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威威,皇上到底是名正言顺上位的,又勤政爱民,民心所向,皇上下的旨意,那便是天子之言,不可违逆,可若是朝政之上出了差错呢?”
平王妃面带微笑,说的轻描淡写,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平王怔了怔,眼中袭上一抹疑惑。
“你的意思是……”
“太子殿下接手朝政,可朝政之事哪有那般简单?这期间若是出什么差错,皇上定然会是生气的,还有,太子很快就会入主东宫,正是缺人手的时候,王爷安排几个人过去,也是情理之中。”
平王妃所会的这些都是内宅争斗的手段,如今放到这种大事上,虽然抵不了太大的作用,却也是可行。
平王脸上的怒气渐渐散去。
“本王的王妃当真是难得的奇女子,有此佳人,乃是本王的福气。”
“王爷又打趣妾身,妾身院里有几个丫头,长相标致,也忠心耿耿,不日妾身便出面送入宫中,安排妥当些,也是能进东宫的。”
平王妃轻笑。
平王点了点头,他自是高兴的。
这沈云祉日后便是皇宫中人,身边的宫女侍从出现几个别有用心的也是正常。
“只是,这些人若是……”
“王爷安心,她们自然能在妾身身边侍奉,妾身自然是有把握的,这些丫头的家人,都由妾身照料。”
平王妃打断了平王的话,眼中满是自信。
平王大笑出声,他自然知道这些都是小手段,可只要能动手,对他来说就是有机会。
平王拉起王妃的手,不住口的称赞。
“王爷这些日子烦心,已然许久没有进妾身的院子了。”
平王妃低垂下眼眸,脸颊处袭上两朵红晕,浅笑间风情万种。
平王没有犹豫的起身,将平王妃拦腰抱起,眼中满是炙热。
“本王也是万分想念王妃。”
只说着,他便将王妃抱到床榻之处。
门外的李嬷嬷意识到了什么,让下人们都散去,去忙自己的事,她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
太子行册封之礼,是在宫外的国庙举行。
皇上身子不好,无法出宫,也无法观礼,便让首辅大人带着诏书与太子印,代他观礼。
只这样一个差事,便已然开始有人猜测,首辅大人与太子殿下怕是已然联手,或者说,是做了什么交易。
“首辅大人有个孙女,正当妙龄,素有京中第一才女之名,家世地位,人品相貌都可与太子殿下相配。”
“就那位赵千金?才不才女不敢说,倒是听闻极其嚣张,目中无人。”
“首辅大人的亲孙女,赵家的掌上明珠,自是有嚣张的资本。”
“那所谓人品便是一句空谈了,不过是门当户对。”
……
观礼的人群中,也不乏有人在议论着。
顾皎皎站在角落里,听着这些议论,心里不是滋味,但她的目光一直锁定在高台之上。
册封之礼乃是大礼,要祭天地,读诏书,更会由沈云祉亲处祭祀皇室祖先,除此之外,还要敬百官,敬万民,以证他日后会倾听意见,爱民如子之决心。
这一件接着一件下来,神圣而肃穆,也会让顾皎皎觉得,她离沈云祉越来越远。
沈云祉一身暗黄色的衣衫,是礼服,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他立于高台之上,神色淡漠,挺拔高傲,那生人勿近的模样,更显示着他日后要走的路。
礼成,万民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