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言辞恳切。
“朕在此处安好,卿等赤胆忠心,朕已心领。“
“今董卓不在,尔等攻城,反使朕心惶恐不安。“
刘协再道。
徐荣声如洪钟,斥责道:“尔等自诩忠良,却行悖逆之事,冒犯天颜,实乃贼影偷偷,令人不齿!“
“陛下,此等人不过口蜜腹剑,实为私利而来。“
“近日冠军侯上书,请封诸公为州牧,太师未允,故有此变。“
“若应其所求,自当退兵。“
二人一唱一和,一黑一白,演绎得淋漓尽致。
“善哉,善哉!“
刘协点头应允,即刻吩咐草拟圣旨:
封曹操为兖州之主;王匡为豫州牧守;孙坚领徐州之任;刘备则治并州之地。
四道圣旨颁布,众人心中暗喜,面上却波澜不惊。
曹操细观圣旨,惊疑道:“陛下,此诏为何无御印之证?“
刘协苦笑摇头:“仓促间逃离京师,御印不幸遗落。“
“无印之诏,其威何在?“王匡亦感无奈。
孙坚雄心勃勃,不愿错失良机,遂言:“臣于途中偶得御印!“
言罢,他开启锦盒,取出传国玉玺,满堂皆惊。
刘协颔首,孙坚便以玉玺为四诏加印。
徐荣怒目而视,喝道:“御印当速归陛下!“
“陛下蒙难,待归朝之日,自当奉还,孙坚岂敢私藏?“孙坚收起玉玺,望向其余三人:“诸位以为如何?“
“此时归还,确非上策。“曹操点头赞同。
三人各怀鬼胎,但同为盟友,皆知玉玺难以落入己手,急于送与董卓者,不如暂留孙坚处。
随后,四人共谢皇恩,叩首而退。
“卿等速去,可追太师,勿再扰朕清静。“刘协吩咐道。
“臣等知罪,告退!“
四人领兵而去,绕过长安城垣,各怀心事。
大军挺进之际,曹操对孙坚、刘备与另一位将领言道:“徐荣此人有诈,我等撤离,他必从后追击。”
“孟德可有良策应对?”孙坚询问道。
荀攸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可令王豫州领兵先行,我主居中调度,文台将军与玄德公则分列两翼,待徐荣来袭,前后军稳住阵脚,两翼伏兵齐出,定能破敌!”
“妙哉!”众人齐声赞道。
曹操等人行军数日后,张飞与黄忠又率一支兵马抵达长安城下。
“吾等乃冠军侯麾下,特来护驾!”声震城楼。
刘协依旧端坐于城头之上,闻听此言,心中大喜,急步趋至城垛边,踮脚高喊道:“姐夫何在?”
徐荣见状,脸色骤变,急步上前,一手扶住刘协,低声道:“陛下慎言!”
刘协吓得脸色苍白。
“陛下安好!”张飞与黄忠翻身下马,恭敬行礼,“冠军侯大军在途,请陛下宽心,待其到来,必迎陛下重返洛阳!”
刘协虽年幼,却已历经沧桑,闻言泪如雨下,泣诉道:“我本是陈留王,董卓强令我登基,废黜了我兄长。父皇临终前,曾嘱咐我们兄弟要依靠姐夫。可姐夫迟迟未归,袁绍、董卓又相继入京,把持朝政,我虽为天子,却如同刀俎上的鱼肉。”
“还望姐夫速来,我愿让出帝位,还于兄长,继续做我的陈留王,也胜过这担惊受怕的日子。”
毕竟,他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这些日子被人当作棋子操控,时时面临生死威胁,已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臣等护驾不力,有负先帝所托!”张飞声泪俱下,猛然转身,怒视徐荣,“奸贼!速速放还陛下,否则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大军压境,你若识时务,便即刻投降,尚可留你一命!”
“董卓已败,你等何必执迷不悟,陪他送死!?”
徐荣仰天大笑:“涿郡莽夫,若非机缘巧合,得冠军侯赏识,你岂有资格在此大放厥词?”
“此城坚固,你若有能耐,便来破之!”
张飞怒不可遏,率先冲锋登城,直至夜幕降临,仍未能攻克城池。恐防徐荣夜袭,只得下令大军后撤扎营。
而袁绍得知冠军侯军攻打长安的消息后,不禁放声大笑:“打!给我狠狠地打!务必拿下长安,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