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曹魏的重臣,孙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当年孙资三言两语卸掉了曹肇,秦朗以及夏侯献等人的兵权,让他们一无所有的离开了洛阳。
从此孙资不敢说成为了一代传奇,他也算是在大魏彻底有了自己的根基。
无论是曹爽还是司马懿,对他都是非常的客气,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握着多少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而且也不知道孙资到底有多少秘密。
反正孙资要的也不多,不是一个贪婪之人,即便是曹爽都没有想要对他如何的想法。
因此在曹芳继位,曹爽独揽大权之后,孙资非但没有因为是先帝的近臣而遭到冷落和清算,反而一跃成为了大魏新一代的重臣豪门。
虽然在官职上面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食邑增加,子孙封赏,而且还加了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各种荣光更是让孙资直接成为了这曹魏的门面一般,这般地位,这般年纪,恐怕也没有人想要在这个时候得罪了他。
所以,这也是曹爽眼馋校事府和孙资手中的力量,但是对孙资仍然是一再忍让的原因。
这般地位,这个年纪,与其和其争抢,不如等一等,让他寿终正寝之后再行定夺。
结果孙资这些年虽然动不动就说自己老迈,但这日子仍然是过得有滋有味,哪里有什么想要病逝的意思?
反倒是让曹爽等人看着孙资越来越为难了。
直到邓飏今日这般出现在他面前,孙资才终于有些感觉,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老了,这脑子好像都不太够用了...
看着满脸急切的邓飏,哪怕孙资明知道这个家伙就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他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反驳。
因为在邓飏的身后,还有一些跟随而来的人,就是当初那些受到了冤屈之人的家眷遗孤...
对于这些人,孙资倒也没有愧疚之心,毕竟这并不是他的问题,当年做下这些冤案的也不是他孙资,而是当年执掌校事府的卢洪赵达或者是某一任校事府的主事之人!
但如今在这些遗孤家眷的面前,孙资却也不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的。
而且孙资也很想知道,邓飏是怎么将这群人凑在一起的,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孙资的脸色越来越阴沉,而注意到这一点的邓飏则是忍不住开始出现了笑意,心中赞叹刘禅给他的计策果然管用!
当刘禅决定帮助邓飏的时候,就已经抓住了这曹魏最大的一处疏漏,那就是校事府!
毕竟当初因为绣衣卫的事情,他和自家相父可是讨论过许久,对于校事府更是讨论过很长时间。
刘禅作为一个帝王,一个拥有类似府衙的皇帝,他可是比任何都清楚这种地方的问题和好处。
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悬挂在所有人...尤其是所有官员头顶的一把刀,无论是震慑朝堂官员,还是稳固自身地位,这都可以说是非常好用的。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即便是在自己相父的压制下的绣衣卫,有时候为了做成一些事情都会动用一些手段。
更遑论那种几年的时间做下一万多件案子的校事府了。
上万铁案...这要都是真的,曹魏的朝堂...曹魏就不需要什么朝堂了,一起完蛋吧。
当年黄巾之乱发生之前,孝灵皇帝时期都不敢说能够几年时间查出一万多件铁案来,那天下还有多少官员?
所以这里面可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