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我大汉的御史中丞,实打实的重臣,忠臣!
当年先帝游历洛阳的时候,听说过你的名字,一个小小的司隶都官从事,用先帝的话来说,豆子大小的小官,朝堂上的人看都不会看你一眼的存在。
竟然一封奏疏直接弹劾当朝的河南尹...那可是真正的朝廷重臣。
他背后势力,他的威望,莫要说为难你。
只需要轻轻说上一句,你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自然会有大把的官员来为其出头。
你就没想过?”
诸葛亮的话语一字字的传到了刘毅的耳中,也一字一句的敲在了他的心头。
看着面前这位在这个天下都可以被称之为传奇人物的丞相,刘毅张开了嘴巴,有很多话想说,最后却也只能化作了一抹苦笑。
“丞相见谅,当年...是下官有些太不懂事了。”
“为何这般说?”
“....下官当年以下犯上,无故弹劾上官,言辞犀利,自以为...”
“难道你说的不对么?”诸葛亮打断了自我否定的刘毅,将自己的双脚放到了地上,缓缓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了刘毅的面前,再次轻声开口询问了一句,“难道...你认为当初你做错了?”
“下官...自然是错了!”
“哪里错了?”
“未能保全大局,当然是错了。”刘毅似乎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句话说的那叫一个坚定不移,“当初总是想要伸张不公之事。
不顾及自己的身份,不顾及自己的地位,一封奏疏弹劾河南尹这个朝中重臣。
殊不知,这里面千头万绪,这里面....”
“这里面的压力,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加的大对么?”诸葛亮露出来了一抹笑容,似乎带着几分的苦涩,又似乎有着些许的追忆。
“仲雄...你可知道昭烈皇帝夺取益州之事?”
“....自然是知道的,那是我大汉真正的复兴之始。”
“那你可知道,老夫最是看重律法严苛?”
“....自然也是知道的。”
“那你又是否听说过法孝直这个名字?”
“自然...如今孝直公的儿子法邈就是朝中的重臣,前几日才因为一些事情,被外放了武威郡太守。”
“那你就应该知道,当年孝直做事情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性格了?”
“.....是...”
“亮明白什么叫做律法严苛,也知道一视同仁的重要,但是孝直做事情最是凶狠,但凡得罪过他的,他都不会放过,其中有不少人本不该受到那般严重的惩罚。
不少人都找到了亮,并且向亮说了这件事情,希望亮来插手此事,制止孝直的行为。
但是亮...当初视而不见,并未有任何举动。
你可知道为什么?”
“....因为丞相为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