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已经不是了...那和之前的那一碗茶汤又有什么区别呢?”
“....管公说的是大汉..”
“老朽就是一个只会教书的老头子,不知道什么大汉也不明白什么先汉后汉的。
但是老朽就知道,这天下还有很多人愿意跟随陛下一同做那不知道前路在哪里的事情。
而且是跟随的陛下,不是跟随陛下那已故的父亲,不是跟随那天下闻名的玄德公。
陛下的能力如何老朽也不知道,但是老朽知道...这些年陛下不管怎么想,但都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不是么?”
“.....朕的能力...”
“太祖高皇帝有言,其能力不如三杰,但却可得三杰效忠,陛下能力比之太祖高皇帝如何,老朽不知。
但老朽知道,陛下可以向太祖学习一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管公说得对,朕或许真的是该向太祖高皇帝学习一二...”刘禅也是忍不住嗤笑了一声,“朕并不后悔这一次前来辽东,因为辽东之事日后将有大用。
只是朕看着因为朕的缘故,折损了这般多的将士和心腹,还连累那辽东百姓受到了无妄之灾。
朕心中愧疚。”
“陛下仁厚,但老朽实在是有一件事不明白,还希望陛下能够给老朽解惑。”
“管公说笑了,朕哪里能够给管公解惑...”
“陛下聪颖,老朽觉得还是可以的。”管宁直接笑了一声,然后才继续开口,“老朽只是不明白,这下令屠戮之人没有心生愧疚,这给百姓粮草钱帛的人就要愧疚,这是什么道理?
当年曾老朽有个不错的朋友写信问过老朽一个问题,那玄德公还有诸葛孔明自诩仁义,可却要逆天而行,不肯投效曹公反而割据一方连年兴起战火。
这等仁义之辈可是真的仁义。
陛下觉得,老夫当年是怎么说的?”
“....朕不知,不过若是朕...他可能就已经死了。”
“哈哈哈...陛下这手段倒也是刚烈,不过老朽没有陛下的手段,只是问了他一句话而已。”
“何言?”
“若是为了天下百姓,他曹孟德当年也没有投降袁本初或者袁公路啊...更没有还政于山阳...孝愍皇帝啊。
若是当年他曹孟德直接还政于孝愍皇帝,那也就没有如今的天下两分,没有玄德公的占据西川了。
还政的那一天,天下就再次归于汉也。
不过那样的天下...是万民所想要的天下么?”
“...管公这话,有些不讲理了。”
“这问题本就不讲理,将我华夏数千年,无数血勇而凝结出来的气节二字踩在了泥潭之中,也好说是道理?
狗屁的道理!”
管宁一阵怒骂之后也是再次看向了刘禅,“陛下如今,可想好了?”
“...朕或许做不到逆天而行,但朕...还是要逆天而行。”
“陛下聪慧,但...还不够聪慧。”
“为何?”
“陛下应该说...自己就是天!”
“....”
“荀子,哀公篇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将黔首庶人之辈视若豚犬,这难道不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
他们都不怕遭天谴之,陛下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