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电视剧何时走出混沌(1 / 1)

🎁美女直播

商业制作对艺术的冲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计划经济下,北京电视剧制作单位确实拍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好片子,例如《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那时拍片子,经费并不充裕,投资也不大,主创人员拿的都是工资,另外也就是每天几角钱的补助,所有的经费都用在了片子的制作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拍出了轰动全国、直至今天仍让人念念不忘的好片子。那时拍片子的人,想的不是如何挣钱,而是想方设法把片子拍好,因此创作出了一批精品,也造就出了一批电视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电视剧制作也大多从商业角度考虑。投入大了,电视人可以从中挣到大把的钱,和过去相比,不论名和利都有了天壤之别,反而搞不出精品了。这种现状,并不完全因为市场竞争的问题,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看当时北京地区电视剧的代表作品,仍没有哪家制作单位的作品可以逾越那个高度。有钱制作电视剧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人们只为了钱,也就忽视了艺术的创作规律,艺术反而被金钱湮没了。大投入、大制作是产生精品的有力保障,而在我们这里恰恰相反,很大一部分投入用在了主创人员的劳务当中了;相对而言,用于技术制作方面的经费也就少了。

主创人员并没有因为钱挣多了,而把艺术水平提高上去。为了钱,影视人一部接一部地上戏,草草地结束一部片子,没有来得及沉淀,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连新剧本都来不及细看,就站在摄像机前对台词了。演员是这样,编剧、导演也一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电视剧的制作由以前每年的几十集发展到今天的五六百集,有的被廉价地卖掉,更有甚者被打捆批发了,存活人们心目中的又有多少呢?

有了钱并不一定是坏事,然而影视人的敬业精神尚不具备,在影视市场尚未规范的今天,势必会造成一些急功近利者眼中只有钱,而忘了艺术。这些影视人就此夭折是早晚的事。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稍懂一些艺术常识的人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换句大白话说,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目前电视剧质量下降,与主创人员缺乏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沃土,有些电视剧人在刚出道时,确实写过、导过、演过比较成功的作品,那是因为主创人员当时有着丰富的生活底蕴。创作源于生活,于是也就有了艺术上的成功。艺术上的成功也就给一些电视人带来了名利和地位上的变化,按老百姓的话讲,已经是“腕儿”了。各种出人头地的活动和片约便接踵而至,“腕儿”们已经没有时间思索什么了,接活,挣钱,出名,驶上了一条快车道。不管这部作品是否适合自己,也忘了自己为何成功,没有了情感上的投入,没有了生活的积累,只管闭门造车,于晕晕乎乎之中奔钱而去。

缺乏生活的积累,却还要不断地编下去,演下去,导下去,后果便可想而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假、大、空”的作品问世了,这样的作品,观众能买账吗?制作单位不管作品好坏,都要一如既往地炒作一番,有时会得到一时之利,毕竟不是长远之计,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也属正常。如果这些人能在失败中早些警醒还不算晚,但他们的警醒并不是检点自身的问题——在向“钱”赶的路上,也没有时间去想——一概把失败归结于客观因素,在乱眼看名利的红尘中,艺术终于被湮没了,剩下的只能是“假、大、空”在流传了。

近亲繁殖的畸形儿

不论干什么行当,时间长了都会形成一个特定的小圈子。影视界的人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形成这样的圈子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影视创作不是个体劳动,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们都知道,搞艺术创作的人,因文化背景不同,气质、修养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千差万别,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定式。这种定式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无形中就制约了艺术的发展、创造。每个从艺人员都很难逃避这种定式,能否打破这种定式,完全靠自身的努力。

因志同道合形成的小圈子,时间长了也会出现这种不利于创作的定式。这种定式的形成制约了电视剧的发展。创作路数的狭窄,导致作品千人一面的印象。没有提供新形象,没有新生活去补充,情节、故事大同小异,观众自然对这种现状不满。为亲情,友情,哥们儿姐们儿的“义”所左右,这种圈子很难打破。中国人有着自己古老的观念:肥水不流外人田;苟富贵,毋相忘。这些观念使这个小圈子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外人很难走近,更别说能在其中了。转来转去,就那么几个熟面孔,这种近亲繁殖,势必把艺术引向一条死胡同,产出一批畸形儿。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规模化生产,适应市场,提高主创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素质等问题,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一切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