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瞬间便陷入了沉默当中。
派出长安城九成九的军队。
这对于李世民而言,绝对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面对虎视眈眈的李潇,他又不能放任不管。
一旦将军队给派出去,他对长安城的掌控必定下降,到时候难免会出现意外。
李世民的心中不由有些担忧。
毕竟如今他李世民已经是算是个废人了,只能瘫痪在床,对于朝廷的掌控能力有限。
对朝中的那些个文武百官的威慑力也是大大下降。
难保长安城当中的有些人的心思出现什么变化,对他李世民的忠心恐怕也不一定那么足了。
墙倒众人推这个道理李世民可是明白的很,当年他不也是如此才坐上这个皇帝的宝座吗?
否则若真是这些个文武大臣如此的忠心与皇帝。
当初他李世民如何能够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又如何能够做得上这天下唯一的宝座?
狠心杀掉自己的大哥和三弟更是不怕被世人所辱骂。
谁看到他李世民,不说一声唐皇威严,谁看到他李世民,不说一声陛下万岁。
这便是天下大势。
这便是手中握着的实力足够碾压天下的大势。
如今李世民手中没实力。
应该说他的实力并不足以将天下各地的叛乱镇压,只能够归缩在长安城当中自保。
在这种时候,那些大臣还会依旧的如此乖顺吗?还会依旧的对他这个唐皇如此的言听计从吗?
人心思变,人的野心和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增长。
以前这些人被李世民牢牢的握在手中为大唐服务,可如今李世民没了手腕能够掌控他们。
满朝的文武恐怕不会再像之前那般对朝廷乖乖听话。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眼中不由露出了一抹落寞和无奈,以及那深深的无力感。
但想到关内道外虎视眈眈的齐王李潇之后,李世民不由的在心底狠狠地叹息了一声。
不将兵马全给派出去,等到李潇打到长安城,到时候局面只会变得更加的被动起来。
挡不住李潇,长安城就会立刻陷入危局当中,他这个唐朝皇帝到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在御书房中,李世民忽然靠在了龙榻上,闭着眼睛叹息道:
“派出去吧!
传朕的旨意一定要挡住李潇麾下的大军。
不要辜负朕对他们的信任。”
“老臣遵命!”
房玄龄恭敬的对着李世民低头道。
李世民点点头,依旧闭着眼睛声音却是传向了李道宗道:
“传朕的旨意,天下各地将神探司的精锐全数调入长安城。
拱卫住长安城的安全。
道宗,你可要将朕好好的管理住神探司的一切。
替朕好好盯着长安城!”
“微臣遵命!”
李道宗面色一肃,连忙对着李世民保证道,要知道自从出了洛青天那件事情之后,可以说是让整个神探司都是门面扫地。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神探司更是指责无比,不由对李世民大骂神探司的无人之处。
要知道神探司可是对着文武大臣都有监察之职。
让文武大臣颇为忌惮。
平常办案的时候是没少得罪文武大臣,现在逮到机会这些人自然要好好的办一办神探司。
也要教训教训李道宗。
毕竟李道宗对李世民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为命是从,任何人的面子向来都是不给的。
这在别人的印象当中则是固执古板死硬无比的形象。
早就让别人恨得牙根直痒痒。
李道宗亲自邀请进入神探司的洛青天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些人自然是要攻圩李道宗。
最好是让李世民将李道宗的职位撤去,他们才高兴!
不过因为李世民对他的力保才让他稳住的位置,让他继续待在神探司做他的大都督的职位。
否则他现在恐怕也不过是个闲散的王爷罢了,哪里还会有如今滔天的权势。
也正是如此,李道宗对李世民可以说是相当的忠心。
对李世民的吩咐向来都是尽忠尽职的去完成。
就在这时,李世民对着他们两人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道:
“你们下去吧!
将朕吩咐的事情给办好,朕有些累了。”
“臣等告退!”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的命令便是从长安城大明宫中传出。
封右金吾卫大将军定远郡公张公谨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
封左卫大将军谯国公柴绍为关内道行军副总管。
封左威卫大将军英国公徐世绩为关内道行军副总管。
总领三卫大军,迎战齐王李潇的反军,将齐王李潇的大军尽数诛杀在关内道。
朝廷的三位大将军得到命令立刻便开始整顿南衙禁军。
三日之内大军出动。
率领朝廷精锐大军直接便是赢上了齐王李潇,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当中都是暗流涌动起来。
这次李世民算是将长安大半的兵马都给派了出去。
不过并没有听房玄龄所说的。
派出九成九的兵马。
李世民可不是傻子。
若是将长安城所有的兵马都给派了出去,固然可以挡得住李潇反贼大军的步伐,但何来兵马来保护他这个皇帝的安全?
所以虽派出大半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