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瑞勉强的扯了扯嘴角,还悄悄的后退了两步。
“不,不是,哎呀,属下想起来,今日还未去拿奏折,属下先行告退。”
自从顾皎皎离开后,沈云祉这脾气就变得古怪起来。
他从未再提过顾皎皎,甚至没有询问她的伤势如何,就好像那人不曾来过东宫一般,但是对于伤过顾皎皎的那些人,他未曾手软。
到底是太子的身份,一时间处置了那么多人,还包括京中的府尹,这自然也会引起朝臣们议论,一些大臣也借此机会,在朝堂之上谏言。
有人说沈云祉太过霸道,也有人说此事处置的太过严重,甚至还有人提及,太子如此行事,臣民不服,还需要皇上出面主持公道。
首辅听着这些,面露凝重之色,他没有开口帮沈云祉说话,而如那些朝臣一般,等待着沈云祉的答案。
沈云祉坐在高位之上,看着百官激昂。
这便是人心。
冬日已至,边关苦寒,将士们缺衣少食,边关百姓经历雪灾,这个消息半月前就已经报上朝廷,可却无人在朝堂之上讨论。
现在呢?因为本就是证据确凿,贪官污吏之事,却争论个没完。
“殿下,府尹到底是一方父母官,虽然有些证据证明他与人勾结,可是到底也是罪不致死,人还未审讯便死在牢里,总有不妥。”
一位大臣的声音洪亮,好似他自己说的很有理的模样。
沈云祉的忍耐也到达了极限,他在椅子上起身,抬手指了指刚刚说话的那大臣。
“说的好,仵作已验尸,府尹是中毒而亡,就算有再大的罪也不该就这样死了,你,接下来就由你调查那府尹中毒之事,不限时间,不限结果,有线索就好。”
沈云祉的话音落下之时,整个朝堂都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也人人自危。
“殿,殿下,臣并非属于吏部,不擅于查案,臣……”
“不,你擅长,根据律法,结党营私,贪财渎职乃是死罪,这府尹的罪证摆在眼前,你还替他鸣冤,想来他定是有冤屈的,你仗义执言,若是能帮他沉冤得雪,本太子也好当众认错。”
沈云祉冷眼扫过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到那位大臣身上。
大臣的脸色骤变,慌乱之余,也意识到沈云祉并非是玩笑之言。
“太子殿下恕罪,臣只是,只是有感而发,并未为罪臣开脱,还请殿下明鉴。”
“本太子已然明鉴,既下了旨意,便不会收回,其他大人也是,若觉得此事不妥,可与这位大臣一同调查,递个折子说一声就行。”
沈云祉居高临下,每一个字都让他们听的清楚,只是与刚刚不同,那些大义凛然的大臣们却无一人开口。
地上的人在求饶,在辩解,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沈云祉却已然下令退朝,他从不觉得认错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退朝后,首辅大人并未离开,而是与沈云祉同行,去了东宫。
“听闻首辅大人近来偶感风寒,我抽不开身,没有去看望大人,现在可好多了?”
沈云祉客套着。
“年纪大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太子殿下赏赐了风寒药,臣服用了,现下已好了许多,臣也愧疚,不曾想几日未上朝,便发生这等大事,是老臣疏忽了。”
“大人何出此言?朝堂之事瞬息万变,怎会事事如人所料,大人助我良多,只有感激,何来怪罪?”
现如今,沈云祉说这种话,也算是信手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