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晓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这个月,卫韶报平安的信迟迟未到。
她盼了好些天,昨日终于送到了。
可是,她只一眼就看出,那字迹,绝非出自他之手。
纵使已经看出写信之人是在尽力模仿他了,可还是没办法完全模仿得一模一样。
因为他有个小习惯,是别人极其容易忽略的。
落笔时,最后一笔,较之其他的笔划要重一些。
一般人若是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江春晓看的很准。
那信,的确是刘颢代笔的。
大军被敌军的毒烟突袭重创,一半士兵中毒,不能出战。
姜国趁机发动车轮战。
卫韶和其他各位将军,都顶着一身疲惫,在前面带头和敌军厮杀。
在带领士兵连着数个日夜不眠不休的守城出战之后,他被敌人伤了手臂。
回到军营的时候,卫韶体力不支晕倒了。
醒来后,他才发现,给江春晓写平安信的日子,早就过了。
因为手臂受伤,握笔写不成字。
他便口述,让刘颢代笔,写了信。
江春晓收到信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她才想到偷偷入宫,想要看看有没有前方的战报。
果然,如她所料,军情紧急,卫韶他们有了危险。
“皇上为何不肯派救兵?!
难道,您要置那三十万大军的生死于不顾吗!?”
这一年多,江春晓每隔两日会入宫陪小皇帝下棋,聊天。
她一直都遵守礼法,对他很尊重。
这还是她第一次,如此大胆的冒犯他。
所谓,关心则乱。
她现在是真的慌了。
卫韶都能让人代笔给她写信了,她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信中没说,折子上也没有说。
“不是朕不肯。
而是不能。
那些老臣,在大军出征前,就一直在想方设法的阻挠。
如今,这仗打到这种程度,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北漠王庭和南疆又都蠢蠢欲动。
说要增兵,他们更不会同意了。”
小皇帝攥着拳头,眼底血丝清晰。
这几日,他也备受煎熬。
议论一次又一次,都是没有结果。
“那还有什么办法吗?”
“有一个人可以,只是朕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出手相助。”
“禹王?”
“姐姐,你还真是聪明。”
“可惜,如今朝中,没人愿意做这个使者。”
禹王虽是藩王,可是他想杀谁,他这个小侄子皇帝也奈何不了他。
去淮阳请兵,和去姜国谈和,一样是一个费力不讨好,还有掉脑袋风险的活。
主和派不会去,主战派不敢去。
这两日,他在朝堂上已经表明想要请淮阳禹王出手的态度,可惜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没人应声。
文老丞相卧病在榻,倒是想去,可小皇帝恐他那身板,还不等到淮阳,就……
若是禹王愿意出兵,他是主张和姜国继续打下去的。
毕竟,没有哪个帝王愿意看到自己的百姓被人欺辱。
一旦求和,势必会各地赔偿,任由姜国狮子大开口索取城池、金银。
“我去!
请皇上准许,民女携秘旨前去淮阳禹王府,向淮阳王请兵,增援伊城郡的将士!”
“你去!?”
“为了舅舅,你竟连命都豁出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