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

听到寿礼的话题,李婉澄也有了些兴致,“今日去给母后请安时,母后也问了寿礼的事,妾准备了一副自己绣的百寿图,林氏备了一尊玛瑙佛公。”

太子点点头,觉得妻妾们准备的寿礼算是妥当,也不多问了。

倒是李婉澄有些好奇地问:“殿下可准备了什么寿礼?需要妾身和林氏协助殿下再准备些许吗?”

徐瑞卿也愿意和人聊聊自己准备的寿礼,他兴致勃勃地说,“今年我准备的寿礼倒是不出奇,只是新巧些,前阵子南方设了衙门和海外通商,海外洋人竟能做极好的玻璃,我看他们贡上来的玻璃器皿都算是精巧,本想献上,不过有个泰西的传教士说他们还能做无色的玻璃,就找他们做了大块的玻璃给父皇做寿礼。”

“玻璃器皿妾倒是知道,比之瓷器更多了些玲珑之美,倒是大块的玻璃有什么用?”,李婉澄听了太子的话有些好奇,继续追问道。

目光在谨德殿内的窗户上转了转,徐瑞卿说道:“你且看现在的窗纸,虽说宫内都是用上好的高丽贡纸糊的,但是到底还是不够透光,冬日里保暖也差些,可是现下西洋人能做出大好的透明玻璃,用来镶嵌在窗上,不正正好?”

李婉澄转头看向自己那几扇雕花细作的窗户,想想要是能把窗纸换成玻璃,确实是更好,也觉得太子这份寿礼奇巧又实用,便真心实意地夸赞道:“今日去请安母后还夸妾好心思,现下知道殿下的礼,才觉得人外有人。”

这边夫妻二人都觉得对方送的寿礼不错,李婉澄内心里则更高兴太子觉得自己的礼更好,没怎么追问林慕月要送的贺礼。

第10章

林慕月倒是不知道太子妃现在的心情,她正在和邹姑姑还有张司言一起闲话,过了三个月,林慕月的胎倒是很稳,现在也没觉得哪里不舒服,但是提前取取经总是没错。

“姑姑可能预测我这胎要何时生,我之前听说妇人怀胎并不一定要十个月,我家里的嫂子们怀胎时,也并不都是足月生的”,林慕月家里上一辈三个男丁,这代的堂哥堂弟更是多达七个,她自己有两个亲哥哥,二叔家三个男子,三叔家还有两个,其中四位堂哥都娶了妻,嫂子们怀孕时的行状,她还真知道一些。

“娘娘所言极是,妇人怀胎十月,但是有些会早生,有些会晚一些,只要胎儿安全,倒也不必担忧”,邹姑姑听到林慕月的问题也点点头。

邹姑姑顺着这话又补充一句:“虽说民间女子有孕,都要补一补,但是娘娘身体康健,怀孕了适当进补即可,一些大补之物倒是不必多吃,尤其是娘娘如今月份还小,还是要多走动,不然生产时胎儿过大倒是不好。”

林慕月听到邹姑姑这么说,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她在现代时也听说过有孕时不能过于补营养,要不然胎儿太大或者有别的指标不达标,就只能刨腹产了。现在她一个倒霉到了这不知名的古代,可没有刨腹产这种技术,那就更不能过分补充营养,把胎儿养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