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旨意下达之后。
整个长安城的兵马立刻全都是开始调动起来。
大批北衙禁军的士兵在长安城各处开始设立哨卡,对长安城各街道进行巡逻。
左右羽林大将军季天虎也是亲自上了长安城的城楼。
跟随在国舅长孙无忌身后。
协助长孙无忌对长安城当中的青壮进行调配,将府库存放大批的守城器械全都搬运出来。
长安城作为大唐的国都。
各种各样的资源在长安城当中简直数不胜数。
哪怕是守城器械长安城储备的府库当中也是极多。
这些都是平时放进去的。
毕竟大唐鼎盛时,来自天下各地的资源,每年都会源源不断的运送入朝廷的国库和府库当中。
甚至多的放不下只能够放在地方各道的治所内。
比如关内道的凤翔府。
但长孙无忌做事向来小心翼翼绝不会轻易的犯险。
万事都做着十全的准备。
?
所以国舅长孙无忌站在长安城的高大城楼上,看着长安城背对着左右羽林大将军季天虎道:
“大将军,齐王李潇的造反大军气焰嚣张至极。
实力更是无人可挡!
我等想守住长安城,必须将长安城打造成坚城。
守城器械还是远远不够。
调派城中的青壮,全都送入各个制造监当中。
让他们加紧生产守城器械。”
“末将明白!”
季天虎沉声道。
长孙无忌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道:
“贼军势大,我等为了朝廷的荣辱也必须尽一把力。
长安已到危急万分时刻了。”
......
“末将拜见国舅爷!”
在他们说着时,北衙禁军左右龙武大军大将军高侃也是将麾下军队调上了长安城楼,高侃对长孙无忌拱了拱手道。
长孙无忌点点头:
“高将军来的正是时候......”
长孙无忌和左右武龙武大军大将军高侃聊了几句,便是直接离开了长安城楼。
等到长孙无忌离开之后。
高侃和左右羽林大将军季天虎却是保持着距离。
不过是相互客气了几句。
左右龙武军的大将军原本是李世民贴身侍卫邱明,但因为上次李承乾造反的事,让李世民对北衙禁军都是多了几分怀疑。
也是开始牢抓北衙禁军。
甚至就连大将军的人选都已经除掉北衙禁军的份。
新任的大将军高侃原本乃是南衙禁军的上将军,是兵部尚书军神李靖的下属。
对李世民倒是忠心耿耿。
但因为大将军高侃原本是属于南衙禁军的派系。
而季天虎则是北衙禁军派系。
两人自然是有些不对付。
虽然面对李世民,他们仍旧是保持和睦的状态,但私下里的关系可就说不上有多好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自古以来,派系最多的便是朝廷的军方,南衙禁军已经占据了朝廷大半的蛋糕。
北衙禁军则控制着长安城。
双方的地盘和利益在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便已是分配好了。
平常虽说关系没多差。
但军方两大派系也绝不会轻易伸手到对方的碗里。
可自从长安城中北衙禁军大将接连出问题,导致李世民已经有些不相信北衙禁军的能力了。
更加的偏重于南衙禁军。
毕竟南衙禁军才是大唐朝廷真正的精锐核心。
也是被李世民最为信任。
兵部尚书李靖才是李世民军方最信任的第一人。
所以李世民便将南衙禁军的上将军高侃,直接调入北衙禁军作为左右龙武军的大将军。
如此来才能够让李世民放心的掌控北衙禁军。
随着一条条消息发布。
在南衙禁军大营驻守的右骁卫大将军蒋国公刘宏基也是立刻接到了李世民的圣旨。
接着便是连忙集合麾下军队。
率军马不停蹄的进入长安城当中联合北衙禁军守城。
都知道李潇的大军虎视眈眈。
特别是在张公瑾和柴绍两人带着大军命丧关内,可以说是朝廷的脊梁骨都快要被打断了。
他们这些人如何不紧张?
李潇所率领的造反大军随时都可能来进攻长安城。
并且在一早长安城中的两道圣旨便是秘密传了出去。
一路向着京兆府的方向。
命令大将徐世绩驻守在京兆府牵制李潇的兵马,李世民对他下了死命令,必须守好京兆府。
另一路则是由神探司的密探秘密地送入陇右道。
送到军神李靖的手中。
这是李世民的亲笔信。
信封中写的内容就连国舅长孙无忌都是不知道。
李世民没对他们说,他们自然不敢轻易的过问,现在李世民的脾气可是不好。
长安城当中满是警戒。
哪怕是寻常的百姓都是感到了压抑无比的气氛。
都是暗道齐王李潇的造反大军恐怕要打到长安城了。
否则长安不会如此的紧张。
这次国舅长孙无忌亲自挂帅统筹长安城的守备,让文武百官都是瞪大了眼睛。
长孙无忌可不是打仗出名的。
他最拿手的还是内政。
不过长安城在他的调动下却也是井井有条,军纪严明,士卒都是严阵以待守备长安城。
看到国舅如此卖力朝中的文武百官顿时都是安心不少。
长孙无忌也是没有办法。
之前,长孙无忌在离开李世民的御书房后他便是进入了他妹妹长孙皇后的宫殿内。
他也是听说唐皇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怒斥了几句。
所以便打算去安慰一番。
哪怕离开宫殿,他还记得当时长孙皇后对他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