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田胜并不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可以像当下所谓的“社会名流”那样频繁接受记者采访的程度,作为企业家,还是低调一点做事比较好。不过这次破天荒地要求《周刊实话》给自己做一期特辑,不仅是为了对抗《周刊文春》,而且还是变相地打开了一个“禁忌”。
也就是说,当这期采访被印刷成刊物发行出去,就意味着大君不再一味地藏着掩着,成田胜可以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报道。当然也有附加条件,刊印发行之前必须得让大君审一遍稿子才行。
没有人会白白不要大君和成田胜这两个香饽饽的,即便不提那些敏感话题,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记者们去深挖取材。
之所以改变以往的行事作风,一是因为时代所致,二则在于当成田胜看到市面上这些报纸报道的有关自己的话题时,他就明白自己已经开始享受“名人”的写法待遇了。
记者和读者们都是双标的,写报道的时候就把成田胜当做了和中森明菜一样名气不相上下的名人,同时也采取了介绍企业家发展史的写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家的身份、地位要比艺人高很多。在艺能界还没有完全独立起来的时候,艺能界人士就是企业家、政治家的附庸,直到现在艺人依附政界商界人士也屡见不鲜。
“周刊文春那边就帮我拒绝了,”成田胜叫来了办事员,办事员却一脸为难,他又接着说道“怎么?他们给了你什么好处所以让你这么难堪?”
“不…不是那样的……”
办事员低着头,不敢看成田胜,又挤出来了一句,“他们有一句原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转告给您。”
“但说无妨。”
小池敏和田中佐治此时打起了精神,不禁猜想恐怕不是什么好话。
“他们说……他们说一定会突破大君的防线,让您不得不出面……”
成田胜倒也不觉得这话有多么过分,只是说挑衅的意味太强烈了。
“佐治君,你听见了吗,周刊文春要让大君卸下武器,”此话所指的,就是以大君为中心方圆一百米的防线,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任何记者可以拍下有关大君的、以及来大君跳舞的艺人的任何照片。
“您打算怎么做?”田中佐治立马想到只要涉及到大君的利益,成田胜就必然坐不住。
“暂时放弃我们的防线,让我们的人退后一百米,拉大范围。”
“什么?”小池敏很是惊讶,不明白为什么成田胜要这么做,“您是打算以退为进吗?”
成田胜点头,“既然他们想拍,那就让他们拍。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吃亏,他们拍了我们,我们也要拍他们。”
大家都没有听明白,唯有田中佐治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您是说,把周刊文春的狗仔拍下来,手里就有了一份可以保护我们的证据。”
成田胜反问,“我想周刊文春也不想被告上法庭让自己背后的大佬难堪吧?”
“我这就回去吩咐我们的人,一定要拍到周刊文春偷拍我们、捏造证据的事实。”
成田胜点头,不过他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周刊文春》的背景很深,否则也不会什么丑事都敢扒出来。之所以这么做,就在于大君也要借此展示自己的武力,大君和他本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惹的。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在这些记者们面前演一出戏。不,严格来说不是演戏,而是放下平日里的戒备,在镜头之下重新做一回自己。
虽说大君拒绝周刊文春的采访,但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反过来压他们一头才能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