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顾长生副总队大驾?”
“小道顾长生,劳烦道友了。”
“不敢不敢,若副总队只是个小道,那我也就是个穷酸文人了。”这男子连连摆手,随后侧身一礼:“之前接到穆总队的消息,得知顾总队来这边,时间比较着急,所以才有失礼数,还望顾总队不要见怪。”
“不必如此,倒是我心血来潮,来的比较突然了。”
“那顾总队,还请移步,院长已经在书院等着顾总队大驾了。”
顾长生也不好拒绝,毕竟现在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第六局,该有的礼数虽然他觉得麻烦,可又不得不接受。
于是便在这位男子的陪同下,一起上了车,朝着墨池书院的方向开去。
似乎是此处坐落着墨池书院,导致这座城市都跟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路边上,随处可见的字画行,便是街上的许多人,都穿着上面书写着书法的长衫纱衣。
直到穿过人群,远离城市的喧嚣,将车子开进山村田野间,顾长生眼中才闪过一丝不解。
而坐在一旁的男子则是适时的开口讲解道:“顾总队或许对墨池书院的历史不是很了解,我们之所以坐落在此处,一是远离城市喧嚣,摒弃一些红尘的欲念干扰,静心于学问书法。”
“这二来,就是书圣曾经留下过一句话,意思是,这天地万物,皆是上天泼墨,书写在纸上的字符,虽写尽人间百态,却描不出红尘冷暖,所以,多看看这世间山水,融于自然,更能贴近于书法的道理。”
听着对方的讲解,顾长生点了点头。
这位书圣和王阳明也算是同一层次的人物,但对于道的理解却是不同。
王阳明的追求是向内,求自身。
书圣道的追求是向外,求天地。
一人是自身化为天地,一人是融于天地而成天地。
按照顾长生现在的理解,却也不好评判谁高谁低,但若是结合酆都大帝的话,他还是更倾向于王阳明的观点。
毕竟,在樊笼中,即便是自己成为了笼子,依旧摆脱不了笼子本身,但若是自身足够强大,从而冲破笼子,方才是真自在。
但这些东西顾长生也只是想想,若是将这话说出来,可能对方也不会坐在这好好的跟自己说话了。
估计直接就要下车跟自己论论道了。
顾长生看着远处已经出现的轮廓,这才收回了四散的思绪。
直到车子稳稳停下,下了车,便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脸上带着笑意迎了过来。
身后跟着一众书生模样的人,男女老幼皆有,见顾长生露面,纷纷作揖:“恭迎顾总队大驾。”
“老先生,千万不要如此,也是我来的突然,应该是我不好意思才对。”
顾长生扶起眼前这名老者,但在双手托住对方双臂时,才发现这位老者身体硬朗,气息绵长,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已经花甲之年的老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顾总队,咱们就别在这里寒暄了,快快请进,我已备好膳食,只待顾总队落座,举杯畅饮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