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要说起来,中原之地的基建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往远了说。
这大秦时期的李冰治理蜀中建立的都江堰。
用了两千两百七十年。
往近了说。
前朝皇帝杨广下令开凿的大运河,也惠泽千年之久。
所以,唐朝时期的兴修水利,其实也是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这也就有了贞观十五年之时,唐朝进一步增加的耕地数量,也是围绕在汉朝的水利工程来逐渐扩张。
仅仅是汉水一线,就包括萧何堰、高堰、杨镇堰、五门堰等等一眼看去就能发现其牛逼的堰坝。
再加上许敬宗后来修建的十八条水渠,再到这些年来修建的水渠,几乎是把黄河、长江、淮河、渭河、汉江等等大江大河的水全部引流到了地方上。
说实话,唐朝在兴修水利这一方面的功劳,还是比不上汉朝时期。
可能仅仅也只是达到了汉朝时期的一半左右。
就这,李世民已经是觉得自己的功劳,差不多和汉朝一样了。
对于他来说,什么天可汗,都不过是虚名罢了。
可汗还是突厥一首领的称呼。
相比较起来,他更喜欢千古一帝。
想要的功绩也是‘远超炎汉’。
汉朝虽然有着西汉和东汉之分,却也算是一个王朝,毕竟皇帝都是老刘家的血脉。
所以汉朝传了四百多年。
从此之后,中原人都自称自己为汉人。
等到了晋朝之后,还有了汉胡之分。
李世民自己就知道,就算是他打下了江山,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
然后有了这贞观之治。
可真要论起来,有人还是会说自己才是真正的汉人血统,而李家,也就是他这位坐在皇帝的位置上的人,还是有着一半的胡人血统。
就比如,五姓之家为了汉人的血统,选择互相联姻,嫡子嫡女从不外娶,也不外嫁。
以此来保证自家的汉人血统。
一直到了陈平安和孙思邈站出来,证明了若是没有出五服,也就是近·亲·结婚,婴儿容易夭折,又或者是呆傻、先天缺陷等等。
这才让五姓之家不敢再互相联姻,却也还是想着办法,保证自家的汉人血脉。
李世民觉得这也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多,再加上,大唐也没有传承四百年。
若是能够传承五百年,甚至是更久。
到时候,世人认可了大唐,也就认可了自己唐人的身份。
若是能有如此光景,这时候,他的功绩必定是‘远超炎汉’。
所以,李世民也就采取了陈平安的建议,开始修建官道,开始兴修水利,开始增加农田,把土豆、玉米推广到天下各地,又完成了北征、西征、南征、东征。
这些大型工程带来的好处,绝非仅仅是巩固皇权,更是为了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唐的浩大工程还在持续着。
就是这天下十三道的官道,也一直在维修。
好比桥梁的技术得到了改良,拥有了更高的技术,可以修造一条更长、更牢固的桥梁。
那么,天下十三道的官道路途中就可以架起桥梁,从而缩短路程了。
原本的官道路线留着,再重修一节,可以从桥梁上面过去。
这样一来,人若是行走的话,也就方便多了,不用翻山越岭啊。
就是这巨型蒸汽机车嘛。
还是要从原本的路线行驶,因为新修建的桥梁,还是经不起那么重的巨型蒸汽机车压。
同时,从州城到县城的官道也在修建。
虽然比天下十三道的官道要窄一些,怎么说,也是一条宽大的马路啊。
而原本从长安开始修建的官道,其实就是沿着原本的大秦修建的秦直道而扩建。
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
再然后,就是天下十三道凡是有着铁矿、铜矿的地方,都修建了炼铁厂。
这是一道硬菜。
特别是在大唐关外,比如天竺、越南、拜占庭等地,购进铁矿。
大唐每年卖出去的海盐、茶叶、丝绸什么的,换取了他们土地底下的铁矿、铜矿、黑火油、玉石、黄金等等硬通货。
这些资源叫做不可再生资源。
陈平安就和李世民讲述过一个道理。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
什么又是不可再生资源。
大唐要保住自家土地下面的不可再生资源,留着给后代,然后用可再生资源去换取西方的不可再生资源。
这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以说,从贞观三年之后,从水泥被烧出来之后,大唐的基建就再也没有停下过。
到了如今,是真的随处可见的工地。
就是这京师长安城中都能见到一些工地,在外城盖房子的,已经有了九层高楼。
再高,虽然也能够建造起来。
毕竟有了钢筋混凝土嘛。
就是这成本还是比较高,水泥的成本现在比较低了,但是钢筋的成本还是比较高。
这一道硬菜,还是比较难啃的。
别看有了炼焦法。
可是现在的高炉炼铁和千年之后的高炉炼铁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技术上的瓶颈,带来的就是成本很高。
再加上,九楼已经是三十米左右了,再高,真要是不小心着火了。
高楼层的人就非常危险,很容易被活活烧死。
因为这时候没有相应的配套的救援设备啊,而若是九楼的话,真要是着火了,还是能及时救援的。
房地产已经在慢慢地被带动,但是却又不是那么的爆火,没有什么学区房、海景房、江景房等等炒房热。
大家也都是按需购买,而能够买房的人,其实也都是一些有钱的商贾。
至于大部分的百姓其实还是更愿意耕种,他们是离不开土地的。
就除了会种地,其他什么都不太会。
让他们去经商,那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赚钱。
而种地的话,只要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翻土、种下粮食种子、等待着发芽、除草、施肥、再收割就行了。
这似乎是最简单的,也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面的手艺。
只要有地种,那就饿不死。
但是陈平安知道若是让百姓们都去种地,那还是一个男耕女织的社会。
贞观元年一直到贞观五年,这个期间的大唐和历史上的大唐没有太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