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顾荣面前的,正是留在颍川荀氏祖宅最为的最为年长者,荀祈!
算起来,这位和荀攸算是同一个辈分儿,算是荀彧的从侄儿。
只不过年纪却是仅仅与当年的荀彧稍微小一些罢了。
他祖父乃是当年荀氏八龙之中的荀昙,官拜广陵太守。
之后他父亲荀衢一直未曾出仕,便在家中教导子孙和族中的孩童,在荀氏的威望很大。
而荀祈乃是荀衢唯一的儿子,官至济阴太守,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曹魏朝堂的局势越发的晦暗难明。
所以干脆告老还乡,守在了颍川的祖宅之中,看守他祖父和父亲的坟冢。
同时也继续继承自己父亲的遗志,继续教导着荀家的子孙后代们。
如今他的儿子荀岳也已经在这个天下颇有几分名声,被不少人称赞看重。
虽然不如当年的荀彧荀攸这些怪胎,却也算得上是荀家的后起之秀,让荀祈更加没有了牵挂。
这一次的大战,在洛阳的荀家如何选择,荀祈并没有去多问,那都是一群小辈了,他们自然有他们的想法。
荀祈只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明确的告诉了所有人他不想参与进去,荀家也不会参与进去。
用荀祈的话来说,“老夫的年纪太大了,已经是真的折腾不动了!”
这些话是否可信,并没有人知道,但是荀祈两不相帮的态度,加上荀家这些年的名声,却也不好让人对他们做些什么事情。
尤其是姜维,他明知道荀家的地位和能力,宁可选择颍阴刘氏这种汉室宗族,也不好去找荀家就说明了一切。
不管当年荀彧是怎么死的,他最后落下的名头是为了阻止曹孟德称王夺汉而死。
这就足够了,一个荀彧“为汉而死”,一个贾诩“为帝谋路”足够让汉室之人头痛了。
简单来说,就是想杀又不敢杀。
姜维对荀家是避而远之,但是顾荣却是主动寻找到了这颍阴的荀家,并且以大汉参军,顾氏之后的身份求见了荀家的荀祈。
并且私下里请他出面,稳定颍川的局面。
同时也愿意为荀祈作保,带着荀家走向大汉的朝堂。
对于顾荣的话语,荀祈深吸一口气,但是非常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是老夫不愿意为大汉效力,而是我荀家实在是不能再继续向前一步了。
顾小子,你既然也是出身江东世家顾氏,那么有些事情你就应该知道。
天下的帝王,无不担心我世家作乱,可却又无不仰仗我世家之力。
这世间的缘由,你应该明白。
就如同...为何这大魏的世家,都愿意唯司马懿马首是瞻一样,他就是这世家的表率!
自从乱世到来之后,这天下的世家豪族就慢慢衍生出来了两个方向。
其一...就是诸如两袁和某些皇室宗亲那般,想要趁此大乱之机,直接跨过那道鸿沟,让自己这一脉成为真正的帝王。
其二,则是如同我荀家这般,不想参与到这种非大胜便大败的豪赌之中。
我等有着足够的学识和能力,有着足够完整的家学传承和优秀的子弟。
还有着足够多的良田沃土,也不需要为了钱帛发愁,也不愁仕途之路。
所以一心想要报销天下。
当然...这个天下到底姓什么,又是谁的,你我在这个时候倒也可以说些实话。
你顾氏并不在乎,我荀氏也不在乎,或者...天下世家豪族几乎都不是那么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