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想要以轻步兵为主力攻破敌人阵地纯属痴人说梦,哪怕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虫族,它们手下的部队都并不是纯轻步兵。

然而,在另一侧,张格等高级军官没有等敌人在犹疑中选出最佳选项。

简单统计伤亡后,众人发现在几个小时的交战中,敌我伤亡比差不多在三十比一,敌人还能找到的尸体数量差不多在十三万具左右,加上那些拼不起来的,估计怎么说都有二十来万了。

当然,三十比一还是在算己方受伤之类的情况下,考虑到对面没啥伤员,单论死亡比可能还要翻个倍不止。

回归正题。假设敌人的人数多达两百万,这死了的二十万也是之前用来围攻泰坦的主力,包括了很多的重型装备,更是整支兵团的十分之一。

所以,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指挥部不是单纯把我们派来这面对几百万上千万敌人送死的话,那他们就是对敌人在各个战区投入的兵力数量有着大致的概念。

也就是说,我们眼下面对的敌人的数量大概率不会多到死了二十万都无所谓的地步,很可能他们在承受这个级别的伤亡后,已经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中,是进攻的良好时机。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团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提前进攻,让信使传回讯息,把还在头顶上的奥特拉玛团也一起拉了下来。

天色渐暗,双方都在等待着。

不巧,是帝国一方等待的东西先来了。

在钢铁勇士阵地的更外围,两万余名护教军从天而降,他们在短暂的困惑后,不仅顺势截断了钢铁勇士所呼叫的各路支援,还突袭了他们设置在后方的各类后勤基地、预备部队之类。

一侧是因钢铁勇士紧急呼叫而不得不强行军奔袭赶来的援军,另一侧是防备相对脆弱的敌人大后方。

护教军左右开弓,打得不亦乐乎,一时间有点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前者,凡人邪教徒们在带着枪弹的情况下,奔袭几十上百公里,筋疲力尽,然后连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迎面撞上了以逸待劳的护教军。

后者,主力部队大部分调去了前线加固防守,由于需要对抗泰坦,重武器更是所剩无几,结果一堆机器人、步行机、重装载具从后面创过来。

场面不能说是强强对抗吧,至少也可以说是狼入羊群。

而且,有意思的小细节是,原本还不会这么没有还手之力的,但因为恶魔、叛变星际战士、装甲载具精锐之类的行动速度要快得多,所以他们基本全都不在这些后勤和普通邪教徒们所组成的慢速队伍里,而是早就已经抵达了前线。

这才导致了疲惫的邪教徒们和脆弱的后勤被突如其来的护教军短时间内按着暴打。

当然,也没有留给他们再多绷不住的时间。

在察觉到了敌人后方的混乱之后,早已蓄势待发的阵地内各部队以泰坦与亚考兰第一机步团为矛头,向敌人的阵线发起了进攻。

第一百八十七章不是,你主力呢?

钢铁勇士的阵地一侧,当其指挥官接到接连的坏消息时,仍旧敏锐的从繁杂的信息流中抽离出了那些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首先,这不是一次偶然的行动,而是某种更深入计划的前奏,前后两侧敌人加起来的数量很可能超过十万,甚至是二十万,这甚至还只是第一批次的进攻部队,后续有多少,一百万?还是两百万?没人清楚。

无论这些部队是从死林节区本身调出来的,还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支援,都意味着其改变了一贯的被动防御态势,而组织起了某些新的计划。

结合之前的战况来看,此地钢铁勇士的指挥官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性,即死林节区得到了大批增援,其数目多到可以空出一部分兵力用于反击。

这一状况以及他自己的猜测都被一同传回。

而其次,就是敌人的目的。

从目前的进攻态势来看,他们的目的很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歼灭自己,或者是为了逃离防御圈,如此多的机动力量,应该是为了某个以百公里为作战尺度的目标而调集的。

有极大可能是为了找到一个战役突破口。

或许是附近的某种重要物品?也或许是一次从后方袭击的军事冒险?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他必须要尽可能的坚守下去,不能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退,哪怕不能完全阻挡敌人,也至少要坚持到他们的作战意图暴露一部分为止。

当然,说是这么说,猜到是能猜到,转换到前线能不能做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前线,亚考兰第一机步团突破敌人防御的方式极为简单粗暴。

张格指挥战将泰坦升空,用其大功率探测器扫描出敌人阵地的大致状况,然后,仗着自己搭载的武备手长,在敌人大部分武器的射程外射击,清除那些包括超重型坦克、重型火炮、防空节点、野战机场在内的难啃单位。

这里的大部分指的主要是那些单兵武器,因为如今的作战尺度太小,拉到最远也超不出大部分火炮的射程...不要小看单兵武器对个体泰坦的威胁,在这种大沙原上,没有友军掩护的情况下,十几万甚至数十万把激光枪聚焦在同一个单位上,所能造成的破坏力是很可观的。

而在拔掉了那些威胁较大的重型目标后,己方陆行舰、超重型坦克、骑士机甲和重炮之流进场,进一步清除剩余的中型火炮、防空炮、常规装甲单位。

最后,当敌人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重火力反击能力时,再由野战防空掩护空军战机和常规火炮进行打击,拔除敌方连级或者以下级别火力点之类的目标。

一切战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发挥出更优势的力量,而如今张格发挥出更优势力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优势火力。

就像之前所说,这种优势火力甚至已经到了无法用地形来抹平的程度,哪怕是敌人把重火力阵地设置在好几个沙丘后方,一发火山炮也能直接连带着几个沙丘和那处阵地一同蒸发。

期间,敌人组织了好几轮反攻想要扭转这种被动态势,但,成也精确计算,败也精确计算。

钢铁勇士由于规划得过于精准,手里的反泰坦火力只是刚好够拔掉原先的泰坦编队和随行骑士家族,在打到此前快要击毁掠夺者泰坦的最后阶段时,其实反泰坦力量也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虽然留有冗余,但一个能飞还硬得过分的战将泰坦还是直接撑爆了这点冗余量。

一轮轮的进攻中,一条条战线被突破,即使钢铁勇士的指挥官穷尽了最后一丝智慧,榨干了手头的最后一点资源,也没能做到他所想象的需要达成的最基础的战略目标。

甚至没能坚持到等海军抵达。

而由于张格一直活跃在前线,他还没找到一次能组织手下的精锐进行一次传送跳帮的机会——传送是需要空间坐标的,如果没有人提前设置信标,这种空间坐标基本上做不到非常精准,误差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都很正常。

而做不到一定精准度的话,直接去一线刺杀敌方指挥官就得好好考虑一个问题:

你传送过去的人能不能在对面重火力和一线部队的拦截下打到要刺杀的目标身前?

十几米是很短,但那个冒着金光劈了好几个星际战士的战斗修女从来没离开过目标十几米,虽然钢铁勇士的指挥官自信于在带着小队的情况下,不会输给她,但问题是人家也不需要赢啊,只要拖住斩首小队,然后击杀再交给反应过来的大批友军就行了。

难道要赌她在传送时刚好不在么?

终结者是很硬,但没有硬到能猛猛吃四面八方打过来的重爆弹、等离子和地狱枪都无伤大雅的地步,只要被拖慢步伐就只有死路一条,星际战士对凡人的正面碾压基本是基于反应、速度和技巧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来进行的,并不是说真的能站在敌人堆里扛着重火力屹立不倒。

之前几名通过登陆仓直接砸到张格前任部队阵地里的混沌星际战士就是如此,先通过超凡的射术瘫痪重火力,再化整为零,乧冲进一条条战壕里屠杀。

但眼下...

看着身边寥寥几名终结者,自认为已经尽了全力的钢铁勇士指挥官也只能无奈放弃了这诱人的最后挣扎,转而调集仅存的精锐力量,扭头在外围护教军所组成的拦截线上勉强打开了一个口子,将残存的关键物资与人员输送撤离。

不是我军不尽力,奈何敌人有泰坦。

当然,对他而言显得有些绝望的作战,对于星界军一侧来说则显得有些迷茫。

重火力打完,冲锋,对面被冲烂,然后下一个阵地再重复一轮。

不是,对面的主力呢,对面的硬骨头呢?

怎么打得最艰难的一仗反而是刚刚登陆下来的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