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公司?”
海域碧蓝,海风温和,海浪微微荡漾。
一艘小型豪华游轮静静的趴在碧蓝的海平面上,一位看上去四十多岁的人端坐在游轮后面的钓位上,静静的守着海竿。
听到电话对面的声音,中年人语气诧异。
“生物医药公司?”
他忍不住再次询问了一遍。
“是的。”
“小姐她花五亿收购几家生物公司和医药公司,组成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注资十亿,准备研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电话对面是一个老人的声音。
“十五亿?!”
“全部用了?”
中年人挑了挑眉,语气愈发诧异。
十五亿是他给女儿的全部投资资金,五亿第一笔,十亿第二笔,即便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流动资金了,没想到他的宝贝女儿竟然一次性投入一个公司,一个行业。
这不符合投资基本逻辑——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基本逻辑。
而且,投资的方向也很不符合常理。
医药行业确实前景光明,这是一个涵盖每一个人的行业,而且理论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无限的,几乎没有上限。
人们可以接受性能稍差的,十四纳米,七纳米制成芯片的手机,电脑,但绝对无法接受一个神经受损的身体,一个不健康的身体。
谁都会生病,无论是谁,都面临疾病的困扰。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实际上,由于缺乏有效理论指导,研究手段缺乏,医疗技术突破困难重重,如今市面上也没有革命性医药突破,不然哪里轮得到什么苹果英伟达称霸市值。
“是的。”
老人声音继续回答:
“小姐累计出资十五亿,只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许有和占百分之一。剩下的百分之五十,是一个神秘人占股,技术入股。”
“我目前没有查到这个人的身份。”
“ab股?”
中年人问道。
股份公司,并不是绝对的一股一权力,有很多股权结构,一般而言,创始人为了保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会增加自己股权的话语权,从而达到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比如他,持有水星集团的百分之五十七股份,但因为有百分之十的创始人权重股,所以话语权超过百分之三分之二,从而做到了对水星集团的绝对控制。
“同股同权。”
老人补充道:
“不过合同中有规定,这百分之五十的决策权暂时由小姐代行。”
“有意思!”
诧异过后,中年人突然笑了出来。
也就是说,他的宝贝女儿,自己出钱,自己出力,花了十五亿的资金,耗费大量人脉去收购整合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结果是为了给别人打工。
是出于信任,
还是因为被骗了?
“老爷?”
电话对面,听到中年人的笑声,老人语气担忧:
“您不劝说一下小姐么?”
医药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一个巨头众多的行业,也是全球到目前为止,技术投资风险最大的行业,没有之一。
医药行业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十多亿美元,并且需要十年时间。
即便是水星集团,也无法承受的。
十五亿资金,只能打一个水漂。
更别说小姐投资的行业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蕴含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即便是国外的五巨头,五家市值三千亿美元以上,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医药公司都对这个行业兴趣寥寥。
因为几年前,退行性疾病的论文开山鼻祖,被发现实验数据造假,让这个行业几乎处于冰冻期,导致几大巨头数亿的投资打了水漂。
“她应该是被人骗了。”
老人语气笃定:
“一个人技术入股百分之五十,甚至还是同股同权,虽然这部分股份的决策权转给了小姐,但小姐绝对是被人骗了。”
跟随老爷几十年的商海沉浮,老人见了太多太多的骗子——这世界上,从来不乏拿着一份PPT,号称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商业计划,骗富豪钱的人。
虽然也不缺乏被骗了的富豪,聪明的骗子,擅长拿捏人心,但自家小姐这一次······可太蠢了。
“小姐的性格您又不是不知道,她太重感情,不适合作为一个投资者,很容易被骗。”
“呵呵··”
中年人悠闲的检查鱼线,语气继续笑盈盈的:
“老刘,你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啊···言言重感情,不适合作为一个商人是没错,这一点,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而且她很聪明,非常聪明。”
“确实。”
“小姐很聪明。”
电话对面,老人沉默了一会才说道:
“但当局者迷啊,老爷。”
“老许也参加了?”
中年人继续问道。
“许有和出资一千五百万,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员身份,占股百分之一。”
老人语气疑惑。
很难想象,许有和也会参加进来,而且出资一千五百万。
中年人沉默了一会,收起海竿,检查了鱼饵,然后继续将鱼钩投入海面之下,才说道:
“既然言言自己已经做出决定,且愿意投入所有的筹码,那就那就让她放手去干吧,我们这些老人就不要干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