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医院。
“这···”
海院长看着眼前的检查数据,瞪大了眼睛。
作为洛市著名大医院院长,他经手过很多药物试验。
一期临床,人数是二十到一百人,要选择一些身体底子好的患者,或者正常人,研究药物的疗效,以及副作用,为期一个月。
但···
许有和拿出来的药物,短短三天时间,按照标准给药剂量,以及一定幅度超量给药的实验组,就出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磁共振检查结果中,超剂量服用组中一个十八岁的患者,一个二十二岁的患者,服药第二天,神经就肉眼可见的开始修复了。
是完整的修复。
因为功能也开始逐渐恢复了。
按照这个速度,十多天就能痊愈——而在之前,这两人,虽然神经细胞没有彻底坏死,但也功能丧失大部分,被判断为终生无法恢复。
而且。
几乎没有发现明显副作用。
所有的药物成分,都富集到神经受损为止,以一种惊人的,奇迹般的速度,促成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多余的也能迅速经过肝肾代谢。
三十个小时后,体内药物的残留,就只有百分之三了。
还有一个更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确定?”
海院长诧异的问道。
“是的。”
“三号,五号,十七号,五十七号,对照组九十九号在实验前,都存在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症状剧烈,但服药一天后,腰痛症状全部得到缓解。”
“其中,标准剂量组,和超量剂量组的患者,疼痛基本消失。”
“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神经水肿明显减轻。”
负责医生回答。
这位医生的语气,也带着惊叹。
除了神经被卡住卡死等少数患者外,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是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导致神经水肿,其实,只要解决神经水肿,疼痛就能减轻九成以上。
虽然神经受到压迫的病因还没解决,但症状消失,也等于治好了。
毕竟,想要解决神经被卡住的问题,解决突出的椎间盘,除非手术,否则别无办法。
“嘶··”
这个意外疗效的发现,让海院长意识到,这种药物,市场需求恐怕比预期的要恐怖的多,甚至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需求量第一的药物也不为过。
中风后遗症,神经损伤,国内有数千万患者,但也不过是一百人有两个三个规模,国际上也差不多。
全球不过一两亿规模。
但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有类似的神经疼痛症状的患者,全国,乃至全世界,十个人里面,有三个都是算少的了。
全球二十亿市场规模。
即便拿下一半,也是十亿。
这种新药,疗效甚至比激素搭配局麻药的封闭疗法都要好,几乎能彻底解决神经水肿导致的痛疼问题,但病根无法缓解。
也就是说,腰部神经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
如果这种药物上市····仅仅国内,恐怕每年就需要百亿盒以上。
“要变天了啊!”
海院长感慨一声。
接下来,只要为期一个月的临床没有出现严重副作用,这种药物,就能迅速进行二期,甚至同时开展三期临床实验。
如果依旧没有明显副作用,然后就能上市。
这种药物,即便没有宣传,依靠口口相传,也能迅速席卷全国,甚至整个世界。
很简单。
原本一起瘫痪的,中风后遗症病友好了,开始打工搞钱了,开始脚步丈量世界了,原本腰椎间盘突出,连一袋米都不能背的病友,甚至开始肩挑背扛干活了。
那些患者会不询问原因?
知道了这种药,会不尝试?
划时代的效果,注定了,即便是舆论拼命打压也无能为力。
对于那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来说,即便是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也宁愿去试一试,还有什么,比失去劳动能力更可怕的?
况且。
根据动物实验,以及药物代谢,海院长心里几乎可以八九不离十的确定,这种药物,副作用绝对很低很低。
“这种药物,到底是谁研究出来的?”
海院长又一次惊叹。
不同于青霉素,疫苗,抗癌药物。
新药的机理机制,完全超乎了现有生物医药学体系,是人类从未观察到的生物活动——开发这一类,往往是医疗界最难的开发。
至今为止,医学界已经在这上面打了数百亿美元水漂。
而许有和拿出来的,比以往其他公司研究的复杂百倍千倍不止,让海院长很难想象,到底是谁,能研究出这种奇迹药物。
····
十一月中旬。
周末一天。
“你最近在忙什么?”
“这房子,真的是你租的?”
水星街五十七号。
宇进环视一圈巨大的房子,在看了看奢华的内部装修,目光惊叹。
回老家几天,再到学校,他的好兄弟突然之间有钱了,租了一个千万级别的独栋别墅,每天看着各种不同的书籍,翻看各种付费论文。
有医学的,有生物的,有网络编程的,还有制造的,等等。
他是一个都看不懂。
逼格莫名的高起来了。
超级学霸的感觉。
打游戏,也很难叫得动,害得他只能一个人肝日常。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