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除了那些与《人间交叉点》有着深切利益纠葛的关系者们,还有一些受到邀请或是非请自来的电影评论家们。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电影研究院的松崎健夫就是一位电影界的新锐评论家,他就是非请自来的那一类。他目前在朝日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做客,关于影评文章也多次刊登在许多电影界的权威刊物上,是当下年轻一代中富有名气的评论家。
首映式专门给这些不请自来的评论家留出了一些空余的席位,作为电影的发行人,自然希望这一类评论家来的越多越好。所以,当松崎健夫亮出自己的身份证明时,保安神色立马就缓和了下来,亲自带他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当然,除了考虑到底要不要给《人间交叉点》写影评之外,他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这是三石和研音的第一次合作,到底会翻出怎样的火花呢?
这个任务是松崎健夫的老师暗地里拜托他的,老师年轻的时候曾经和三石电影制作公司是死对头,双方都想要制作一部完全压倒对方的电影。这种竞争却让彼此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可是最后双方所在的电影制作公司都步入了衰落,松崎健夫的老师心灰意冷,离开了公司,回到了大学当老师。
近年来听说三石电影制作公司被收购重组,以艺人事务所的形象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同时还保留了电影制作部门,这就让一些电影界的老人不由得产生了兴趣。
看完了电影,松崎健夫觉得这部电影有种熟悉感,他马上就联想到,恐怕《人间交叉点》的剧本压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彻底将其制作并搬上大屏幕。他甚至觉得自己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熟悉感,有可能自己的老师曾经在上课时跟他提到过电影中想要表达的中心。
作为曾经的对手,松崎健夫的老师对三石电影制作公司的剧本可以说了如指掌。
看完整部电影,现在松崎健夫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难怪不得电影叫做《人间交叉点》。虽然其中有许多俗套的剧情,稍显得很夸张,但他绝不否认这部电影拍得很好。这是一部淡化了导演运镜水准、全片为剧情服务的电影,表达了很多导演的想法。
象征自由随性的大叔江藤文平和象征着约束管制的银行女职工亚矢,两位的人生本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产生交集。可是,亚矢搬进这套公寓,却让她和江藤文平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从一开始的互相讨厌,再到后来心生好感,最后又因为喜欢而分道扬镳。亚矢和江藤文平的感情变化看似和任何一对已经分手的情侣的经历一样,可本质上却是两码事。
亚矢真正喜欢的,是不受约束的自由,她所喜欢的飞艇便是她所向往的自由的具体化。从进入社会以来,亚矢就被各种各样的规矩舒服,从未感受过什么叫做自由和随心所欲,于是她想要在江藤文平身上寻找这种自由的“尽头”。
江藤文平早年有过一段浪荡风流史,后来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逃离了东京这个大城市,来到了亚马逊。可是他在最后却告诫中森明菜,选择自由而抛弃生活,是不理智的行为。
最终,两人继续沿着自己本身应该有的人生道路继续前行。
电影名字叫做“人间交叉点”正好诠释了整部电影的核心,不仅足够吸引观众,而且还很好地传达了主旨。
随着放映室灯光渐亮,松崎健夫叹了口气,在自己的便携式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列字——
“整部电影风格比较搞笑,可用这种搞笑的手法来诉说沉重的现实,显得现实更加沉重冷酷。无论是当下的年轻人,还是影片里的亚矢,都在随波逐流,都被别人的想法所影响,最终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
……
电影结束后,几位主演便来到电影幕布前搭好的台子上接受观众们的采访。
中森明菜作为女主角,自然应当先接过话筒说些什么,她却把话筒让给了制作人,坚持不越位。这个桃浦思达从出道至今,一直都保持着低调谦虚的姿态,以前如此,未来也会如此。
“电影的内容和电影的名字没有出入,现在大家应该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叫做‘人间交叉点了吧……’”
制作人浅生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导演少,正因有他的努力,整部电影才终于拍了下来并且成功登上大屏幕。
“要感谢为电影提供了支持的各大院线、研音事务所、TBS电视台,以及我们事务所的成田桑。成田桑对这部电影花费的心血可一点不比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