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侯府内,王翦端坐在书房之中,手握竹简,其上内容却是兵法。
忽然,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宁静。
不多时,一个小厮快入内。
“禀将军,扶苏公子于府外求见。”
小厮慌忙禀报。
王翦将竹简放于榻上,抬头看向小厮,“公子可有说是何事?”
小厮又禀,“扶苏公子并未言明。”
王翦犹豫良久,方才起身,吩咐道,“速速请入府中。”
“诺!”
小厮迅速退出。
不多时,扶苏于门外入内,入其书房内。
王翦迈步向前,行礼毕,“有失远迎,望公子恕罪。”
“王老将军无需多礼。”
扶苏扶住王翦之手,面带微笑。
“公子贵为乃是我大秦皇族,礼仪不可废。”
王翦言罢,请扶苏于床榻之上对坐,又令小厮寻来酒食瓜果。
扶苏饮一口酒食之后,见榻上之竹简,言道,“近些时日,咸阳常有传闻,老将军于府中不出,乃是研读书籍,扶苏年幼,还想请教老将军的读物为何。”
王翦拿起竹简,放于桌上,笑言,“闲来无事,研习一些兵书。”
酒过三巡,见扶苏并未言明来意,王翦却也不急躁,只是将酒爵放下,淡淡询问道,“公子此来,所为何事?”
王翦军功卓绝,即便是皇族公子,也无需当真呈卑下之态。
“此次前来,乃是为借兵一事。”
扶苏看向王翦,言道,“本不想叨唠将军,可无人可信,遂来寻将军。”
王翦听闻此言,微微抬眼,并未就此答应。
心中思量,借兵乃是大事,岂能随便借。
宗室之争,本就复杂,更何况风云欲起,倘若参与其中,倒不是说什么引火烧身,只是与王翦那本想隐退朝堂的心思相悖罢了。
“此恐难办!”
王翦故作为难之状,心中寻思,该如何将其打发走,借兵之事,不能轻易应之。
扶苏未就此放弃,言道,“请老将军务必将兵借我,日后我定会答谢。”
王翦微微皱眉,自己都已经隐然表现出拒绝了,这扶苏公子还是恳求,想来是有要事,于是便是开口询问:“那不知公子借兵,所为何事?”
扶苏神色凝重,言道,“我欲借兵驻守牢狱,保护一位高人。”
“高人?”
王翦一愣,心中甚是疑惑。
心中思量,能被扶苏称为“高人”的,想必并非等闲之辈,应是有大才之人,绝非山野村夫,无用之辈。
倘若果真如此,借兵也无妨。
可若是为了宗室之争,那便万万不可了。
扶苏也看出王翦之心思,遂解释道,“此人有经世之才,学贯古今,是一奇人,他之性命,关乎我大秦未来之兴衰。只因他卷入了一场无妄之灾,才被囚禁于牢狱之中。扶苏恳请将军,能借兵保护他,以免他遭受不测。”
王翦闻言,心中一惊,“此人真这般厉害?”
“我所言非虚,其中厉害曲折,不便详说,将军日后便知。”
扶苏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