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然是明白春秋讲的是什么,只不过今日丞相给朕这一本春秋...”
“陛下当真是明白这春秋讲的是什么?”诸葛亮再次开口打断了刘璿的话语,也让刘璿的脸色微微僵了一下。
原本就有些不太明白诸葛亮含义刘璿,此时听到了诸葛亮的话语之后就更加的没有信心了。
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之前读书的时候,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或者...记的不牢靠?
看出来了刘璿这位新皇的窘迫和紧张,诸葛亮也没有像对待刘禅一样,对刘璿继续循循善诱,相反,诸葛亮直接再次拿出来了五卷竹简一并交给了面前的刘璿。
“陛下不妨再看看这些?”
随着诸葛亮的话语,刘璿也是立刻将手中的春秋放到了桌案上,然后立刻将其他几卷接了过来,然后越看这眉头越是紧蹙了起来。
“这...这都是春秋....”
“当然,这都是《春秋》”诸葛亮再次点头,“不过陛下手中的那一本是春秋的古言,也就是当年...当年我大汉的某位诸侯王砸了孔家的祖宅祠堂,从墙缝里刨出来的春秋。
虽然是古文,但当年陛下也是学习过的,因此认出来了而已。
如今这五卷春秋分别是左丘明写下,荀卿留存的左传春秋三十卷之一。
一部是公羊高所做的《春秋公羊传》之一。
还有一部是谷梁赤所做的《春秋谷梁传》之一。
至于另外两卷则是《邹氏传》和《夹氏传》之间的内容,五部...或者说是六部都算是《春秋》而陛下手中的这些则是亮从中挑选出来的与其他几部不同的地方。
当然,他们之间具体的差距,想来陛下也是知道的,今日亮就不做考校了。
暂且不说影响不大的《邹氏传》和《夹氏传》两卷,如今的春秋三卷也极为重要,可以说...是如今天下人诵读春秋的根基。
读《春秋》知晓大义,可在这几卷之中,却是有着几乎完全不相同的论调。
公羊注重微言大义,以对言而讲经义。
谷梁虽然也是微言大义,但更加注重君臣有别,重君王之威。
至于左传,则记载最为详实,但也就是因为如此,才被许多人诟病所传其中有后人仿写,具体如何倒是没有个定论。
但这三卷春秋就足以说明一件事情。
若是陛下想要让天下的读书人诵读春秋,明白春秋的含义,那么陛下觉得...会用哪一卷更好?”
“这...自然是谷梁!”刘璿倒是一个实诚人,几乎没有过多的考虑,就将谷梁卷拿了起来,“虽也是微言大义,但谷梁讲究君臣有别,朕乃是君!
尊君重君,不限制君王权利的谷梁传,自然是朕最为喜欢的....最为喜欢的一卷春秋了。”
“陛下所言...极是!
那如今陛下觉得,若是天下人所认可的都是司马师...或者司马家所著的某一部典籍,那司马家又当是一个什么地位?”
“这....”
“世人所向往的无不是三不朽,正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但是这三不朽既然称之为不朽,那自然是常人所不可得的。
但是这里面....立言这事儿....有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