儿中午也回去了,不过也就?回去半个多时辰了,一会儿还得过来,准备晚上?用的?东西。

多涨二百文钱,可不是白给的?,不比在前头干跑堂轻巧。

下午崔大山就?在铺子,崔如英回去补了个觉,下午过去做包子,做好了又跟着崔大山送了一趟。

书院饭堂要的?酱肉包子酉时之?前就?得送去,照样多做了几?个。二人去送包子时,铺子也就?开门营业了。

厨房还是刘婶儿和二丫忙活,崔大山送完包子也能干,不过今儿不成,他带着人过来,在院子里?砌了两个简易灶台,又跟铁匠铺子订了两口大铁锅。

搭灶台耗时,等?不起,不过简单的?也花了不少钱,铁锅一个二两,灶台加起来快一两,这就?得花五两银子。

不过搬走了锅能拆走,又是为了铺子,花点钱也不算啥。

但家?里?用钱地方多,崔大郎去书院、这半个月卖包子先搭进去的?本钱,还有打锅的?钱,差不多把上?个月铺子赚的?全花光了。

这个月的?还不想动,崔大山私下还跟崔如英说:“你这回去问问你娘,手里?还有闲钱吗,每个月月初盘点,铺子里?钱不好动。”

崔如英没说自己这儿还有四两,“那我回去问问娘,上?回娘也问着,问家?里?缺钱不,没准儿娘过两天自己就?回来了。”

许娘子马上?要看夜里?了,她惦念家?里?,肯定想回来一趟。

崔如英估摸着,家?里?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开始摆摊赚了十几?两,但都投进铺子了。

铺子租金押金先付的?,加一块儿七两二钱,置办东西也花了几?两。

铺子十九开业,上?个月干十二天,赚了近十两银子,崔如英又带回来五两。

这给崔大郎交束脩、饭钱、住书院的?钱差不多三?两银子,还有半个月给饭堂送包子的?本钱差不多八两,再有打铁锅五两银子,加上?平日里?的?花销,加一块儿这钱还真不够用。

若非不够了,崔大山也不会开这个口,他勒紧裤腰带也能省省,可没钱咋省。

不过下个月就?好了。

崔大山点了点头,要不是跟书院定的?,他还真不放心。

简易灶台砌上?,还得晒个两三?天,那会儿铁锅正好也到了。

崔大山又忙着做蒸屉,竹条编的?蒸包子最好,这个得赶着,不然等?崔如英一走,他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明儿十六,崔如英再跟着做一早上?包子,晚上?就?不管了,她得回侯府。

明天一天她想四处转转,最好把人给招到了,不然铺子忙活不开。

人牙子那儿也可以去看看,大户人家?买人,市井少有这么干的?。而且买人贵,家?里?现?在也没钱,先看看能不能招到。

招人这事儿看缘分,刘婶儿是因为两家?亲近,再招也难找到这么合适的?。

崔大山他们招的?赵掌柜,干活算账倒还成,就?是性子市侩,若非有侯府压着,非得把铺子卖了不成。不过这几?回看铺子好,勤快了不少。

崔如英觉得干跑堂的?年轻机灵最好,不过这活儿给的?钱不多,年轻机灵的?都去当学徒去了,想着学个一技之?长。

崔如英想,要是实在招不到,可以看看家?里?那边的?婶子,找个手脚麻利的?。像崔大山这么大的?男人就?不行,性子老实的?干不来,圆滑的?有主意着呢,崔大山上?午不在,崔如英不 放心铺子。

婶子最好,性子和善的?,多教几?次也无妨,在前头干活也不怕啥。

小娘子不行,啥样的?客人都有,调戏个一两句,崔如英年纪小不怕,刘婶儿是性子爽利也不怕。

但像二丫这么大或是再大一点儿,那就?不成了。

崔如英不禁想,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呀,啥都得顾虑到了。

次日,崔如英又早起做包子,一回生两回熟,今儿比昨天还快一点儿。

做完紧赶着送去,过了第一天的?新鲜劲儿,崔如英就?觉得累了。

崔大山也觉得累,但月底就?给钱了,送一天快一天。

崔如英也盼着月底放假了,要是能赶上?她肯定回来一趟,去收钱可是好事儿,要是崔大山高兴,没准儿还能给她点儿。

送完包子回家?睡了回笼觉,崔如英也没去铺子吃饭,自己蒸了个鸡蛋羹,把家?里?收拾打扫了一通。

家?里?都忙着做生意,早出晚归的?,地上?桌上?落了一层灰。就?算有心打扫,也没那个空闲。

一把笤帚的?事,打扫干净自己也舒心,崔如英不爱洗衣服,崔大山和二丫的?没管,就?把六丫的?给洗了洗。

小妹妹的?衣裳小,好洗。

洗完衣裳,又看鸡圈有些脏,崔如英就?给好好扫了,扫完之?后用草木灰给铺了,鸡仔长大了不少,不过现?在光吃饭不下蛋。

最后除除院子里?小片菜地的?草,看看干净不少的?家?,崔如英心里?分外满意。

收拾好这些再去铺子,没想到跑堂已经招到了。

赵掌柜跟崔如英说的?时候,脸上?写满邀功这俩字,他说道:“下午来了三?个人,有两个不太合适,一个中年男人三?四十岁了,我看好吃懒做的?,不像勤快的?样子。还有一个年纪也大,看着有点儿邋遢。”

这端菜啥的?得找个干净的?,不然客人也不放心吃。赵掌柜自认为还是个勤快干净的?,那个人说了两句话?,闻着都有味道,就?快给打发走了。

这回招的?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婶子,穿着整齐,以前给码头做大锅菜,现?在腰不好,就?找些轻巧的?活计干。

做大锅菜也算手艺活儿,不过不算正经手艺,如今干不成了,再想去别的?铺子当厨娘也做不成,只能往低了找找。

赵掌柜是觉得,日后做得好,铺子又缺人,能给调到后厨去。

包个包子啥的?,也不用担心方子泄露了。

崔如英见了,婶子姓孙,看着是个温和敦厚的?人,崔大山觉得也还成,就?签了文书。

明儿是正经过来干活,今儿上?跟着学学。

招到了人崔如英也就?放心,看没啥事儿就?回侯府了。

今儿回来得早,到侯府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呢。

正好陆云蓁也把今日的?杂事忙完了,于是叫崔如英过来说说话?,“如今天热,你要是回家?,先问问锦月去不去城南,顺路就?坐马车回去。”

知道崔如英不愿意特意让送,陆云蓁也就?没提。

要是能顺路,省着走路辛苦。

崔如英点点头,“多谢三?娘子,还有个好事儿,铺子前天跟书院做了桩小生意,以后半年每个月除了放假的?两日,每日都跟铺子订包子,早上?五百个,晚上?三?百个。”

陆云蓁一笑,“那可是好!”

她猜着这是是崔如英找的?,不过没有细问,“多桩生意,可能忙得过来?”

崔如英道:“这又招了一个人,倒也还成。”

对侯府来说肯定是小生意,但对崔家?来说,一个月快二十两银子,那可是破天富贵。

陆云蓁道:“需要帮忙了就?直说,别和我客气。”

崔如英:“这会儿还能应付得来,我这回回家?还做了金钱蛋,三?娘子可吃过,我做给三?娘子吃。”

陆云蓁:“金钱蛋?”

崔如英:“做出来像铜板,颜色金灿灿的?。”

不过做这个是因为家?里?用不起那么多鸡蛋,恰好做出来好吃,糖醋口味的?直接用煎蛋就?好。

陆云蓁道:“今儿就?算了,你才?回来,也累了一日了,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再做就?是了。这两日玉珠总来找你,看你回来了不。还有定远将军府的?小娘子来过一趟,你没在,就?留了些礼物。我让人给收着,一会儿给你送去。”

陆云蓁这些日子忙着府里?的?事儿,闲暇时候就?照顾璋哥儿。

倒也乐得自在。

崔如英性子懂事儿,陆云蓁现?在是想多护着点儿。

崔如英点点头,“也好,我先去看看玉珠吧。”

楚玉珠这两日一直往三?房跑,念叨着崔如英为何还不回来,差点儿要去铺子找。

还是孙惠茹把人劝住了。

昨儿言月莹来了一趟,楚玉珠才?不算太无趣。言月莹是过来玩儿,也是为了送谢礼。

有了点心,言世?清吃药都不像以往那般费劲儿。

陆云蓁又让小厨房做了些,以崔如英的?名义?给言家?了些,又给正院送了两盘。

也是借崔如英的?名义?送的?,就?说是她的?一片心意。

本来也是崔如英想出来的?方子,陆云蓁不能占了。对侯府来说,不缺这一样点心,但给了就?不一样。

崔如英去找楚玉珠,正好碰见正院来的?人,一个嬷嬷,身后跟着俩丫鬟,“崔小娘子,可是巧了在这儿碰着了,昨儿你做的?点心夫人很?喜欢,选了些礼物,希望小娘子能用得上?。”

崔如英愣了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一些点心不值什么的?,礼物我就?不收了,夫人喜欢就?好。”

嬷嬷觉得崔如英懂事儿,“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小娘子上?学,能用得上?。小娘子是要去找玉珠姑娘吗,东西我让人送去燕归堂。”

崔如英道:“那劳烦嬷嬷替我谢过夫人,我就?不去叨扰了。”

崔如英觉得这是陆云蓁送去的?,但是借她的?名义?。

陆云蓁真是太好了。

崔如英去了二房,跟着楚玉珠玩扮家?家?酒,两人躺在床上?,被?子垒窝,娃娃都住在屋里?。

楚玉珠道:“好热呀,下回放假你可不能回家?了,咱们去庄子玩儿两天,庄子树多凉快。”

崔如英想了想,道:“行。”

月底放假她就?回家?,正好赶上?二十九三?十,崔如英还想着去送包子呢。

天一日比一日热,外头的?蝉鸣鸟叫,也不知哪日热起来的?,一下子到了夏日。

二十八这日,黄先生给学生上?课,今日他叫了楚玉珠三?次,“楚玉珠,认真些。”

楚玉珠知道要放假了,哪里?还有心思听课呀。

崔如英也是强耐住回家?的?心思,她都好几?天没回去了。

第070章 第七十章 结账

上回放假崔如英跟楚玉珠去?庄子待了两日, 没觉得庄子凉快多少,反而小虫子特别多。

市井长?大不讲究,可崔如英怕虫子,待了两日就够了。

月底陆云蓁更忙, 燕归堂的?丫鬟常去?城南, 期间她回去?了一次。

到月底天热得燥人?, 现下马上要进六月了, 除了热之外,崔如英还觉得日子过得真快。

三月那?会儿天还冷呢,早晚都冷得慌, 现在穿薄衫还觉得多。听?说侯府学堂数日放一个多月, 毕竟不用考状元,没必要那?么辛苦。

好像是从六月中旬到七月下旬,把最热的?一阵子躲过去?。

这会儿崔如英也忍不住走?神, 谁不盼着放假呀。

黄先?生咳了两声, “马上就下课了, 都认真些。”

楚玉珠耷拉下肩膀,崔如英回过神不敢再出神, 楚玉娴看看二人?,更认真了些。

崔如英盼着快点下课, 终于熬到先?生说下课后,她把作业写?完,下午, 搭了锦月姐姐的?车,在城南街头下的?车。

这边下车, 再去?铺子也就一刻钟多。不过她要先?回家,放东西去?。

这回回来, 崔如英带了不少东西。

月中的?时候言家送来了一对玉镯子,是做点心的?谢礼。

言将军南征北战,家中男子多,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每每打胜仗,得到宫中赏赐不少,上头给的?自?然不能送人?,但有?从西北带过来的?玉石料子,就找工匠雕刻了一对镯子,料子的?水头好,上头带着翠色飘花,对崔如英来说已是极其贵重的?了。

东西让许娘子给收好,日后当嫁妆,现在她已经有?一支金簪子和?一对镯子了。

钱夫人?那?日送来了笔墨纸砚,砚台一块,崔如英用不上,就给崔大郎带回来了。崔大郎要读书,正好能用上。

送来的?东西中墨锭和?纸最多,足够崔如英用到明年的?了。

纸和?墨锭都是好东西,但崔如英没带回来,因为她练字勤奋,给崔大郎的?话她就少了,不能总指着别人?给,由简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用过好的?墨和?纸到时再用便宜的?,她肯定?不愿意。

给一点小气,让她把东西全给崔大郎,崔如英更干不出这事儿来,给她的?就是她的?,许娘子让她都不给。

好在许娘子也知道她性子什么样?,从不说不该说的?话。

不过看完的?书崔如英都给带回来了,她希望崔大郎闲暇时多看些书,书册是真贵,一本书几钱到几两银子不等,穷苦人?家都是借书抄录,但这样?辛苦。

除此之外还有?两包点心,一些水果,这些崔家不常见,崔如英吃不完的?就给带回来了。

这些东西能使唤四郎五郎,家里也高?兴。

就是不多,也不是便宜东西,崔如英就不往铺子带了,明儿可以给刘婶儿家送些去?。

回家把东西放好,崔如英才去?了铺子。

这会儿铺子只有?崔大山、二丫和?刘婶儿在,三人?正准备晚上要用的?东西。

三个人?干活轻巧些,不用着急忙慌的?。

崔大山专干重活累活,比方说买东西搬东西、打水劈柴、洗菜剁馅儿……刘婶儿就管着卤菜发面?包包子,二丫多管个调馅儿焖面?,空闲了就跟着洗菜,也不闲着。

刘婶儿发面?是一把好手,她比二丫的?力气大,揉面?揉得更透彻。

她发面?的?时候二丫就在旁边拌馅儿或是卤菜,铺子现在卖三种?馅料的?包子,胡萝卜和?酱肉是蒸的?最多的?,不过只要按照崔如英说的?比例放,不管多少,蒸出来的?包子味道都一样?。

这个时候刘婶儿就不往那?边看了,低着头专心干自?己的?事儿。方子重要,刘婶儿也怕自?己看了,下意识给记下来,那?多不好。

干了小半个月,发面?是越来越上手,刘婶儿觉得,就算日后不在崔家铺子干了,依着她这发面?的?手艺,去?哪儿摆个摊卖馒头,估计也能赚钱。

码头那?边中午吃馒头包子的?也多,去?那?边不愁没人?吃。

干啥都能赚钱,做这个比种?菜卖菜赚的?多多了。

想想三个月前崔家还在为钱发愁呢,许娘子还没出月子,就托她找关系要去?做奶娘,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大,别人?见了崔大山都得叫一声崔老板。

从前崔家还不如她家的?日子好呢,现在崔家日子可比他们家好太多了。偶尔在铺子里吃了好的?,再回家看孩子都吃炖菜,刘婶儿心里还不咋好受。

刘婶儿也不是嫉妒,最多是羡慕,就觉得崔家日子好,这才多少天。

不过人?各有?命,她能来铺子干活也不错。

偶尔胡思乱想,别人?也不知道,崔如英更不知道了,她也问过崔大山二丫,刘婶儿来厨房干活如何,说是干活麻利,也不用人催。

崔如英听二人这么说,就放心了,不过回来之后照样?帮忙,跟着发面?蒸包子。

下午要先?把晚上送去?书院的?酱肉包子蒸出来,然后紧赶着就得蒸晚上铺子要用的羊肉、酱肉这两种?馅儿的?包子。

铺子里酱肉包子现在一晚上能卖一百多个,羊肉馅儿的?一天蒸八十个,上午晚上各四十,有?时卖不完剩十几个,有?时不够卖,这个还真说不准,崔大山也没找到那?个正正好好的?数,全看客人?想不想吃。

崔如英今儿就管包的?羊肉馅儿的?,包好放锅里蒸,崔大山也开始往车上装包子了。

今天晚上送一回包子,明天早起再去?送一趟,就该给结这个月的?钱了。

崔大山算着,从十五到二十九早上,一共给书院送了十四天加一个早上,也就是十五回胡萝卜的?,十四回酱肉的?。

每日虽多做几个,但还是得按照早上五百个晚上三百个算,毕竟饭堂没让多送,所以说价钱还是按照文书上的?送。

整天送的?就十四天,一日一千二百九十文,十四天是十八两六十文钱,再加上五百个胡萝卜鸡蛋的?,总共该结十八两八百一十文钱。

崔大山这两日还有?些不安,虽说这么大个书院摆在这儿,都一百多年了,不至于贪他这些钱,这些钱对书院来说只是毛毛雨,可是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书院污了他的?钱,他都想好去?官府告状了,市井百姓是小,但书院不能欺负了他们。

崔大山带着女儿送完包子,回来铺子已经有?客人?了。

晚上生意也不错,戌时过半才没客人?进来,客人?们吃完还早,赵掌柜和?孙娘子一边收拾一边等客人?吃完,也就到亥时了。

这会儿也能抽空吃个饭,赵掌柜吃了四个包子,来铺子之后,他是肉眼可见地胖了。

刘婶儿和?二丫就在后厨吃的?,包子方便,就着没卖完的?卤菜,也算简单对付一口。

而孙大婶过去?拿了三个包子,往自?己带的?盆里装,一边装,一边说道:“崔老板,我回去?吃吧。”

崔大山也习惯了,问了句,“三个够不?”

孙娘子点点头,“够的?够的?。”

看崔大山的?样?子,不是头一回了。

崔如英这些日子不常回来,期间回来一次还是下午回的?,待了一会儿就回侯府了,没赶上晚上打烊。

倒也不知,孙大婶都是带包子回去?吃的?。

崔家的?包子不小,若按酱肉包子的?个头,吃个三四个差不多就八饱了,毕竟总吃,也腻。

偶尔剩水煎包,再吃个两个小点的?水煎包就十分饱了。

像崔大山赵掌柜能吃的?,得吃五六个。

孙娘子带走?,是不能可着劲儿带,崔如英见她就拿了三个酱肉包子,也没多拿。

崔如英就多看了两眼,赵掌柜就凑过来,小声道:“这孙娘子家中孩子多,估计拿回去?也不自?己吃,都给家里孩子吃了。”

赵掌柜也成亲了,有?妻有?儿,不过他不这么想,自?己干一日活儿多辛苦,要是不进自?己的?肚子里,那?干活还有?啥劲儿。

老子肚子还饿着呢,崔家包子他也吃不够,还往家里拿,赵掌柜来铺子一个月,就往家里带过一次。

还是那?回崔如英做了菜,铺子里包子没卖完,崔大山让一人?拿两个。

崔如英知道赵掌柜说的?这些事儿,招人?自?是把家境什么的?都打听?清楚,孙娘子四十多岁的?年纪,家孩子多,长?子已经成亲了,孙子都有?了,不过还得给其他儿子说亲。

别人?都在铺子吃,只有?孙娘子自?己拿回去?,拿的?时候还低着头。

带回去?自?己吃不成,不过签文书时只说管饭,没说不能带回去?,她又没多拿,崔如英不管这闲事儿。

崔如英道:“不多拿就行。”

赵掌柜:“小娘子放心,我盯着呢。”

崔如英看了赵掌柜一眼,赵掌柜笑眯眯的?。

崔如英道:“在铺子里吃多少都行,赵掌柜辛苦一日,多吃几个包子。”

赵掌柜点了点头,但也没往撑了吃,不然晚上睡不踏实。

等最后两桌客人?吃完,赵掌柜几人?也就走?了。崔家人?留下收拾,熄了油灯关上门窗,顶着夜色回家。

六丫躺在推车里,这会儿天热,就穿了一个小薄纱,推车多晃呀,也不见醒。

五郎困得睡着了,被崔大山背在背上,四郎一边走?一边揉眼睛。

他们三个还在铺子睡了会儿,但这会儿晚,也困得不行。回去?之后连脸都没洗,就躺床上睡了去?。

崔如英还刷了牙洗干净脸,临睡之前跟崔大山说:“爹,明天早上我跟你一块包包子送包子去?,我要是没醒,你记得叫我。”

崔大山点点头,“如英,你说你大哥明儿上午回来,要不做点好的?吃?”

崔大郎去?书院都二十天了,当爹的?自?然是担心。虽说也往书院送包子,知道书院伙食不错,可还是担心儿子吃不好睡不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娘的?不在,就得当爹的?操心。

崔大郎不在的?时候家里还吃好吃的?呢,这崔大郎回来了,该买点肉做了吃。

不过都是崔如英做,让崔大山来白?瞎了肉,但女儿费事儿,他也不好意思说明儿你大哥回来,做点好的?吃。

女儿也是从侯府回来的?,而且明儿早上跟着包包子,也辛苦,不比读书轻巧。

直接使唤,崔大山还干不出来这事儿。

崔如英道:“行呀,明个结了账,爹你多给我点钱,咱们买点儿好的?吃。”

吃肉也得结了账,是这个理儿没错。

多给点儿,她就能多落下点儿。

崔大山:“肯定?爹掏钱,还能让你花钱呀!”

明儿就结钱了,高?兴是高?兴,可崔大山还有?点不安。

那?十几两银子呢,一日不到手上他就一日不安生,他估计今儿这一宿估计都睡不好。

崔如英也喜欢做菜,只要多给钱,做一回就做一回。

次日一早,崔如英是被崔大山叫起来的?。崔大山还不是醒了就叫闺女起来,他先?把六丫送二丫屋里去?,点了盏油灯,这才叫崔如英。

这个时节晚上睡觉都开着窗户,崔如英往外看了一眼,月底这几日都不见月亮,天黑得惊人?,外头好像一盆浓墨被打翻了,伸手不见五指,更别说看见左右的?房檐和?屋舍。

她揉揉眼睛爬起来,简单梳洗,父女俩往铺子赶。崔如英还没彻底醒过来,被崔大山的?推车推着的?。

到了铺子才算彻底精神了,开始了洗萝卜削萝卜皮,擦丝炒鸡蛋,虽然去?了侯府几日,但这些活儿她还记着呢。

现在多了两个锅也方便,包好的?包子直接上锅蒸,蒸包子的?时间比只有?两口大锅短多了。

不过包还是得人?包,就算包得快,那?也是五百个包子。

崔如英觉得自?己就是个会说话的?包包子机器,每个动作都是一样?的?,一大早也是为生活所迫呀。

等包子出锅,崔大山就往木桶里装,然后绑好推车送去?书院。一个早上忙这些,又守在锅旁烧火添柴,崔大山热得大汗淋漓。

他现在就穿了短打,脖子上挂一条汗巾,留着擦汗用。

做吃食生意得干净,崔大山现在可看重这个了,装包子都得垫着干净的?纱布拿。

就是太热,现在还没热起来呢,真等夏天到了,不知道啥样?。

崔大郎推车,崔如英就在一旁走?着,时不时给崔大山擦擦汗。

等到了书院,没怎么等,就有?人?出来拿包子了,除了搬包子的?三个,今儿还多了个人?,是那?日来签文书的?陈三。

陈三没管搬包子,就在前头盯着,包子数完,小工告诉他,“一共五百零六个。”

陈三笑呵呵的?,“崔老板先?进屋坐会儿,一会儿把帐给结了。”

崔大山的?心落在肚子里,不过只落了一半,钱没到手,那?就不算安心。

陈三回屋拿着账本过来,崔如英翘着脚看,崔大山道:“我不认字,让我闺女看吧。”

陈三点点头,又把账本给崔如英,钱袋子也一并放桌上了,“这月一共送了十四个整天和?一个半天,总共是十八两八百一十文,小娘子看看对不对,若是对了,在这上头签个名字按个手印……不识字的?话,只按手印就行。”

那?日签文书写?了名字,陈三记得是歪歪扭扭,字还挺大。

来之前崔如英也跟崔大山说了,今儿能收多少钱,十八两八百一十文,数目正好跟陈三说的?对上。

账本上写?了每日送的?,记得都是整数,三百五百的?,崔如英看账本没啥问题,就点了点头,“爹,是对的?。”

陈三:“钱也数数,看对得上不。”

崔大山把银子拿出来,八百一十个铜板,数了倒是对,银子用秤称过,秤是他自?己带的?,正好十八两,也没错。

他用印泥印了自?己的?手印,“陈管事,你看看。”

陈三点点头,“下回再送就是初一了,晚上送一次,早上不用。”

别给送错了。

崔大山连说了几声好,一时忘了说别的?,陈三道:“包子学生们挺爱吃的?。”

崔大山愣了愣,送了半个月的?包子,他还真没关心过学生爱不爱吃包子。

崔如英也没关心过,一来包子味道不错,不然书院饭堂也不会跟铺子定?。而来这是订出去?的?生意,是好是坏都签了半年,崔家按时按点给送就是了。学生喜欢吃也不会多给铺子钱,不喜欢吃也不会少给。

崔如英和?崔大山自?然就不关心这事儿了。

不过陈三以为崔大山不走?是想问问这个,包子挺好吃,早上一个包子,还有?粥和?面?饼,晚上的?包子少点儿,因为有?世家子弟不在书院吃。

这些日子学生吃得不错,上课的?劲头足,院长?还夸了句饭堂。

崔大山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道:“爱吃好,爱吃好呀。”

崔如英扯了扯崔大山的?衣袖,“爹,咱们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