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06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赏析(2 / 2)

🎁美女直播

天子耕一下,

班三之,

百官依次每人耕三下,

庶民终于千亩。

轮到庶民就耕完了整片籍田。

其后稷省功,

然后由稷检查质量,

太史监之;

太师负责监察;

司徒省民,

司徒检查民众的耕土,

太师监之。

太师负责监察。

太师:负责军事的高级武官,一说是辅弼国君的高级官员。

毕,

结束之后,

宰夫陈飨,

宰夫陈设宴席,

宰夫:负责调制食品的官员。

膳宰监之。

膳宰负责监察。

膳宰:掌管膳食的长官。

膳夫赞王,

膳夫在前引导,

王歆太牢,

天子享用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

太牢: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宴品。

班尝之,

百官依次品尝,

庶人终食。

庶民最后进食。

“是日也,

“这一天,

瞽帅音官以风土。

乐师带领他的属官审听土风。

风土:韦昭注谓“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廪于籍东南,

粮仓建于籍田东南,

廪:粮仓。

东南:古人以东南方为生长的方位,所以把粮仓建于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钟而藏之,

作物集中收藏在里面,

而时布之于农。

按时令分发作种子。

稷则遍诚百姓纪农协功,

稷就一一告诫百姓要协力耕耘,

曰:‘阴阳分布,

说:‘日夜均等,

阴阳分布:指日夜等长,即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震雷出滞。

春雷惊动了蛰伏的虫豸。

出滞: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即据此命名。

土不备垦,

田地不全部翻遍,

辟在司寇。’

将由司寇治罪。’

司寇:负责刑法的官员。

乃命其旅曰:‘徇。’

于是命令众人道:‘开始干。’

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

农师第一,农正第二,后稷第三,司空第四,司徒第五,太保第六,太师第七,太史第八,宗伯第九,

太保:辅弼国君的高级官员。

宗伯:掌管礼仪的官员。

王则大徇。

然后天子履行亲耕仪式。

耨获亦如之。

收获时也如此。

民用莫不震动,

农具都动用起来了,

恪恭于农,

大家都勤奋地从事耕作,

修其疆畔,

整治田界,

日服其镈,

天天拿着锄具,

镈(bó):翻土的农具。

不解于时,

不错过农时,

财用不乏,

国家的财物因此而不缺乏,

民用和同。

百姓因此而和睦相处。

“是时也,

“当时,

王事唯农是务,

天子的事务只注重于农耕,

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

从不要求自己的官员干别的事而妨碍农务,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春、夏、秋三季务农而在冬季演习武功,

三时:指春、夏、秋三季。下文的“一时”,指冬季。

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

因此征伐则有斗志、守备则有财力。

若是,

像这样,

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

才能取悦于神灵而得到民众拥戴,

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

祭祀能按时供应而国家用度充裕。

“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

“现在陛下打算继承先王的事业而废弃那最重要的事情,

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

使供神的祭品匮乏而阻塞民众的财路,

将何以求福用民?”

以后靠什么向神祈福、役使民众呢?”

王不听。

宣王不听劝谏。

三十九年,

三十九年后,

战于千亩,

在千亩发生战争,

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王室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败。

姜氏之戎:当时活动于周西部边地的少数民族之一。

虢文公,西周时期虢国国君,谥号文公,又称虢季,虢国上阳人,虢公长父的儿子,虢石父的父亲,他是史记中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按籍受税制度的拥护者。今本《竹书纪年》周宣王十五年(前813年):“王锡虢文公命。”

喜欢2024开始记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2024开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