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王在邺城自己的王府之中遇刺了,如今太子非常愤怒,已然接手了邺城乃至冀州的诸多府衙和兵权。
这件事情....诸卿如何看啊?”
长安城中,大汉皇帝刘璿缓缓将一封奏疏扔到了自己面前的桌案上,脸上无喜无悲的询问着面前的众多臣子。
眼神平静,脸色比眼神更加的平静,让人完全看不出来他心中所想。
而此时在他面前的大汉臣子们....却都是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敢开口一样。
“不要再这般沉默下去了,你们再这样下去...朕恐怕会比如今的太子还要更加的愤怒!”
刘璿这句带着几分怒意的话一开口,立刻就给了这些人一个提示。
就在某些人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弹劾太子的时候,如今的大汉中书令张华就已经站了出来。
“回禀陛下,老臣觉得就算是冀州上下官员都已经反了,太子也是不会反的!”
这句话一出,终于是在朝堂上引来了不小的动静儿,站在后排的不少人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沉闷的低呼。
但前面...最起码坐在张华身边这前几排的大汉臣子们却是脸上没有半点动作。
至此也能够看得出来大汉这些年的治理还是没问题的,最起码没有什么无能之人窃取高位。
而刘璿在粗略看了一眼众人的表情之后,也是再次看向了年纪虽然不算太大,但模样已经老迈的有些不不像话的张华。
“为何,你这是想要为太子作保?”
“陛下多虑了,太子何须人也,他何须老臣为他作保?”张华直接露出来了一抹笑容,丝毫不在乎刘璿刚刚的那句话有没有试探的意思。
甚至还非常淡然的为太子刘郅解释了起来。
“太子这些年虽然帮助陛下处理政务,但一直非常遵守礼法,更不曾破坏了半点规矩,有任何逾越之举。
当然,最重要的是太子从来没有插手军中,哪怕是他身边有太子卫率还有些许太子府的将领存在,可对于兵权却是丝毫不沾染。
借助安乐王遇刺的事情,当然是可以暂时主持大事的。
只不过这奏疏上所言的...夺钟会兵权,控制冀州的府衙....呵呵呵....”
张华最后的那几个字没有直接说出来,这毕竟是冀州的许多官员联名上奏的,他也不好将话说得太过于直白。
而且这里面涉及到了皇家自己的家事,说得太明白了其实也不好。
不过他最后这一阵轻笑可是将自己的态度彻底表明了。
而张华的表态,也仿佛是给了朝堂众臣打出来了一个方向一般,紧随其后的不少臣子都站了出来,顺着张华的意思继续说了下去。
所说的无非就是力保太子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希望刘璿可以继续等待一二,等待一下太子的奏疏...
至于其他臣子,哪怕是没有站出来,这个时候似乎也听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不敢直接说太子有什么问题,沉默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刘璿看着众人如此模样,倒也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眼神略过了为首的大将军杜预的身上,看着唯一一个可以在自己的朝会之上坐在胡床之上的大汉臣子,心中也是微微放心了不少。