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终抵京城(1 / 2)

🎁美女直播

想起太子,狄仁杰不由得一声长叹。

这位万众期待的存在,乃是李唐最后的希望。

奈何却委实有些不像样。

说起来,李显能够成为太子,并非是因为其才能出众,深得人心。

恰恰相反,他之所以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任何长处。

毕竟前任几位有才能,得人心的皇帝或者太子,都被今上所忌惮,结局不外乎是被废或者杀掉。

于是,没有特长,就成了最大的特长……

如今这位太子,虽然胆小怕事,懦弱无能,但在皇帝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绝佳太子人选。

这位身居太子之位,其最大的作用,便是稳住了一干李唐旧臣。

虽然是个扶不上墙的,但总算是比没有要强上一些,复唐派看到些许恢复正朔的期望,心中勉强有点慰藉。

于是双方心照不宣地达成默契,也就不再过分闹腾,朝政总算安稳了些。

而对于皇帝本人而言,太子的威胁性有史以来降到最低。

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她再不必担心太子励精图治,邀买人心。

太子表现的越是无用,越是窝囊,皇帝就越是放心。

太子之位也就愈发稳固。

如此一来,双方皆大欢喜。

皇帝十分满意。

不必担忧太子谋权夺位。

太子也很满意。

无虞地位不保,也不必担心哪天步了前任后尘。

按理说,母慈子孝,场面应该比较和谐。

可一众李唐旧臣却不干了。

他们费尽心思,一面逼皇帝让步,一面力压武氏诸王,呕心沥血扶李显上位,是为了恢复李唐正朔,重现昔年贞观容光。

结果现在一看,扶上来个唯唯诺诺的应声虫,隔三差五被皇帝召进宫,没由来的一顿训斥,被骂得头都抬不起来。

莫要说重现贞观之风,就算比之其父高宗皇帝,亦是相去甚远。

就连武氏诸王也神气起来,没少拿这事嘲讽他们。

一干宰辅阁臣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并非是他们病急乱投医,而是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此前拥立太子之时,今上仅有两子存于世上。

分别是相王李旦,以及庐陵王李显。

长子李弘早夭,无缘大位。

次子李贤才思敏捷,言行端庄,在太子之位上干得风生水起,最终却引得皇帝忌惮,被贬为庶人并赐死。

最初一众大佬商议后,本打算扶相王李旦上位,却被其拒绝。

狄仁杰倒是很理解他。

毕竟这位是连皇位都坐过几天的,看不上太子之位很正常。

尤其是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废掉帝位,从此以后他便心灰意冷,干脆闭门谢客,从不见外人。

虽人在京城,却几乎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武则天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有些难看,所以很少召见李旦。

而李旦也乐得自在,躲进小楼成一统,这些年来不管外面闹得再凶,全然不闻不问。

最哀莫过于心死。

朝堂上俨然已经查无此人,因此就连武则天也不再盯着他。

无可奈何之下,一众朝臣只得扶李显上位。

原本大家对于李显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低调的程度。

可待到他上位以后,众人才后悔不迭。

这哪里是低调,已经近乎是低能!

不仅懦弱无能,而且时不时还会犯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低级错误。

以至于皇帝训斥他事,无需花费心思找理由,现成的把柄就会源源不断地送上门。

但事已至此,一众大佬也只得捏着鼻子,默认了这一既定事实。

因为确实也再找不出第二个,比这位更加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而李显之所以能在太子之位上坚持到现在,与一众李唐旧臣的力挺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