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你这入门速度,至少大半年的时间都过去了。”
“而且专利部门程序本来就繁琐,你打好报告先要经过医院批准,然后再由他们递交到专业机构。”
“最后一关还要省科委把控。”
“你有没有算过究竟该要多少时间?”
“你把我的数据整理一下,一边研究一边去申请,两不耽误不是更好吗?”
“科研技术日益更新,你不去申报别人就会抢了钱,这就叫竞争懂吗?”
“晨希还说你是一个思想活络的人,我今天发现实则迂腐的很。”
“也不知道你们那科长看中你什么?”
“你要是我的学生早就扫地出门了。”
“对了,把我给你列出的材料全部搞明白了,再向我请教。”
“我是高科技的天才,不是教孩子的幼师。”
碎碎念了一大堆,而后回忆我的就是黑屏。
连反驳的机会都不给我。
我拿着电话一副傻呆呆的模样,许久之后才回想着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
郑大彭话说得不好听,但却一语中的。
我当机立断,赶紧重新拿过他的资料细细的研读起来。
把其中的重要数据挑挑拣拣,准备一边精读一边申报。
但就算有了郑大彭的提点,我看起来依旧是一知半解。
最终我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医科大学的导师身上,她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在学校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