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拓展海上之能,打造战船,不断对外征战...
虽然这些谏言里面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利益或者说江东士族的利益,可即便是刘璿和刘郅都得承认,顾荣说得好有道理。
并且和他有同样想法的纪瞻、贺循、闵鸿、薛兼以及新出仕的陆机等人都是如此。
但既然顾荣开口了,其他人就不可能完全没有动静儿。
比如如今大汉的“老臣”,也同样是可以作为中原之中最富名望的荀勖和其子荀组则是有另外的一个想法。
“既然我大汉日后将要南向,那便不能以秣陵为根基了,而是要看重我大汉心腹根基之地。
而且南方虽然有问题,这北方的刘猛,拓拔家的余孽,宇文,慕容这些新崛起的鲜卑部落,难道就可以不再过问了不成?
若是我等南向,则难以顾及北方,北方之人素来骁勇,胡人混乱频发,也要小心再小心。
老臣的意思是要南向但决不能过江!
不如集中原之力构造新都,依长江而建,南可从长江入海,北可随时支援黄河以北,无论南北皆可兼顾...”
荀勖站出来不仅仅是为了中原的豪族,同时也为了不让大汉这的直接过了江,只要在中原那么最后得到好处的就不仅仅是中原一片土地。
所以不单单是荀勖这一对儿父子,包括河南尹庾纯,豫州刺史王衍等人也都是认可此事。
只是这个想法听着有些道理,但对于刘璿和刘郅来说,那还不如继续在洛阳呢,何必费力?
至于洛阳就不用多说了,支持迁都洛阳的和反对迁都洛阳的争吵的声音就没有停下来过。
同时还有老臣,曾督河北幽州等地的老臣卫瓘也提出来了,南方可以进取,但北方随时可能爆发出大乱。
刘猛所代表的匈奴和宇文,慕容等崛起的鲜卑才是大汉的心腹大患,这些杀之不尽,屠之又来的胡人才是大汉最大的问题。
所以要么迁都就是在洛阳,要么直接渡过黄河...邺城或者是干脆将都城定在河北!
同时卫瓘也提出要在北方修建真正的大城重镇,以幽州的蓟城,辽东的平襄,并州的太原晋阳等城池为主,不断扩建形成一条真正的大汉内部防御带。
震慑胡人的同时不断外出,可以袭扰攻打胡人部落,将其分化打击....
因此在都城的名单之中又多了一个河北的选择,同时还有就是需要连同北疆一并巡视了。
所以这将近半年当地时间,刘郅的身体已经越发不好的情况下,仍然不许外人谈及他的身体,然后强行请命巡视河北。
在离开之前,刘郅还专门找到了自己的妻儿,在妻子的哭泣之中默然叹息。
“家国大事怎可惜身自保,天下虽大,但只有孤与陛下才是全心为了大汉而非个人私利。
此去河北路途遥远,若今生当真有负于卿,来生当化身牛马而报之卿今生恩情。
如今子帧还年幼,但却不可荒废学问,我等当以君子之理好生教导,万不可让其有任何骄纵之行,当严苛,再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